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天祥:暴力虽可毁灭身体,但浩气永存,光照日月贯长虹

文天祥:暴力虽可毁灭身体,但浩气永存,光照日月贯长虹

作者: 逐梦长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7-13 21:27 被阅读0次

    提起文天祥,就不可不说他的那首《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捍卫家园!保家卫国!

    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能丢!不能投降!

     文天祥借这首诗表明自己决心以死殉国,决不投降。

     他的气节、他的傲骨,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下去!

     他本可以恣意一生,但是为了国家,他站出来了。

     在外敌侵略的时候,他穿上了铠甲,冲去了战争前一线。

    他被俘三年,一直不投降。

    蒙元派了两个南宋投降的宰相去劝他投降,他没有投降。

    南宋的小皇帝投降了,蒙元把小皇帝也派去劝他投降,文天祥也没有投降。

    蒙元抓了他的夫人和女儿,威迫他投降,他没有。

    最终从容就义。

    他死后,有人从他的衣袖里找出一个纸条。

    上面写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舍生取义,他战斗到最后一刻,将生命献给了祖国,人民,和他们心中的道义。其气节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志向远大,弱冠已是状元

    文天祥,吉州庐陵富川(今江西吉安县)人,初名云孙。

    小时候,上私塾,他看到私塾里所祭祀的欧阳修、杨邦乂、胡铨的画像,这些人死后都谥号为“忠”,就心存仰慕,说:“我如果不能位列其中,就不是男子汉。”

     

    从此他发奋读书。

    文天祥18岁时获乡试第一名,把名字从云孙改为天祥,改字履善

    20岁, 赴京赶考,去南宋首都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没有得考官青眼,只初录了第七名。

    当时的皇帝宋理宗赵昀亲临集英殿看考生的卷子,读到了文天祥的卷子,觉得非常棒,把文天祥列为第一名。

    当时复审的著名学者王应麟也在旁,称赞道:此卷,议论卓绝,合乎古圣先贤之大道。忠心肝胆好似铁石,吾等为陛下得到此贤人致贺!”

    由于文天祥样貌长得面如冠玉,所以后世有误传,说文天祥是长得好看,才点为状元,此言谬矣。

    这时候宋理宗赵昀还没见过文天祥本人呢,怎么会因为他的样貌就点为状元。

    而且,古代约定俗成,三甲之中探花才是长得最好看的那位。

    当时卷子是密封的,皇帝赵昀点文天祥的卷子为状元时,并不知道他的名字。

    拆开一看,考生的名字是文天祥。

    皇帝赵昀更为开心,“天祥,天祥,乃是天降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

    从此,文天祥的字就变为宋瑞了。

    不忘初心,初入官场却磕磕绊绊

    文天祥刚成为状元,还没来得及大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父亲就死了,他不得不回去服丧。

    三年后,文天祥丁忧期满,回朝复职,为宁海军节度判官。

    这时,蒙古大军突然进犯。

    忽必烈突破长江天险,围攻鄂州,皇帝身边的太监董宋臣竟建议迁都。

    这大大动摇了军心。

    文天祥立刻上书皇帝“请求斩杀董宋臣,以统一人心”

    但是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文天祥被免职回乡。

    后来,文天祥还是接受了朝廷的召唤,回归报效朝廷,官职逐渐升至刑部侍郎。而对应的董宋臣也高升为都知。

    董宋臣官职高升,危害也越来越大。

    文天祥再次上书皇帝,列数董宋臣数宗罪。

    这次皇帝仍没有采纳。

    当然了,朝廷官员怎么比得上从小就一起长大的亲随呢。

    文天祥被调职贬官,数度沉浮。

    后来文天祥又和朝廷重臣,著名的奸臣贾似道有了嫌隙。

    他处处给文天祥添堵。

    文天祥步履艰难,只能上书退休,时年三十七岁。

     

    变卖家产,率军勤王

     

    是金子总会发光。

    皇帝没有批准他退休,反而起用他为荆湖南路提刑。提刑是审理案子的,并不是朝廷的核心官员。

    文天祥心中郁闷,跑去看望自己的忘年交,当时罢官赋闲的宰相江万里。

    江万里和文天祥志趣相投,对文天祥说:“我老了,治理国家的责任,要告你了,希望你努力!”

    这位江万里宰相,在后面国破家亡之际,他携子江镐,率180多位家人投水殉国!

