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与特征
- DMA:直接存储器入口
- 高速运输,无需CPU干预
- 外设与存储器
- 存储器之间
- 两个DMA
- DMA1:7通道
- DMA2:5通道
- 通道:管理一个或者多个外设对存储器的请求
- 仲裁器:协调请求优先级
功能描述
- 数据总线,同时访问时,DMA也能占一半带宽
- CPU
- DMA
2.DMA处理,DMA传送的3个操作
- 从配置的数据寄存器(存储器位置)取数据
- 将取出的数据,存储到指定的存储单元
- 执行一次递减操作
三个参数:搬运的发货地址,收获地址和物品数量
3.仲裁器
- 两个阶段
- 软件
可以设置通道的优先级,一共4级 - 硬件
如果两个通道优先级相同,则通道1优先于通道2
- 软件
- DMA通道
- 可编程的数据量
最大65536 - 指针增量
设置增量模式时,指针自动根据数据宽度进行移动
非循环模式时,当数量为0时,需要重新关闭DMA,设置新的传输数量
循环模式时,传输完毕以后,寄存器进行自动设置 - 通道配置过程
- 设置外设地址
- 设置存储器地址
- 传输的数量
- 设置通道优先级
- 传输方向,循环模式,增量模式,数据宽度和产生中断的位置
- 使能通道,开启DMA
- 循环模式
循环模式主要用于数据量很大很连续的情况下,如ADC - 存储器到存储器
储存器模式下,不能使用循环模式
- 数据宽度
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可以不同宽度,数据存储的地址我们需要注意
6.错误管理
如果读写一个保留的地址区域时,会传输错误,如果设置中断,则进入中断处理。保留的区域也就是不能读写的数据区域,取决于程序设置。
7.中断
有三个中断源,传输一半,传输全部和读写保留区域。
8.DMA请求映像
-
DAM1管理常用的5个外设,TIM,ADC,SPI,I2C,UART,每个外设有多个请求源,所有的资源通过或运算到7个通道。
-
每个通道可以设置软件触发,每个通道同时还有一个使能位,DMA1的请求资源如下:
1.png
-
DAM2管理5个通道,使用方式同通道1.
2.png
寄存器操作和库函数
通过上面的介绍,DMA设置并不多,函数也比较少,如下:
- 初始化和命令
- DMA_StructInit
- DMA_Cmd
- DMA_DeInit
- DMA_Init
DMA结构体初始化需要配置的参数如下:
uint32_t DMA_BufferSize //数据大小
uint32_t DMA_DIR //方向
uint32_t DMA_M2M //使能
uint32_t DMA_MemoryBaseAddr //发送地址
uint32_t DMA_MemoryDataSize //存储器数据尺寸
uint32_t DMA_MemoryInc //增加方向
uint32_t DMA_Mode //循环
uint32_t DMA_PeripheralBaseAddr //外设数据存储器
uint32_t DMA_PeripheralDataSize //外设数据尺寸
uint32_t DMA_PeripheralInc //外设自动加1
uint32_t DMA_Priority //级别,一共4级
- 标志获取和清除函数
- DMA_ClearFlag
清FLAG函数,每一个通道有3个中断源,发送一半,发送全部和读写错误,另外一个是通道全局标志。
TC1全发送,HT1,发送一半,TE1,读取错误,GL1,全局FLAG,如DMA1_FLAG_TC1
- DMA_GetFlagStatus 同上
- DMA_GetITStatus 同上,DMA1_IT_TC1
- DMA_ClearITPendingBit 同上
- 中断设置函数
- DMA_ITConfig :三个参数,DMA1_Channel1,DMA_IT_TC1,ENABLE
将DMA1的通道1,配置成发送完成全部以后产生中断
- DMA_GetCurrDataCounter :获取DMA1_Channel1已经发送的数据量
- DMA_SetCurrDataCounter :设置数据发送量
例程实现
DMA的配置如下,一定要注意参数配置不要出错,在编程时,DMA_PeripheralInc设置成使能,结果发送的数据一直是错误的,配置完成以后,只需要一条USART_DMACmd(USART1, USART_DMAReq_Tx, ENABLE);即可将存储器中的内容发送至串口中。
void USART1_DMAConfig(void)
{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DMA1, EN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SENDBUFF_SIZE;
DMA_InitStructure.DMA_DIR=DMA_DIR_PeripheralDST;
DMA_InitStructure.DMA_M2M=DMA_M2M_Dis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u32)gc;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DataSize=DMA_MemoryDataSize_Byte;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DMA_MemoryInc_En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DMA_Mode_Normal;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BaseAddr=USART1_BASE+0X04;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DataSize=DMA_PeripheralDataSize_Byte;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Inc=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Priority=DMA_Priority_High;
DMA_Init(DMA1_Channel4,&DMA_InitStructure);
DMA_Cmd(DMA1_Channel4,ENABLE);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