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SCI论文审稿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影响的因素非常多,可以这样说,每一次审稿就是一个江湖。很多时候,期刊邀请大佬进行审稿,其实真正审稿的不是大佬本人,而是大佬的学生,可能是博士,也可能是硕士,本科生也有很大可能。
大佬让学生审稿,并不是大佬懒,而是大佬太忙了,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自己学生的文章都没有时间看,你觉得人家还有时间看一个陌生人的文章吗?这个是不太可能的。为了保持与期刊建立的良好关系,大佬一般不都会拒绝审稿的邀请,于是就让自己的学生来审稿,博士有空就博士来,硕士有空就硕士来,博士或者硕士都没有空,那就本科生来,本科生是最有空的。
一个大的课题组往往都会招募很多本科生做科研助手或者培训来发一些短平快的文章,例如meta分析、生信数据挖掘等等。所以很多时候,你的文章根本就不知道谁在评审,可能是教授自己,也可能是博硕,也可能是本科生。
不要说SCI审稿了,有些时候就连基金课题评审都是学生来干的。有可能大佬自己也不知道是本科生干的,大佬把这个任务交给自己的研究生,然后这个研究生很忙,为了养细胞或者陪女朋友什么的,可能会找本科生帮忙评审,在我们课题组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
当然,也不是说学生不能审稿,有些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可能比博士厉害,有些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比自己老板还厉害,这些情况都是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