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688057/c9db760090484ee7.jpg)
有了《太傻天书》打底,再去看其他的书,你会发现“新视界”:
一、你会发现那些描写爱恨情仇的书都好生奇怪,人人都不找自己的问题,好像问题都是别人的。
二、你会发现基于控制的人类文明造成的种种繁杂现象一戳就破,但奇怪的是大家都不想戳破,倒还迷上了这奇怪的人生旅行。
三、即使我们说了一辈子的有关爱的话题,仍然如同小水滴面对大海的感觉。奇怪的是水滴竟然以为自己就是大海本身。不过这也没错啊,问题是水滴能展示大海的奇妙之处吗?这就如同我们和宇宙之间的关系一样啊。
四、我们从来也没有弄清楚,我们的意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宇宙形态?如同鲜花和地球的关系一样?
五、还有,写书的人为什么要写那本书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除非作者自己说明,其他的都是揣测。对了,人们最喜欢揣测了,就如同对那些八卦的兴趣一样。
六、“圣人不立言”。那我们怎么去学习呢?其实方法都有了,奇怪的是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比如冥想,无论觉得有什么问题,才发现心外无物终究都是自己的问题。问题只是基于一种思维方式下的矛盾,也属于思维的范畴。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最初读这本书是很难读进去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我只是静静地待在太傻群里面,看着一群小太傻在那里议论纷纷,然后就着他们各式各样的观点再去天书中求证。然后强迫自己每天抽一点时间读一段,实在读不下去了就放一放,也许沉淀两天以后又会想起来读一读。
于是就这样断断续续的,我还从来没有以这样的方式读过这样的书。少年时候读书碰到好的句子都会摘抄下来,然后自己慢慢消化,直到这些意识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当中,再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从笔尖流露出来。
其实这个中间我有好多年都没有好好读书了,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视力的原因,因为我深知我们的眼睛比生命都重要啊。
当我们经历了生活的历练,发现真的是这样哎,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书读多了真的可以由内而外地改变一个人的气韵。
举个例子吧,同样一款衣服穿在两个美女身上,你会发现那个读书比较多的美女穿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这其中当然结合了个人的素养还有气质。
所谓“美人”,必须是知性优雅的,唯其如此才会“相看两不厌”,否则一定会产生审美疲劳的。
那谁写过一阕“所谓伊人”,还是那种顺着读过来反着读过去的回文菩萨蛮,姑且顺手牵羊,拿来收尾:
指纤弹拨撩乡水。
水乡撩拨弹纤指。
河上欲横波。波横欲上河。
阁云听月落。落月听云阁。
人美亦娇嗔。嗔娇亦美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