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段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以苏教版第十二册课文为例
在小学阶段,新课标把“理解词句”分成了三个等级——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表述上各有侧重,第一学段是“了解”,第二学段是“理解”,第三学段是“推想”。但各学段所用的方法大致相同:联系上文、生活实际(生活积累、自己的积累)。
为什么要强调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来了解(理解、推想)词句的意思呢?这是由语言的复杂性决定的。众所周知,语言不仅具有抽象性,还具有多义性,阅读时要找出它的特定含义,才能准确理解。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结合上下文,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单靠常字典词典是不行的。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往往有着特定的语境意义。不论什么词句,一旦它在具体的语境中,就要认真阅读原文,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生活积累琢磨词句的意义。语境就是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狭义的语境指使用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在阅读中则是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上下文,如上下句、上下段乃至全篇。广义的语境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社会语境和个人语境。社会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时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等。此外,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和方言基础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从实际教学中可知,多数词句的意思可以借助上下文理解,可以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含义。那么高年级如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呢?现以第十二册课文为例来谈谈个人肤浅的做法,以抛砖引玉。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结尾有这么一句话: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课后作业中是要求理解的。教学中,分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从而突破整句话的理解。“颗粒饱满的‘麦穗’”是指“摆在眼前的机会”。“追求应该是最大的”是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是指把握眼前的机遇。这句话是说:我们每个人应当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要把握好眼前的机遇,抓住机遇做好眼前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会错失良机,遗憾终生。“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第二步:联系实际(生活积累)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教者先示范举例。第一例:语文课上,老师提了个问题:你对天游峰有什么了解呢?这个问题很简单,我预习了课文的。我想举手可又怕说错了,正犹豫不决的时候,钱旻静举了手,老师点了她的名,她响响亮亮地作了回答。我安慰自己,别急,课才开始,机会多的是。接着老师让我们从文中找出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大家紧张地思考,在书上做批注。我好不容易想到第一处描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天游峰的险。我正沾沾自喜,却被申晋文抢先举手回答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最后,老师请同学来朗读这两处句子。“哗”,同学们全都举起了手。举手的人太多,老师就近请了钱兴辰来读句子。一节课过去了,我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得到。这使我明白: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可一等再等,错失良机。正如文中所讲“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一例贴近学生的实际,取材于最近一次的课堂实际,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思维。接着教者再举一例:我有一位邻居,今年已经50岁了。下岗后,请人找了很多工作,都没有成功。他家里的经济条件一天不如一天,所以,整天愁眉苦脸的。后来,他下定决心干起了既脏又累的活儿——清扫垃圾。现在,一个月可以挣一千多元,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家里也充满了笑声。我觉得,他这样做就是“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就是抓住了机会。所以,他是成功的。这一例是举他人的例子。前一例是正面举例,这一例是反面举例。这两例一举,同学们豁然开朗。这时教者趁热打铁——
第三步:学生举例。“同学们,听了老师举的例子,你能不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或已有积累举例来说明对这句话的理解呢?请写一写。”同学们举的例子精彩纷呈。有的同学举了爷爷卖白果的例子:爷爷想给自家的白果卖个好价钱,一等再等,结果价格先略回升再一路下跌,最后只得全部贱价卖出;有的举了自己玩“捉精灵”游戏的事:已经玩到六级了,心想再等等能不能多捉几个升到七级,结果时间到了,回到0级;有的举了表哥大学毕业找工作的经历:有几家公司同意应聘他,他嫌人家是国企。后来有一家外企同意录用他,他又嫌人家给的工资没预期的高。一拖再拖,至今还没找到工作成了“啃老族”……
《山谷中的谜底》课后作业2:听写下面的句子,并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1)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以便更好地生存和发展。(2)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两句话表达略有不同,意思差不多。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学生自己尝试组织语言,如果表达不太准确,有困难,提供下面的句式帮助表达:雪松在大雪面前____,不是____,而是_____。接着进行一个小练笔:用第二句话作结尾,在其前面补充个生活中相关的例子。有的同学补充了“卧薪尝胆”,有的补充了“胯下之辱”,有的举了长征的例子……都能贴切地再现句子所传达的内涵。
经过一次又一次扎实的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不久,我们学到《莫泊桑拜师》一课。课后作业2:读一读,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这次作业是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因为有前面几课的扎实训练,本次理解句子的作业完成的质量较高。下面是一个同学对第2句“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联系实际所写的理解:
读着这句话,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上课时,老师常常要求我们再向前进一步。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老师讲到了一处描写游客们爬山时表现的句子,问从中看出了什么。老师话音刚落,一个同学说看出游客们爬山特别累,老师挥挥手让他坐了下来,问:“你们从这句中还能读出什么?联系下文你定会有新的发现。”我说:“这里通过描写游客们爬山时吃力的表现,侧面衬托了天游峰的高险,也同下文扫路人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扫路人的不辞辛劳、任劳任怨。”老师赞许地点点头:“你肯动脑筋会思考。发现了作者这样写的妙处,道出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秘密。”我想:做什么事都要把仔细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新发现,才能有创新。这正是福楼拜对莫泊桑的期待所在。
接下来的几课,如:《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明天我们毕业》都安排了理解句子的练习,但与前面几课相比,要求提高了,还要体会句子表达的效果。可见,编者在编排此类练习时是循序渐进的,逐步提高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而要达成课标提出的“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反复训练,持之以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