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资治通鉴》785:凡是能提前暴露错误,就有机会解决错误

《资治通鉴》785:凡是能提前暴露错误,就有机会解决错误

作者: 花言大帅 | 来源:发表于2024-07-19 19:00 被阅读0次

    学习内容:

    【原文】

    内史侍郎虞世基以帝恶闻贼盗,诸将及郡县有告败求救者,世基皆抑损表状,不以实闻,但云:“鼠窃狗盗,郡县捕逐,行当殄尽,愿陛下勿以介怀。”

    帝良以为然,或杖其使者,以为妄言,由是盗贼遍海内,陷没郡县,帝皆弗之知也。

    杨义臣破降河北贼数十万,列状上闻,帝叹曰:“我初不闻,贼顿如此,义臣降贼何多也!”

    世基对曰:“小窃虽多,未足为虑。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帝曰:“卿言是也。”

    遽追义臣,放散其兵,贼由是复盛。

    治书侍御史韦云起劾奏:“世基及御史大夫裴蕴职典枢要,维持内外,四方告变,不为奏闻。贼数实多,裁减言少,陛下既闻贼少,发兵不多,众寡悬殊,往皆不克,故使官军失利,贼党日滋。请付有司结正其罪。”

    大理卿郑善果奏:“云起诋訾名臣,所言不实,非毁朝政,妄作威权。”

    由是左迁云起为大理司直。

    帝至江都,江、淮郡官谒见者,专问礼饷丰薄,丰则超迁丞、守,薄则率从停解。江都郡丞王世充献铜镜屏风,迁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献异味,迁江都郡丞。

    由是郡县竞务刻剥,以充贡献。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郡县所赋,生计无遗;加之饥馑无食,民始采树皮叶,或捣藳为末,或煮土而食之,诸物皆尽,乃自相食;而官食犹充牣,吏皆畏法,莫敢振救。王世充密为帝简阅江淮民间美女献之,由是益有宠。

    河间贼帅格谦拥众十余万,据豆子䴚,自称燕王,帝命王世充将兵讨斩之。谦将勃海高开道收其余众,寇掠燕地,军势复振。

    初,帝谋伐高丽,器械资储,皆积于涿郡;涿郡人物殷阜,屯兵数万。又,临朔宫多珍宝,诸贼竞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什住等不能拒,唯虎贲郎将云阳罗艺独出战,前后破贼甚众,威名日重,什住等阴忌之。

    艺将作乱,先宣言以激其众曰:“吾辈讨贼数有功,城中仓库山积,制在留守之官,而莫肯散施以济贫乏,将何以劝将士!”众皆愤怨。

    军还,郡丞出城候艺,艺因执之,陈兵而入。什住等惧,皆来听命,乃发库物以赐战士,开仓廪以赈贫乏,境内咸服;

    杀不同己者勃海太守唐祎等数人,威振燕地,柳城、怀远并归之。艺黜柳城太守杨林甫,改郡为营州,以襄平太守邓暠为总管,艺自称幽州总管。

    突厥数寇北连。诏晋阳留守李渊帅太原道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时突厥方强,两军众不满五千,仁恭患之。渊选善骑射者两千人,使之饮食舍止一如突厥,或与突厥遇,则伺便击之,前后屡捷,突厥颇惮之。

    【原文华译】

    1 内史侍郎虞世基因为皇帝厌恶听到贼盗的消息,诸将及郡县有告败求救的,虞世基都压下或减轻事实,不以实报,只是说:“鼠窃狗盗,郡县捕逐,很快就消灭了,愿陛下不必挂怀。”

    皇帝信以为然,甚至杖打求救使者,以为他妄言,于是盗贼遍海内,陷没郡县,皇帝都不知道。

    杨义臣攻破纳降河北贼数十万人,列状上闻,皇帝叹息说:“我当初也没听说啊,贼势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杨义臣招降的盗贼怎么这么多呢?”

    虞世基回答说:“小贼虽多,未足为虑。杨义臣攻克他们,拥兵不少,久在京师之外,对国家没什么好处。”

    皇帝说:“你说得对。”于是召回杨义臣,遣散他的部队,贼匪又多了起来。

    治书侍御史韦云起弹劾上奏:“虞世基及御史大夫裴蕴掌管枢要,维持内外,四方报告事变消息,他们却不向陛下报告。贼匪的数量实际上非常多,他们裁减数目,谎称很少,陛下既听闻贼少,发兵不多,众寡悬殊,往皆不克,所以使官军失利,贼党日滋。请把他们交付有司,结正其罪。”

    大理卿郑善果上奏:“韦云起诋毁名臣,所言不实,非议朝政,妄作威权。”由是调任韦云起为大理司直。

    2 皇帝抵达江都,江、淮各郡官员前往谒见的,专问呈献的礼物厚薄,送厚礼的就越级提升为郡丞、太守,礼物薄的就停职解职。江都郡丞王世充献铜镜屏风,擢升为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献山珍海味,擢升为江都郡丞。

