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29187/d1eddad05c3cd8c0.jpg)
为什么都说我是“考霸”?也许都觉得我是侥幸、运气好、会 考试技巧。我从未反驳过,因为“考霸”听上去好像很牛的样子。但是,我想说,我只是从不抱有侥幸心理、比较努力罢了!
PART 1
有一天,你开始准备复习一次很重要的考试。
最开始,你的内心独白:
很快就要考试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一点时间都不能浪费……
说完这话没过几天,你的内心独白是这样的:
怎么办,我早上起不来,我没办法专心看书,我真的静不下心来,虽然我知道时间很紧了。这样下去不行,我一定要逼自己学习,我一定可以的……
又没过多久,你的内心独白变成这样:
怎么办,时间一天天过去,学习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为什么事情会被我弄的这么糟糕,连个书都看不进去,我还考什么试。再不做出改变,我肯定考不过…….
就这样,循环着循环着,你的内心独白最后变成这样:
就这样吧,能看进去多少是多少,说不定我运气很好,很侥幸的就过了呢……
考完试了,你也不知道你考得如何,反正至少觉得,不会做的有点多,但是有可能蒙对了,是吧?
出成绩了,你查了成绩,每一门都是58、59……你心想,看,我多牛,没怎么复习都差点就过了,明年再考一次,随便复习一下,肯定可以过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从59分到60分的跨越,并不是侥幸就可以做到的!
就像我们大多数女生都说自己身高160cm,但其实都是158、159、159.5cm这种水平(我就跟别人说我净身高160,实质上我只有159.5),身边大量的女生样本都告诉我们,160似乎是一个大多数女生都跨不过去的坎。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说,因为似乎160就是评判一个女生是不是很矮的分界线,犹如考试中60分的及格线一样。
我们都不想掉在及格线以下。
PART 2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经历。
2014年1月5号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为此,我和我的朋友们从2013年5、6月份就开始准备。当时的我,迷恋着恨天高,那天,学校考研自习室早上6点半开始占座位,我5点半起来洗漱,踩着恨天高从宿舍一路狂奔到教学楼下排队,后来又一路冲到6楼占下半个教室。这一天,我永远也忘不了,因为我的廉价高跟鞋被我跑断了……
当年,大半年的时间里,学校要调整好几次座位,意味着我们中间有几次又得开始重新占座位。因为并没有空调,所以,夏天的时候我们得占阴面教室,冬天我们得占阳面教室(哪知道,2014年要毕业了,学校教室和宿舍全部都装空调了,我们这些人又不禁的吐槽学校是故意的,等我们走了才装)。因为一些同学有了别的选择,我们也从一开始的很多人一起复习慢慢地变成最后的一个5人考研小分队。
小分队的每一个人每天大约14小时的学习时间。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每当我们一起交流复习心得和速度的时候,我总会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和大家比起来,我还是差了一点。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也有过几次想放弃的时候,好像最可怕的并不是想放弃的念头,而是在想放弃的时候,我会给自己找很多借口,比如说:读研并不一定是个好选择,这样复习我还不如去考个公务员呢,也许工作经验比一个研究生学历更重要……这些借口听着似乎都无力反驳,但是,我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还好,我们考研小分队总是能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就这样,到考试前2个星期左右,看书看累了我在走廊上面站的时候,一个同学也出来了。我们的聊天记录如下:
--觉得我们几个就你一个人能考上。
--为什么
--虽然大家每天看着都是一样的在复习,但是我就觉得你状态不一样,你能坐得住,你是真的在努力。
--额......
--其实我心里已经放弃考研有一段时间了,只是觉得反正报名了,还是考一下,毕竟之前也复习了一下,说不定运气好,侥幸就考上了呢?
--好吧,时间也不多了,再努力一把吧。
其实,本质上,那次的谈话让我有了一点力量,但是我真的没有想过,最后我们五个人真的只有我一个人考上了自己理想学校。有3个人(包括这个同学)没考上,还有一个调剂到一所连我们自己的学校都不如的一个一本院校去了。
虽然,真的不是说没考上的同学就比不上考上了的同学,他们也有自己很不错的出路。但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既然选择了认真的做一件事,那就全力以赴,如果不是心无旁骛,如果不是全心投入,如果别人在认真的时候你选择了玩一下下,那最后这件事给你带来的回报也不会好。至少,你在这件事上失败了,而且一败涂地,还不如从未开始。
PART 3
2014年9月研究生入学,听室友说她要考注册会计师(CPA),我不好意思问CPA是个啥玩意,就自己百度了,后来的事实告诉我,CPA有多重要,是多少人的一个梦想。
原来到了以更大的世界才发现,原来的自己知道的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很多人考上了研究生立马就开始复习CPA,而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当时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暴击,心里想着,我明年也要开始考,而且一定要考过。鉴于自己从来没有学过会计,毫无基础,我先在2014年下半年考了一个会计从业,2015年报考CPA的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两科(当时大家都说这两门不适合一起考,难度大,我就越要这样考)。
2015年7月,犹如考研,我们几个女生一起在一个自习室占了座位,暑假在学校复习考试,在复习期间,又发生了一幕相似的情境,一起复习的一个女生当众说:觉得我一定可以考过,觉得我们这些人就我最坐得住,状态最好。结果也证实了她说的。
2016年我接着考审计和公司战略,这一年,坚持考CPA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我想既然我已经上了这条船,那我一定要安全到终点。就因为很多次的考试经历,从大学到现在,身边人都说我是“考霸”。
和大家说这么多,并不是要吹嘘自己有多厉害,事实上,我也没有多厉害,同一个班级的比我优秀的都太多太多。
只是感悟:很多我们认为应该要做的事情,大多数人选择了开始,但却没有坚持下去,导致没有漂亮的结尾。
考研是这样,考CPA是这样,我们的人生亦如此。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很多选择面前,我们都抱有侥幸心理,这样会蒙蔽自己的思想,使我们迷失方向,也许可以成功1次、2次,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抱着认真谨慎的态度,持之以恒的决心,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终有一天,我们会在现实面前摔得很惨。
PART 5
001 很多时候,并不是事情太难,而是我们努力的太少。
002 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考霸”,或者说,人人都是“考霸”。
003 考试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