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燕子@燕子Pro,昨天发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为什么老公突然开始做饭了。本来是群里的一个话题,聊着聊着,她觉得挺有价值,于是整理成文章发布。昨天看到的时候我就有很多话想说,奈何那时候太困,睡着了。所以这会来写。
1
燕子说最近水哥开始做饭,而且是自己买菜、双锅烧菜、做完饭叫燕子来吃饭,吃完饭还把碗洗了。她说这件事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她最近很忙,顾不上做饭。水哥在觉悟了“等你做饭我会饿死、等你洗碗太慢”之后,开始做饭刷锅洗碗。
她把这件事的发生,归结为:“谁解决谁的需求”。并且推论到生活中经历过的其他事情,如果没有正确意识到“谁解决谁的需求”,那么事情就会不那么愉快,而且会导致这样的一个共性:“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身边人不做事,其实是因为自己都做了,别人当然不需要做了。夫妻,父母,孩子,都一样……”
她举例小时候妈妈在外人面前说女儿什么家务都不会,厨房从来不进。但是其实是她妈妈需要表达“我很宠女儿”的需求。而正因为她妈妈的这个需求,使得她在家里生活的时候,并没有自己打扫房间或者进厨房的需求;直到她出来自己生活,整理房间、进厨房这些需求产生了,她有了发挥的空间,也做得很好(关于整理房间,我真是从她这里学到了很多妙招)。
她举例她认为喝酒掌握分寸、酒后被照顾应该是水哥的需求,她用行动表达了自己不会接管这个需求,于是水哥掌握了喝酒的分寸、不会发生醉酒不能自理的情况。假如她将水哥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那么毫无疑问地,就会进入通常的故事套路:老公酒醉、老婆管,管来管去、吵来吵去、彼此循环,而燕子无心恋战的态度,正是化解问题的最好办法。
也因为她一向分明“每个人解决自己的需求”,所以水哥和她分别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各自洗衣服、晾衣服、整理衣柜。不得不说,我在第一次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惊讶了一下。在这些事上,我不仅钦佩燕子有这样的观点,也由衷钦佩水哥在夫妻关系中有这样的合作精神。
2
最近我和周阿宝也有类似的一个事例。
以前我们因为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出门行动包括公司旅游都是一起,所以外出的行李,一向都是我包办。从我们两个人到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每次出发前都是他们各种玩或看电视,我各种整理各种东西,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能干啊。但是这种沾沾自喜是很不稳定的,有时候因为忙了或者后来发现忘记了一两样东西,我就会有挫败感和气愤:“你就什么都不要干的嘛!”
现在我们工作开始分开行动,也是因为太忙,我顾不上他频繁出差时候需要整理的行李,他没办法只好自己来。
结果我发现这件事几乎成为了我的一种享受:我在忙自己的事,他则自己翻箱倒柜找他需要的衣服,一件一件叠好放进他的行李箱,井井有条。充电器、牙刷、毛巾,干湿东西一样一样分类放好,不会忘记。毕竟自己的需求自己最了解,他整理自己的行李箱比我还要可靠。为了方便自己找衣服,他也开始整理衣柜。以前都是他问我:“老婆,我的XX衣服在哪里?”变成我问他:“老公,我的XX衣服在哪里?”
