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的分数陆陆续续公布。和千千万万的家长一样,对于孩子的期末检测,我是期待已久的。虽然不是中考高考,但确实是检测这学期的学习情况的啊。如果不理想,也可以及时补救,不是吗?
人家说老师的孩子,考得应该不会差。我多想这句话能成真啊。可是,知子莫若母,毕竟是在自己身边成长的啊。
刚想跟他讨论成绩,总结一年以来的情况,他先发制人:“我知道我考砸了,我也准备假期加把劲……”把我想说的都说了,让我无话可说。可,行动胜于雄辩啊,执行力才是关键!出分数后的几天努努力,卷一卷,然后一切又回归原本。虽说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但牢都还没补全就忘了初心。
经常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理念是否有问题。
曾经,大宝问我:“妈妈,老师的孩子考不好,你会不会觉得丢脸?”
“妈妈是妈妈,你是你,你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努力成为妈妈的孩子,你要努力成就你自己,阳光开朗,自信乐观的你。”
现在想想,是不是自己的“不强求”,导致他的“无欲无求”。
总觉得现在的学生很苦,自己读书时哪有他们这样整天学习的?但妈妈却说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哪一天不是早起晚睡?只是我不记得了而已。也是,“苦”只是过程,会过去的,现在的我,已然享受着读书带来的好运。所以,为什么要疼惜他“吃苦”的过程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7年的教书生涯,我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聪慧又努力的,肯定是上等学生,也是最不用操心的。平凡又努力的,也在冲刺上等学生的路上。最可惜的是聪明却不努力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稍微勤快一点点,效果比别人多N倍。最心疼的还是天赋弱又十分拼命的学生。明明他们在拼搏,却总是对学习不来电。心疼又能怎样?也许有些人不用太努力,成功就能水到渠成。而有些人很努力却还是达不到“好”学生的高度。这就是人生吧,唯有我们摆正心态,坦然面对。
曾经遇到一位男生,最早到班最迟归家,班上所有事务他都能有条不紊地帮忙着,课前课中课后也很认真……就是题变一个字他就无从下手……我从电访家访中了解他从小到大对学习都有“钝感”,但只要是家里、村里甚至是邻村有帮厨活动,他一定报到。可见,他对烹饪是多么的热爱。幸而他明智的家人,中考顺从他的意愿,毅然放弃普通高中的录取,让他选择最喜欢的烹饪专业。从他朋友圈里可以感觉到技校期间他是轻松快乐的。而且,他经常发师傅的作品与他的作品,我感觉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了。现在,他能自力更生,也能养家糊口,不就是生活吗?
理性看待分数。分数不是人生。人生路漫漫长,岂是一次分数能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