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初三毕业的孩子,中考之后的第二天,孩子觉得闲得慌。于是,向我提出她想去练练瑜伽。我顿感这主意不错,也立即有了行动并落实了下来。
其间,不禁让我有一种感触。有一种思想,只属于自己。
清晨,我们吃完早餐,约摸九点的样子,来到了一家离住处较近的瑜伽馆。无论是刚开始迎接的男老板还是后来的老板娘,交谈的话语中都带有同一种下意识地试探--你是否足够有money。
男老板首先询问孩子就读的学校,以及我们大人从事的职业和家乡户籍甚至房产的拥有数量......老板娘开门见山地述说了她的小孩曾在贵族学校上学并在学校周边有房产等等,对于这些前设,我心虽有些不屑但也允许它是当下社会的一种风气。无法掌控被动地接收却可以主动地选择不进入内心,毕竟我们无法改变他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有了自己的专属目标,只关注自己需求的,一旦心感满意即可成交。最终因她对瑜伽的阐述和特性,以及基于用户思维推荐了较适用性的课程方案,且缴收费用我可以接受,教导理念我也很认同,孩子想上的瑜伽课也实现了。
到了晚上,女儿同学的妈妈向我咨询近期有无安排孩子出去玩,去哪玩?我向她回复了7月份的计划,就在今天已落实完毕了,有瑜伽也有画画,暂时未有安排出游的计划。
于是,对方一阵怀疑,“你让她去练瑜伽,她愿意去吗?”;“你女儿还挺特别的,这个年龄段会去练瑜伽”。在当下的那一阵,很想去对此作下诠释或自己的看法。
最终。有一种思想,只属于自己。何必,解释太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