     希望以自己及家人的死唤醒“天下忠义节烈士闻风而起,聚集万千众人之力,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

    其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风范之楷模。

    公元1274年,宋度宗死,幼主宋恭帝即位,谢太后监国。

    当时贾似道仍把持朝政,对南宋境内的蒙元入侵视而不见,没有做抵抗元朝的准备。

    军势如破竹,在文天祥勤王之前,攻陷了鄂州、安庆、黄州、江州、德安、六安等等。

    公元1275年,蒙古又携大军来犯,长江上游告急。

    谢太后急发诏书请各地前来勤王。

    文天祥当时在江西,看到诏书,痛哭流涕,立刻召集士兵。

    江西境内的各路英雄豪杰也纷纷响应,很快聚集起万人。

    文天祥有了队伍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朝廷,宋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

    这时候有人劝文天祥别去,因为这不是正规的军队,战斗力堪忧。

    可文天祥不那么认为,他把自己的家产变卖充作军费,去了京师勤王。

    可当时的丞相陈宜中对他并不是很重视,认为他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力量抵抗元军。

    他拒绝文天祥进入临安保卫首都,把他调到平州任知府。

    不久之后,平州被攻陷,文天祥退回临安。

    他和其他将领商议再战元军,而陈宜中却对他们的建议不予采纳,一意投降。

    公元1276年,南宋首都临安被蒙古大军重重包围,南宋皇室竟然想投降,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去元军营中议和。

    文天祥无奈至极,但皇命难违,他还是去了。

    但是他在元军面前表明了自己坚决抗争的态度,元军首领恼羞成怒,把他扣押了。

    但文天祥却没有消极,最终找到机会逃脱了。

    而南宋皇室却投降了,他们被蒙古人带到了元朝首都大都,变相软禁起来。

    坚持抗元,再败再战,永不放弃

    逃脱后的文天祥继续抗元。

    1277年,他从福建进入江西,一路上招兵买马,大家纷纷响应。

    在路上,几度差点被元军俘虏。

    文天祥躲过追兵之后,准备和张世杰部会合

    而坚持抗元的陆秀夫、张世杰先后扶持了两位皇帝,继续打着宋朝的旗帜,号召大家一起抗元。

    他们设立的小朝廷移到了崖山,文天祥听闻后,又燃起了希望,继续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战斗。

    在此期间,他失去了母亲和儿子。

    元军再次进攻,文天祥兵败被俘。

    他被押到潮阳,见到张弘范。

    张弘范的左右喝令他下拜,文天祥傲视不屈,坚决不拜。

    公元1279年,张弘范进攻崖山,让文天祥给张世杰写劝降信,文天祥不肯,反而写了那首“过零丁洋”以示明志。

    崖山一战,宋军败了,陆秀夫背着宋帝投海殉国,南宋终于灭亡。

    张弘范对文天祥说:“现在南宋已经灭亡,你可以安心投降我朝了,还可以当我朝的宰相。”

    文天祥:“不!”

     这是为狗爬出的洞!

    元朝皇帝忽必烈也亲自来劝文天祥,文天祥的回答是“不”。

    他还做了两首诗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其中一首《正气歌》中: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表明他的浩然正气。

    《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这首诗,是他亲眼看着崖山之战,宋军大败,南宋在自己眼前覆灭,他深深地感觉到悲愤和绝望后所作。

    但是,他决不投降!

    慷慨赴死,从容就义,浩气长存

    忽必烈花了三年时间来劝服文天祥投降蒙元,请出了他的夫人和孩子、南宋投降的皇帝、投降的宰相等等……

    文天祥从始至终的回答是

    最终,从容就义。

    暴力可以消灭身体,但是永远也无法征服信念。在这场火与剑的厮杀中,历史证明,文天祥是不折不扣的胜利者!

    文天祥用死告诉了所有的人,身体可以被征服,但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

    这种道义,不但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他们的国家,民族。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忠也。

     为其信仰民族而死,幸也。

     宁舍生而求一死,勇也。

    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后世,在他之后,后世涌现出了戚继光、史可法、邓世昌等等和他一样舍生取义的人。

     他们代表了我们中国的国魂!

     他们一生光明磊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战斗到最后一刻,将生命献给了祖国、人民。

    即使是现在,他的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坚持气节,坚持爱国!

    PS: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天祥:暴力虽可毁灭身体,但浩气永存,光照日月贯长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xv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