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太极的人,都会站桩,而我会打太极,却不懂站桩。
倪萍在广告里给站桩代言,我想她肯定是受益者,因为她身体不佳,一定想用站桩养生。我对站桩也有点兴致,于是便上网搜索学习了一番。
站桩最主要的是养生桩,能治病防身,有百利而无一害。站桩的形式极多,一般人选择站。站桩的时候,那是气定神闲,心无杂念,特别是一个人,不思,不惧,不虑,不忧,不苦,不痛,不笑,安静地,全身放松,摒弃心中的郁闷,时间可长可短。在站桩的这段时间里,呼吸平稳,血液循环顺畅,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休息。这是站桩的最好瑜伽,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
站桩养生,需要养。站桩,要循序渐进,开始十分钟,时间久了,四十分钟,一个小时,因人而异,每天站桩两次。能坚持日日站桩,那便是最好。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站桩是一种姿势,这种姿势能调动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
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
人在年轻之时,一般下焦比较实,上焦比较虚,上焦是指心与肺,下焦是指肝与肾。上虚下实,元阳充足,头目清醒,人就充满了活力。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天上风轻云淡,地面绿树成荫。然而,到了老年,人会渐渐地变为下焦虚,上焦实。上虚下实,头轻脚重,人就会神清气爽;下虚上实,头重脚轻,人就会昏昏沉沉。所以,中医认为上虚下实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上实下虚则是病态的表现。
站桩动作要领是精神集中,思想宁静,凝神定意,扫除万虑。周身放松,舒适得力,四肢、关节、躯体、内脏,都尽可能放松,但要“松而不懈",即能维持姿势,又不得用力。初时呼吸均匀自然,切忌人为造作。
撑抱式(抱球式): 两足平行开立如肩宽,头颈中正,虛领顶正,躯干保持与地面自然垂直,臀部略下坐,膝微曲,二目平视或微闭,唇齿相着、面部放松,双手慢慢移至胸前,手心向内如抱球状,五指放松微曲,两侧手指间约距2~3拳远,高不过肩,低不过肚脐,虚腋,垂肩,坠肘,松腕,基本姿势摆放停当后,要逐步达到各部位的充分放松:
(1) 面松:似笑非笑,眉头舒展,额肌充分放松。(2)口松: 唇微闭、上下齿轻合、不要扣紧、舌自然平放,不抵上颚.(3)目松: 凝视平远,微闭。(4)颈松: 似头部漂浮在水中。(5)背松: 略有拔意,不后驼。(6)胸松: 略有含意,不内陷。(7)腹松: 腹微内收,似尿非尿。(8)腰胯松: 臀部略下坐,似靠一高凳上, 但不可坐实,即使随时将高凳移出,仍能保持原有姿势。似坐非坐,似靠非靠,尾间内收、似有托起小腹之意。胯关节内收(掖胯)。(9)膝松:膝微曲,膝关节投影不得超出脚尖。(10)足松: 重心放在两腿间,两足平均用力。(11) 肩松: 垂肩,锁骨向下松沉。(12)肘松: 肘尖斜垂,肋骨向下松沉.(13) 腕松: 五指分开,微屈,掌心空。(14)臂松: 如抱纸球,腋半虚,臂半圆,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在此范围内手的位置可自如变动。
保持这个姿势,尽量放松全身,什么都不要想,让气血自然流动。一般至少站30分钟。开始练习站桩时,会觉得很费力气,膝盖、大腿酸痛。有的人还会哆嗦,这是正常的反应,没有关系,哆嗦劲儿过去慢慢就好了。腿酸痛时一定要坚持,忍耐一会儿,酸痛是因为你的身体里气不足,无力支撑身体重量。这时你可以用意念去体会哪个部位酸,怎么个酸法,气随着意念行走,你的意念到了酸痛的部位,气就会注入这个部位。等到这个部位的气慢慢充足之后,酸痛也就消失了,这时你的身体就会蹲得更低更稳了。
站桩站直了虽然省劲,但越直越没有效果,如果能蹲得低一点尽量蹲低。当然,身体下蹲时不要勉强往下坐,低到一定程度就行了。
站桩有神奇功效,要想身体好,每天抽点时间站站桩,保管身体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