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除了忙着仲裁的事情,也在积极地找工作。
从附近优先,到整个滨江区,再到周边其他区,简历投了很多家,沟通也不少。大多是没有下文的,有的邀请面试还要现场笔试,这种基本都是小公司。笔试题和小时候看的小学奥林匹克题有点像,估计是考所谓的逻辑的,和业务没什么关系,有的耐着性子填一下,但这种公司下限都很低,面试官也是那种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后来想明白了,不想填的就直接打招呼走了——之后会问清楚是否需要现场笔试,需要笔试的一律拉黑了。
当然相对正常的公司也是有的,也有拿到offer的,但砍薪资砍太多,不考虑;单休的,面试结束就放弃了。印象里段时间面试的杭州好多单休的公司——学大厂就学到了这么些玩意。
有一家比较特别,我已经业务面试通过了,结果意外挂在了HR主管那里。我记得特别清楚,面试时这主管表情很复杂,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问了HR主管有什么顾虑,那HR主管在桌子对面若有所思地说:
“我不知道招进来后把你放在哪个岗位。”
那个HR主管名字比较特别,和湖南同音。还好我的室友是湖南的,人也很好,不然我估计自己会对湖南都有了偏见。
过了俩月,面试越来越少,地点越来越远,我也逐渐焦虑。由于带过项目,也不再拘泥于产品经理岗位,开始往项目经理岗位投递。只是大多项目经理岗位都要求技术出身,至少是会点开发的。所以面试机会几乎没有。
其实几年前我就有点后悔为什么要从上海跳槽到杭州,这边电商占据所谓的互联网企业绝大比率,机会比上海小的多,但是后来找到新工作后就忘记了后悔,毕竟当初离开上海的原因太简单了——空气差、环境差。杭州的美景真不是吹出来的,就西湖那地,每个周末都想去逛逛,反正都不会觉得腻。
可是背井离乡是为了赚钱,这个地方找不到工作了,就又要想着挪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