在这一周之内,我园组织了年轻老师观摩骨干教师课,分别从语言、音乐、美术、体育、数学五类课程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心得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帮助我们年轻老师尽快的适应学校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让我们少走弯路,早日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我在本次观摩课和教研活动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以“表演故事”引路,以“游戏活动”护航。听完杨园长的课后了解到选材内容是幼儿表演故事游戏环节中的一个关键,首先要找对话丰富的故事;其次是语言重复性强一些的。在《小熊请客》中,小猫、小狗、小鸡分别与狐狸对话中,重复性是最强的,也是最丰富的。在导入的时候让幼儿分别谈一谈对狐狸这个形象的感受,孩子们热烈的谈论完之后,纷纷发言:狐狸是狡猾的、是反面角色等。所以在表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狡猾的眼神,把握故事中人物的表情、状态、动作以及情感,教师要不断的反复评价,让幼儿在每次的表演后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时,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材料支持,比如故事中所用到的服装和道具使用,关键时候还可以运用手偶的方式吸引孩子到活动中去,把握故事的对话内容,变得更加熟练。将表演故事投入到活动区中,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二、教学模式游戏化。幼儿园的教学应该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在音乐游戏《大象和蚊子》中,让我感受到杨老师的教态非常自然亲近,语言精练,从开始到结束都会给孩子和在场的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步步把我们融入其中。教师让幼儿做出大象和蚊子的动作,但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规定的动作表现,而是让他们自由想象的摆出各种不同的动作来,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了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杨老师说,评价是很重要的,要学会正面评价,在进行玩一个环节后,停下来,用角色评价或者给他一个情境评价、单独评价都会让孩子在下个环节变得更有进步, 整个活动设计非常严谨、独特,环环相扣,利用图谱、动物的动作表现、优美的音乐、及其富有的感染力和语言深深的吸引着孩子投入到活动中去。三十多个孩子都沉浸其中其中,整个课下来非常快乐,意犹未尽。
三、学会数数,反复操作。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幼儿来说稍有难度,因此要将数学生活化,使幼儿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黄老师和李老师以他们独特的教学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不同风格的数学课,让我们对数学的课程设计又有了新的设计。黄老师的《招待小客人》主要以幼儿的实际操作和练习为主,学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数,最后说出总数,在数数的时候一定要有动作的跟随,伸出你的右手,从左往右开始数,最后画一个圈说出总数。不仅仅要把数学当成一门课教给孩子,更要将数学与实际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其运用其中,运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数数能力。比如:加餐的时间、给孩子换衣服鞋子的时间、活动区的时间都可以引导孩子用数的思维和概念去认识,丰富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性。李老师的《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这门课适合数学绘本集合在一起的,并且和生活联系,李老师说操作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在教研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要先感知量的多少,反反复复去重复,只有在具体的学具操作下,孩子们学会转化吸收。
四、传承文化,多元发展。在听完曲老师的《百鸟朝凤》这节课后,我发现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学习曲老师教课的风格和教学思路。《百鸟朝凤》是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的,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的来源以及百鸟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要沿着这条线索展开,引导幼儿用丰富的形式和材料去表现和创新百鸟朝凤图。了解孩子们心目中的百鸟是什么样子的,又是如何去表现的。美术课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幼儿的想象变成现实展现在纸上。曲老师运用了这贴拼贴画的方式提高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维的想象力,整个过程互动非常强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展现的机会,并能运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听完郭老师的《我是投弹高手》这节体育课,让我了解到体育课的形式如此丰富。同时也让我明白,“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必须要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结构,开展“行动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郭老师的热身活动让我及其震撼,一位老教师能如此的和孩子们投入游戏活动中去,并完成转体、上坡、匍匐前进等动作。整个过程孩子们非常认真,动作到位,很有激情,并且与后边的游戏活动相符合做了铺垫。同时也让我学到,上体育课前一定要有规划,提前测量场地,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灵活的调整。
综上,非常有幸能够听到各位骨干老师的优秀课程,希望能再次有机会观摩和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