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字词句支撑文本理解

字词句支撑文本理解

作者: 桉子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24-03-25 21:45 被阅读0次

【文章标题】:阅读教学要走向高层次的理解

【阅读书目】: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文章编号】:219-230

【作者信息】:王荣生

【打卡内容】:(一)从学生在一堂课中的反应说起

看完王教授对黄厚江老师的评课,有以下收获:1.要让学生读课文,2.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读小说的感受—揣摩语句、品味语言,3.在形象中看到主题。最大的感受是一堂课我们要落脚于学生的读,读课文读词语读关键语句,我们老师做什么,就是引,引着学生去读那些关键词句那些关键的点。一直以来我都追求标新立异,每次都被打得体无完肤,因为我没有关注文本,总是喜欢抛开文本让学生天马行空。一次公开课《荷叶圆圆》,我为了抓学生眼球问学生“荷叶和谁的关系最亲近”,主要是为了引出青蛙水珠蜻蜓,可是文本有没有亲疏远近呢?编者是没有那个意图的,所以我没有从文本出发,而是剑走偏锋。如果关注到文本,我就会问学生你最想去学哪一部分,为什么,也许这样探讨,他们能够感受荷叶对于每个事物不同的存在的魅力。所以说要想上好一堂课,我们必须自己去读,用语句做支架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而不是无根之水天上来,随随便便抛出一个问题。

(二)先看两堂散文阅读教学课

1.根据外部指令去找文本表面的信息,这是阅读最低级的一个理解状态。这个也是我存在的问题,人家说散文是形散神不散,而我的课堂是一盘散沙。其实课堂的设定一定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必须抓住筋脉来延伸教学,比如说之前看《超级语文课》有位老师介绍《西游记》,问了很多有趣的问题,那些问题包含着中国文化的奥秘,但是个人浅显的见解是问题还是松散了些,我一直期待最后他能用一根线牵起所有的问题,将问题进行提升。毕竟问题也是为了文本而存在的。

还有我们教师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孔乙己》是借助孔乙己的形象表达社会现状,而且孔乙己的形象是丰满的。而《老王》里老王只是作者表达情感的一根线,过多剖析人物形象就有些势单力薄。

看完发现,我们的阅读不是零散的扫读,而是基于文本的理解,用词句段去支撑我们的理解与想法。有理可据!有理可依!

相关文章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第四讲

    学习了微课,我理解的插入式文本,主要是指对前面词句的补充说明,或者解释。包括事物的来历、人物的动作、心理...

  • 西瓜的圆一直播

    作业提醒: 1、通读文本,了解故事背景【不认识的字,读音拿不准的字记得查一下;文本背景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2、理解...

  • 杏坛研修 || 孙永芳老师:文本解读的层次化有效探究

    一、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 文本解读时阅读主体通过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

  • 文本处理

    文本处理的环节: 文本解读——从不同层面理解文本,形成对文本透彻的并有自己发现的理解。 文本解构——拆卸文本。 文...

  • 试编辑文本

    试编辑文本。假设有5000字试编辑文本。假设有5000字试编辑文本。假设有5000字试编辑文本。假设有5000字试...

  • 课标学习笔记12

    第三学段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以苏教版第十二册课文为例 在小学阶段,新课标把“理解词句”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一...

  • 649 抄卷子引发的思考

    昨天晚上,帮助孩子抄卷子上的错题。 基础不扎实:字词句,基础在字,要加强默写的时间和频度。 阅读理解: 跟一个朋友...

  • 慧根深种鲁智深

    一、文本解读 你是如何理解这个人物的?请将你的理解写一篇解读文章,字数不少于1000字。 鲁智深,原名鲁达,绰号久...

  • 语文要素 理解词句意思梳理

    一年级上册 第四课,根据图画理解字义。 第九课,根据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测字义。 语文园地六,借助偏旁理解字义 第1...

  • 语文要素 理解词句意思梳理

    一年级上册 第四课,根据图画理解字义。 第九课,根据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测字义。 语文园地六,借助偏旁理解字义 第1...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字词句支撑文本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sj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