这件事让我感慨了很久,我深刻地感觉到,其实放手和独立,就是一瞬间的事,不论是夫妻之间、亲子之间,还是工作、带团队,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总是给自己很多理由如何地不放心别人来做这件事,其实或多或少,是将自己看得太重要的一种偏执。
3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既然是夫妻、一起生活,不就是为了互补吗?有必要这么独立吗?我觉得这件事其实可大可小:
1、小处来说:从事实的角度,其实女人比男人更难做到独立。你让男人洗衣服、做饭、洗碗,其实大多数时候他们只是不愿意花出时间精力去做而已,并非不会。但是你让女人去整理花园、翻土、修水管、洗车,女人大概会疯。但燕子就是这样一个会自己整理花园、翻土、修水管、洗车的女人。她具有足够独立的能力,所以你不能要求她做不独立的妥协。所以说,独立这件事,没有足够的自修,是不足以提出的。
2、大处来说:两个人一起生活,相濡以沫是一种最不济的状态,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成为最好的自己、更好的自己。保持对自己独立的要求,正是一种严于律己、保持勤奋的好精神。比起约定的具体事情本身,更重要的是其中体现出的一种“合作精神”,我觉得这种合作精神,可以促使双方变得更好。
燕子在群里讨论这个话题之后,她的一位朋友非常赞同,他将燕子的观点总结为“婚内单身能力”,十分推崇。他说:
“不依赖配偶、双方照顾自己绰绰有余,我认为这才是婚姻的最佳状态。一个人,能自己照顾自己的一切,是一种基本的能力,然后才能谈到「魅力」。”
他继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的制服,有很多种,春秋常服、执勤服、冬服,肩章有软质、硬质,还有帽子、领带、领带夹、大衣,较为复杂。我的一个同事老龚,他就曾吹嘘过他老婆的贤惠,帮他准备得十分妥帖,每次他需要任何服装时都能直接帮他准备好。当时我们十分羡慕。现在回头看,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的制服,也是一种能力,不依靠家里其他人。”
最后他发表了一句我一定会记得的话:“凡是依靠别人的部分,就是让自己死去的部分。”
诚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依靠别人的部分,就是安乐的部分,就是让自己死去的部分。对自己来说,时常反思那些安乐的部分;对于自己在乎的人来说,我们给予的每一种安乐,未必不是一剂毒药。
4
再说燕子的引申领悟,她觉得自己未来有了孩子之后,绝不能操心太多,什么事就让他自己弄,弄得好坏都是他自己的事。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我甚至一向是认为很多父母做得累,就是因为搞不清楚需求、搞不清楚谁应该解决谁的需求。虽然很累,但是不好意思,是自找的。
比如大人追着孩子喂饭吃,因为这件事本身是大人的,不是孩子的需求。饿了要吃饭是孩子的需求,大人非要接管。孩子完整的需求是:“饿了要吃饭,吃饱了就不要吃了。” 而大人却只在乎前一半的需求,忽略后一半的需求,非要动手把孩子喂到吐出来为止。
衣服穿反了不可以、鞋子穿反了不可以,这也是大人的需求。孩子在没有意识到正、反这些事的时候,产生不了正反的需求,只管让他去穿,等他有了正、反的需求,再教他,不是最好的时机么?
见人要打招呼,要有礼貌。这也是大人的需求。孩子的需求是:“见到友好的、有礼貌的大人,要打招呼、要有礼貌;见到讨厌的大人,不想搭理”。但是绝大多数的大人不会接受孩子的后一半需求,只允许前一半需求,那就只是大人的需求,已经不是孩子的需求了。但是大人对于自己需求的描述,通常是不严谨的。比如,既不许孩子没有礼貌、又要告诉孩子提防坏人、保护自己,这就是一个大大的矛盾。
比如小时候看着管着不让谈恋爱、长大了逼着去相亲,简直,这里面可笑的事情太多了。
但是论及育儿,这个话题又太大了,没办法一时之间甩个长篇大论来表述。我和燕子每次聊天都非常爽,我们敢于去直面问题、剖析核心问题,考虑解决方案。我们在一起可以毫无顾虑地谈论很多惊世骇俗的观点,相互之间不会难以理解,只会相互探讨之后联想到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这样的聊天对自己来说,是具有十分的养分的。
但是现在不常见到燕子啦,所以突然觉得,仔细阅读她的文章、讨论,再写一下文章作为讨论的回应,似乎也是一种很棒的方式。总之现在,对于“老公突然会做饭了”这件事,我的回应,也算是舒畅了自己的心了,很明显,这是我的需求,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