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学校:北京亦庄实验中学
亦中,我将离开你……
日期:2017年10月27日
姓名:陈建全
单位:安溪梧桐中学
今天,是我来到亦中跟岗学习的最后一天,也是心情最为复杂的一天,这滋味似乎找不到更为恰当的词语可以形容,我静悄悄的为你而来,又默默的离你而去,不动声色,生怕吵醒你。
其实,分别仪式早已举行过了,座谈会也开过了,集体照也合影过了,分别晚餐也一起共进过了,感恩的话语也表达过了,就是真正要分开了,才觉得心头有股怪怪的滋味,那情绪越来越浓,以致喉咙哽咽,说不出更华丽的语言来表达这份离别,就像那天的标哥,平时很善言谈,离别的情绪溢满,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让我们全场吃惊。
这两天,一直在回忆着。亦中,这所目前全中国硬件资源最先进的学校,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5个名家进校园活动,10多场的通识讲座,12个特级名师,14个博士教师,90个硕士教师,140门课程,160万字自编教材读本,1个57岁的理念超先进、性格硬朗又极为暖心的校长,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结构,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为了每一位孩子的一切”真实落地的理念,“创办大兴区百姓家门口的卓越学校”,乃至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卓越学校的伟大目标。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着。我来亦中两个月了,我学到了什么,自我提升如何,又能悟出多少东西来,认识了几个人,结识了多少朋友。拍拍脑袋,掐指算算,我获得多大的收获?是啊,得好好反思一下了,且不用说组织花了多少银两?作为一个求知者,作为一个研学者,平时要善于反思,更要善于总结。才能真正的有所提高,有所升华。就像亦中一直在践行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被发现、唤醒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有绽放青春的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在学生的成长中体会到幸福感,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保持职业热情和使命感……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
上午,与清杯兄再次走进李长青的校长办公室,就两个月来的跟岗做个简单的交流,也是分别之前的最后一次交流,或许是真的要分别了,就显得更为珍惜,话题也敞开了,不局限于跟岗的内容,更多的是私人话题。长青校长说:“你们这么爱学习,会学习,善于学习,站位又那么高,现在就要开始构想,设计,你们这帮人回去肯定是要独挡一面的。”“其实,您根本就不用那么辛苦,在山东好好过日子,尽享清福,也是人生一大乐事。”我说到。清杯兄接着说到:“人生本就无止境,十一学校、亦中,这是李校长人生的又一个顶峰。”“什么顶峰啊?!人生就是不断的体验,体悟,这样生活充实些,还壮着呢!”“您在山东退二线后,会不会觉得无聊?放不开?”我问到。“人生什么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其实,退二线后,那才是真正的清闲。”好一个“清闲”。清杯兄说:“我们那边退二线后,就是到进修学校做点事情,或做政府的督学,……”“那您为啥还要来北京,这么辛苦!”我紧接着问到。“一种使然,也是一个使命,……差点忘了,我还有个会。以后回来亦中再聊”李校长说。
“以后回来亦中再聊”,回来亦中,李校长已经把我们当作“自己”人了。是啊!回来亦中,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亦中呢?那天座谈会,有学员就向李校长提建议,那张“跟岗学员证”不要收回,我们想回来就回来。李校长委婉说到:“以后,你们若是带着研究成果回来汇报,我们是欢迎的。”研究成果?李校长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我们这帮人,来亦中学习两个月了,要真学有所得,要真的做点学问,要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要有个明确的目标。
是啊!学有所得?做点学问?研究方向?明确目标?
两个月,我学到了什么?引用李长青校长的经典寄语:善于发现是一种智慧,被人发现是一种幸福,发现和被发现都需要胸怀。走进十一学校两次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语是“遇见”,来到亦中两个月,学到最经典的一个词语就是“发现”。作为校长,要善于发现教育规律,要善于发现老师,还要善于发现老师是如何发现学生。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格言——“教育最大的智慧就是发现”,这是李长青校长经常挂在嘴边的经典名言。现在终于明白,9月29日,那场迎新晚会的主题为什么定格为“发现”了。就像名校长林文权刚到厦门禾山中学不久,有一天,天下着雨,早读巡课时,路过停车场,“发现”有辆车的车窗未关紧,林校长就在校园微信群里发了条“暖心”的微信——哪位老师可能急着早点到教室陪伴孩子,车窗忘了关,请您拨忙去关下,车牌号×××。这不仅仅是一条善意的提醒,这其实就是校长在“发现”,而且是善于“发现”,我想,这个老师看到,心里比校长还“暖和”。愿这颗善于“发现”的眼睛伴我今后的教育生涯。
来亦中两个月,有点像牛在吃草,什么都往脑袋瓜挤。或许,这里每天都是新的,什么都想学,每天听课,老师请假就去顶课,有讲座就去学习,有会议就去参加,有交办的事就去完成,有时间就去泡图书馆,有空闲时间就去考察就去文化研学,有什么区里的教研或十一本部的大型活动也不可放过,每天又在不停的写反思,写日志,真正静下心来,回顾一下,满脑子的新颖新奇,满脑子的课堂讲座,满脑子的北京印象,满脑子的亦中人亦中事,又似乎没真正学到点什么东西,在心里沉淀的好像又很少,这也值得反思,这么拼命的学,是不是方向不妥,还是方法不对头,还是个人学习能力着实不高,还是不够善于总结。
那天,与亦中挂职的田校长深度交流,也谈了很多关于跟岗的生活,很多关于十一学校的做法,很多关于亦中的话题,那是思维的又一次共鸣、碰撞。从田校长的言谈中,我似乎找寻到更为明确的方向,跟岗得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可捷径只有一条,毕竟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我们的时间有限,我们的精力也有限,我们不像那些年轻人,我们的站位不一样。有个现象值得研究,李希贵校长从山东到北京,学得最为经典的就是“学生第一”。一切为了孩子,世界都会让路。十一学校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学生第一”展开,诸如选课走班,诸如学校转型,诸如组织变革,诸如制度重建,诸如教师角色被重新定义,诸如课程开发,诸如课堂变革,诸如评价……这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尤其是自己的角色定位。
我们到底要学什么?我们到底要获取什么?到底能学到什么?怎么把获取的最大价值化?
亦中,两个月,北京之旅的一段路途,“轻轻的我将离开你,没有泪,不必拭去……”。
下一站,北京四中房山分校,全新的起点,我们相约在冬季。
亦中,我将离开你…… 亦中,我将离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