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极的暂停
在试图解决问题之前,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需要一段时间的冷静,让大脑从“原始脑”切换到“理性脑”,而 “积极的暂停”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积极的暂停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让对方冷静和恢复。家长或者老师要和孩子沟通合作,在家里设立积极暂停区,遵循以下四项指导原则。
1、花时间训练。在使用 “积极的暂停”之前,要和孩子谈谈它的好处,将“冷静期”的价值,以及解决冲突前要等每个人都好起来的重要性告诉孩子。
2、让孩子们布置他们的“暂停”区。和孩子一起做头脑风暴,提出一些期间帮助他们心情好转的活动,比如布置成可以读书、玩玩具、休息或听音乐的暂停区,为暂停区起一个他喜欢的名字。
3、事先和孩子商量好一个计划。
4、要教给孩子,当他们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二、启发式问题
很多人质疑“积极的暂停”,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其实,“积极的暂停”只是让大脑切回理性状态的过渡,通过启发式问题来帮助孩子探讨他们的选择造成的后果以及改进意见,是紧接着的重要步骤。比如问孩子:你刚刚做这件事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觉得我们怎么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为了照顾到大家,你觉得怎么做更好?这一点可以参考我们之前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
提问时要格外注意不能有腹稿,关键在于要走进孩子内心。不要轻易使用“为什么”,因为这个句式听起来像在指责,会招致孩子的戒备。
例子:作者的一位女儿跑来告诉妈妈,她打算在聚会时一醉方休。作者倒吸了一口凉气,但仍平静问她:“跟我说说,你想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女儿说,很多孩子都那样,而且看上去他们喝醉了都很开心。作者克制说教冲动,问道:“你现在不喝酒,你们朋友们是怎么说你的?”女儿想了下,说朋友们总说如何钦佩她为她骄傲。作者继续启发提问,让女儿想如果她喝了酒,朋友又会怎么看,女儿说:“我敢肯定他们会感到失望。我大概也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我想我不会那样做的。”就这样,女儿喝酒的风险化解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2222/45e16315b5df629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