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沟不大,却是东荆河沿岸最大的城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当年东荆河大堤倒口,洪水冲泄出来一条沟,后来溃口的地方合拢以后,逃荒的人就沿着这个沟两岸扎根生息起来。东荆河是汉江最大的支流,自西从潜江汉江龙头拐开始,流经整个荆州地区,最后在洪湖汇入长江,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新沟曾被称为小汉口,小镇是东荆河水陆交通的一个重要商业码头。水路向下游由洪湖到汉阳,上游入汉江上行荆门随州襄阳,下行可以到仙桃汉川汉口。人们在这个渡口往来交易,停靠起航,乌篷船在河道中往来穿梭,码头上游人如织,热闹无比。时光的长河滚滚流逝,新旧事物不断更迭。公路交通越来越发达,这个码头也早已被弃用,也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被慢慢冷落在一片破败与荒凉之中。
新沟镇地处监利北端,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大批仁人志土都从这里走出去。全国的农业产业基地扎根新沟,新沟镇也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名镇,1931年—1932年期间,曾一度是中共中央分局、革命军委员会、红三军军部及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等30多个重要机关的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周逸群等在这里领导人民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小镇以前只有三条平行的街,街与街之间有很多巷子,什么吴家巷、胡家巷,可大巷,瞎子巷,这些巷子的名称也只有老一辈人能说出来了,因为很多巷子都淹没在楼房里找不到了。
上街都是从大堤脚下开始的,小镇那时候第一条街紧靠着大堤,有大约近200米是与堤身平行,东荆河水像一条白练,飘向远方,河堤两侧侧的水杉繁茂,笔直的树干苍翠逶迤直冲云霄。树林里鸟叫虫鸣,或远或近此起彼伏。
大堤蜿蜒向别处盘旋,街道顺着沟渠向前笔直延伸。这条街上有一所中学和小学,整条街比较安静。街上住的大约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可能他们的祖辈是最早在这里落户的,因为这条街很多人家都是手艺人,有修秤的,有金银匠,还有祖传牙医和中医。中间的一条街是最繁华的,大大小小的各种店铺都在这条街上,小镇上的各种行政单位也在这条街上,在七八十年代,这条街上还有几栋三层的楼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建的,属于公房,现在还矗立在那里,虽然电线密布显得很破败。但是他们却见证了这个小镇的历史。第三条街的历史应该最短,一侧是河流,这条河大约就是当年洪水冲积而成的,后来在这条河上修了两座桥,一座叫光明桥,一座叫向阳桥,听这个名字就能猜出这两座桥的修建历史。
因为修了这两座桥,一下子就把小镇的地域拉宽了,那边后来成为了小镇的工业区,有棉纺厂,袜子厂,棉花公司,还有酱油厂、油毡厂、酒厂。改革开放以后,因为那条河慢慢的没有水流堆满了垃圾,镇领导就把河上面铺上预制板,修建了一个集贸市场,在八九十年代,这个集贸市场几乎是监北区最繁荣的,也许因为这里靠近码头,很多人天生就脑子灵活,从这里开始做生意的人成了万元户后都去了武汉广州深圳发展,现在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已经没有多少了。
早些年的时候,小镇的地板都是青石板,无论下雨刮风,街上都干干净净。后来即使集贸市场热闹非凡,中间的那条街上的店铺依然琳琅满目,镇上的人还是只喜欢在这里逛,每次到了节假日,摆摊的人几乎就挤去了半条街,买个东西想提出来都费劲。后来镇子里就把路中间全部修成摊位,两边用来行人,可是不到几年,汽车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这些摊位严重影响了交通,后来就全部拆除了。路面也全部修成了柏油路,各家摊位再也不允许摆在路上,两边的木质平房也慢慢拆除干净变成两层三层四层的小楼,很多具有年代感标志的物件,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慢慢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小镇再也找不到往昔岁月的痕迹了。
离开小镇很多年了,可是我的心里一直惦记着小镇,惦记着那里的人。岁月的缱绻情深,绘出了脉脉温情,所以光阴在这里显得宁静。我知道,我已不是那里的人,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在梦里经常回到宁静的小镇,走在那熟悉的东荆河畔,即使沧海桑田,也依旧不改容颜。不用去想太多,我只需要知道路在前方,蔓延到未知的远方,而我一直都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