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那些鼓舞青春的文章
长沙记事 | 在这里出门逛街,你几乎不需要配戴口罩

长沙记事 | 在这里出门逛街,你几乎不需要配戴口罩

作者: 门外一颗彗星划过 | 来源:发表于2020-07-24 07:05 被阅读0次

    有一天,我在车上跟滴滴打车的一位师傅聊天,聊起近日海外的疫情走势和国内的疫情形势。

    我聊到,我在上个月初刚从北京回来,过了几天,北京出现了与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密切相关的突发疫情,还好现在基本控制住了。

    他说,“怎么(我国)这么久还没控制好,按理说咱们的国力、实力应该可以遏制住疫情不再发生才对。”

    他认为,疫情的完全控制住就等同于在全国范围内没有一起新增确诊或疑似案例,免得还“人心惶惶”的。但我们心里都清楚,在全球疫情没有控制住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非常低。

    这位师傅看上去大约30岁左右,比较年轻,但他的实际年龄比外表要大一些。他告诉我,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他就在北京当学徒。

    “2003年,非典爆发之前,我就在北京学工艺活,当学徒。非典爆发之前,好像是在春节前吧,我们得知了一些消息,就马上回了老家。

    我在老家待了一段时间,感觉北京疫情不怎么严重,过了1个多月,大概是4月份,我又回北京当学徒了。

    那时候,非典虽然有过非常严重的时候,感染的人也有不少,但北京从没有过像现在'封城'的事,包括省内、省外进出甚至国际航线等都没有大范围取消,我们的进出、人员的流动还是很自由的。

    所以说,2003年的非典哪有现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闹得大',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控制得住。”

    我把海外疫情每日新增确诊案例最多的国家和地区、确诊数量分享给这位师傅,因为他说自己很久没关注过海外疫情新增的数据了。

    “咱们国家确实已经控制得很好了,”我说,“之前有一位朋友跟他的外国朋友聊天,当时北京新发地疫情刚开始爆发,每天新增30+甚至40个确诊病例,但国外比如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的每日新增确诊上万人。他的外国朋友得知北京的情况后,对他表示祝贺——'congratulation'! 弄得我朋友哭笑不得。”

    “什么时候能清零就好了。”师傅说。但是“清零”谈何容易,除非海外疫情完全被控制住或者国际之间彻底停止人员流动(我们都知道不可能),否则疫情的传播仍然是无法在国内完全遏制的。

    在长沙,疫情似乎早已被控制住了,或者说,大多数人不再忧虑疫情是否还有可能“侵犯”这座城市的事。

    6月底,长沙的小学已经发布了学生不需要再每日配戴口罩返校上学的通知,不过,教育部门仍然不建议小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出省旅游,如若出外省需要向学校提前进行报备。在公交上,我发现仍然坚持戴口罩的乘客寥寥无己。唯有地铁、医院、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会要求人们配戴口罩。

    在小区附近,有超市在门口明确张贴了“入店需配戴口罩”的标识,但包括收银员在内的人都已经不再坚持每天都配戴口罩。一眼望去,在拥挤的门店内,没有一个人配戴口罩,这种情况在市场、饭店、小区内外、马路两旁都很常见。

    师傅说,政务机关等相关部门的人员或者一些仍然被公司要求配戴口罩上班的公司员工,还会坚持配戴口罩上下班。

    坚持配戴口罩的人在这座城市,似乎成了独行者。他们成为了马路上独特的存在,成为了公交车上被关注的焦点,成为了更关注人身安全的人群,出行时,他们会做好必要的防护准备。

    在对话的最后,师傅说,“去人多的地方,配戴口罩出门也是好事,至少它会让这座城市更加安全。”当大家都放松警惕的时候,仍有人在坚持,守护自己的安全。更多的人放松了心情,很快地投入到不需要配戴口罩、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开放式交流的生活状态。

    他们希望在小区、超市、菜市场、绿道甚至学校等多个场所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目前,这个目的已经基本实现了。

    从现在仍然需要配戴口罩上下班的北京,回到绝大多数时候都不需要戴口罩出门的长沙,我感受到的反差是巨大的,但是,我很快适应了不需要戴口罩出门的生活(除非要坐地铁)。

    在总体安全的情况下,我想,更多的人想要的是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恢复正常的交流与对话,而不是让“物理隔离”隔离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由的守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沙记事 | 在这里出门逛街,你几乎不需要配戴口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rl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