    于是郡县竞相刻薄搜刮,以充贡献。人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郡县所赋,生计全部破产;加上饥馑无食,人民开始采树皮树叶,或者把秸秆捣为粉末,或者煮土而食,能吃的东西全部吃光了,就开始人吃人;而官府的存粮还很充足,官吏们都畏惧法令,不敢拯救。王世充秘密简选江淮民间美女献给皇帝,于是更加受宠。

    3 河间贼帅格谦拥众十余万,占据豆子䴚,自称燕王,皇帝命王世充将兵讨伐,将他斩首。格谦部将、渤海人高开道收其余众,寇掠燕地,军势再次振作起来。

    4 当初,皇帝准备讨伐高丽,器械资储,都储积在涿郡;涿郡人物殷阜,屯兵数万。同时,临朔宫中多珍宝,诸贼竞相前来侵掠;留守官虎贲郎将赵什住等不能拒战,唯独虎贲郎将、云阳人罗艺出战,前后破贼甚众,威名日重,赵什住等暗地里忌恨他。

    罗艺准备作乱,先宣言以刺激他的部众说:“我们讨贼数次有功,城中仓库山积,权力在留守官员手里,而不肯散施以赈济贫乏,又何以劝勉将士?”众人皆愤怨。

    罗艺出战回师,郡丞出城迎候,罗艺乘势逮捕他,陈兵而入。赵什住等惧怕,都来听命,于是打开仓库,发放物品赏赐战士,开粮仓以赈济贫乏,境内军民都很喜悦。

    罗艺杀死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的渤海太守唐祎等数人,威震燕地,柳城、怀远也都归附于他。罗艺罢黜柳城太守杨林甫,改郡为营州,以襄平太守邓暠为总管,罗艺自称幽州总管。

    5 突厥数次入寇北部边境。皇帝下诏,命晋阳留守李渊率太原道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出击。当时突厥正强,两军部众不满五千,王仁恭很担忧。李渊选拔善骑射者二千人,让他们饮食起居都和突厥人一样,有时与突厥遭遇,就伺便攻击,前后屡次战胜,突厥对他颇为忌惮。


    【学以致用】

    杨广与虞世基的这段值得思考。

    自古以来,凡优秀的组织治理者,最怕的是听不到真话,听不到真实信息

    所以,他们会制定相应的机制,或者任用一些直臣来对抗自己的性格偏见,使得自己保持清醒。

    个人层面,比如李世民选用魏征

    组织层面,比如华为的蓝军机制,或者心声社区

    李世民领导的贞观之治时代之所以伟大,魏征有一半的功劳,即便如此,李世民依旧有听不到真实信息的时候

    你看,这是一个想要听取真话,开放言路让人放心提出建议得明君,依旧有听不到真话的时候

    那么,对于杨广而言来,他确实反着来,他的言行,就是给人一个信号:我不想听真话。

    于是,讲真话的人被打,被杀头,讲假话的人却身居高位,得到信任

    可是,当假话有一天快要崩盘暴露的时候,怎么办呢?

    世基对曰:“小窃虽多,未足为虑。义臣克之,拥兵不少,久在阃外,此最非宜。”

    要么转移矛盾,要么不让讲真话的人有发言权

    这是一种组织里面常见的现象,也是人性在权力博弈当中扭曲的常见路径。

    即便这个组织的老大不是杨广,或者是其他某一个还算不错的皇帝,只要这个组织规模足够大,虞世基的这种做法与现象就一定会存在。

    他们这类人会在乎隋朝真正的生死吗?

    不一定的,即便最后的结果与隋朝同时灭亡,但是他们还是宁愿选择忽悠老大,与老大一起娱乐至死。

    放到现代来讲,有的人身居高位,身处庙堂、学堂,各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位置,却干着忽悠中国老百姓和领导人的事。

    当危机来了时,他们是有很多途径跑路的。

    那么,延伸一下,如果我们作为创业者,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应该怎样预防?可能有几点参考:

    1,释放讲真话有好处,暴露错误有奖励的机制

    2,领导者要意识到很多真实意见不一定只来源于外部机构,还有来源于一线员工,自己得有途径去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建议(这玩意容易成为形式主义,原因在于领导者本人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这一点)

    3,宣传(数量级到位,多久都不嫌多)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教员他们一代人发现并总结的,使得组织永远保持先进性的最有效的机制

    那么,这么好的机制,企业干什么不用呢?

    允许员工在一定范围内犯错(或提出批评),同时一旦被采纳为重大警示作用的错误案例并提前暴露出来,可能还有奖励(实实在在的),成为内部的培训素材,以达成思想共识(胖东来有可能把这个现象训练成条件反射)。

    做这样的事情是很不容易的,但做的好了,这个组织会有一个强大的反脆弱的内核。

    我们都知道,凡是能提前暴露错误,说明错误还小,对组织来讲,还有时间解决。

    如果像隋朝杨广的这种现象,错误已经堆积到连环爆炸的时候,那就只能倒闭清算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资治通鉴》785:凡是能提前暴露错误,就有机会解决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zr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