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作者: 益都雨点0256 | 来源:发表于2018-07-05 21:59 被阅读0次

作者:益都雨点

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07·黄龙下九天

    迎着40多度的高温,我们来到陕北宜川与山西吉县交界的黄河壶口。虽然已是下午三点过,但头上仍然烈日灼灼,地面烤得发烫,就连空气也是热烘烘的,让人汗珠往下直滚。仙女们全副武装穿戴起防晒的衣帽和头巾,个个打扮成了穆斯林妇女的模样。而男士则有的打伞有的戴帽。

      一入景区,远远看到的是密麻麻的游客,听到的是轰隆隆的水声。那数百米宽的黄河,向着仅有三、四十米宽的“龙漕”倾注,似万马奔腾,如排山倒海。眼见这气势如虹的壶口瀑布,我才真正体会到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符号的黄河,带给我们的精神象征和心灵震撼。

      忽然,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了黄河岸边。这是吉祥之兆!这正是:叶吞万壑目川浩,出纳千流九曲雄,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长虹。

      在一观景台,有人站在高处做岀一个经典动作——那是电影《黄河绝恋》中宁静的招牌动作,伸开双手,紧闭双眼,听这有五千年历史的滔滔黄河的雷霆之声!

      为拍一张近距离壶口照片,我试着跨过一个不太窄的水坔,不想一只脚还是踏进了水里,白色的运动鞋便被这壶口的黄河水沾湿染黄。后来到住宿的吉州宾馆任我怎么洗,也让我的鞋子变成了白黄相间,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跳进黄河洗不清” 的意思了。

(原载《中国散文网》)

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相关文章

  • 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作者:益都雨点 07·黄龙下九天 迎着40多度的高温,我们来到陕北宜川与山西吉县交界的黄河壶口。虽然已是下午...

  • 暑旅散记·致文化(八)

    作者:益都雨点 09·成语典故多 邯郸,我们这次旅游计划并未在列。建能老庚“参谋”说,岀河南林县仅100多公...

  • 暑旅散记·致文化(一)

    作者:益都雨点 01·小引 2017年7月1日,我们由17人组成的旅行团分乘4辆车,在团长二哥的带领下...

  • 暑旅散记·致文化(三)

    作者:益都雨点 0 4·大漠孤烟直 7月 3日,我们一行来到位于中卫市的国家5 A旅游景区沙坡头,沙坡头属于...

  • 暑旅散记·致文化(五)

    作者:益都雨点 06·沙湖格外娇 为避开下午正盛的烈日,早上七点,我们在酒店旁边吃过早餐,便直达沙湖。天有不...

  • 暑旅散记·致文化(四)

    作者:益都雨点 05·手抓羊肉香 在羊肉的吃法上,大江南北,吃法很多。宁夏的手抓肉、内蒙的烤全羊、新疆的羊肉...

  • 暑旅散记·致文化(九)

    作者:益都雨点 10·甲骨惊世界 殷墟,地处河南省安阳市,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此,史称“殷”,历...

  • 暑旅散记·致文化(十)

    作者:益都雨点 11·地下几座城 小时候,我们许多人都看过《铡美案》,因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开封是与...

  • 暑旅散记·致文化(十一)

    作者:益都雨点 12·清明上河园 清明上河园依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我...

  • 暑旅散记·致文化(十二)

    作者:益都雨点 13·少林天下名 少林寺的名气实在太大,我们沿途看见的是各种名字的少林武术培训学校,尽管不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暑旅散记·致文化(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em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