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表述:引论——本论——结论
引——议——联——结
根据本论部分的内容分为:横式和纵式
横式又可分为并列式和对比式;纵式即递进式。
并列式又包括论据并列和论点并列。

1.论据并列
留给明天
2005 天津 满分
我要把清澈的溪流留给明天,我要把湛蓝的天空留给明天!我要把我这最纯美的心灵留给明天!——题记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在人生的路上,一路撒种,一路花开,嗅着鲜花的芬芳,人生便不觉孤单。”读后,我哭了,我读出了关爱——一种能唤醒人心底某种东西的强烈力量。她阳光洒满大地,如细雨滋润万物,我们又有什么权利拒绝播撒关爱呢?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自私抛在今天,我把关爱留给明天!
翻开书,看到了罗斯福,这位美国的钢铁总统。由于意外,他中年下肢瘫痪,但他却凭着惊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拄着拐杖重新叱咤风云美国政坛……从中,我读到了他那份坚毅与刚强,理解了史铁生与地坛那不解的情愫,悟出了邰丽华那除了舞姿之外的永恒美丽。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脆弱抛在今天,我把刚强留给明天!
闭上眼,想到了曼德拉,想到了他邀请对他进行百般折磨的监狱看守人员参加他的就职仪式的惊人之举。在就职仪式上,他说:“我要感谢这些看守,在狱中的这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它让我学到很多,尤其是宽容。”我很钦佩曼德拉,这位黑人运动的领袖,欣赏他的执著与刚强,更欣赏他的乐观与宽容。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需要宽容呢?你一脚踩扁丁装满鲜花的花篮,而花却留给了你满脚的芬芳,这就是宽容,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狭隘抛在今天,我把宽容留给明天。
思绪纷飞,我又想到了尾山洪。这位执著的日本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为了真理而战,为了正义而战!他搜集日军侵华的证据,狭隘的民族情感没有泯灭他的良知,困难也没有使他退却,他为的只是一生无愧于人的良知,无愧于正义!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错误抛在今天,我把真理留给明天!
今天,我抛弃了自私、脆弱、狭隘……,留给明天的是关爱、刚强、宽容……而实现今天到明天的摆渡,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一份执著。我坚信:我拥有这份信念和执着!
2.论点并列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是伟大的。一位优秀的老师,对他的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其深刻程度有时是毕生的。我深深地景仰着那些伟大的教师们;但在这里,我想着重谈的,是另一位老师-------也是每一个人最好的老师-------生活。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生活,难道不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吗?
生活,能够最深刻地告诉你为人之道。
曹雪芹故居的墙壁上,题着好友鄂比赠给他的一副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而散世间多。”是什么赋予曹雪芹“远富近贫”这样的品质呢?是现实生活。红学家们说,如果曹雪芹的生活是先富后富,或是先贫后贫,抑或是先贫后富,他都不可能写出《红楼梦》这部巨著来。恰恰是家道中衰,先富后贫的生活,使他看透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正是因为看透了世间“疏亲慢友因财而散”的种种丑态,才使他能够“远富近贫以礼相交”。没有生活,他怎能挥舞他的如椽大笔,写尽人间沧桑,写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震烁古今的巨著《红楼梦》呢?不独大道如此,小事也如此。美国作家戴尔.卡耐基的畅销书《人生的弱点》中提出的种种为人处世的方法,无不是从生活小事中凝练而成。为人之道,尽在生活之中。
生活,能够最广博地教授你成就之业。
没有那一个作家,可以完全不出书房而写出优秀的作品。几乎每一位作家,都从生活中得到启迪。英国作家狄更斯,他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可谓少而又少。但他以不懈的努力,深入到码头、酒馆、监狱等下层人民的生活中去,同每一位工人.乞丐甚至临上绞架的死刑犯交谈,从中获取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和生动的素材,从而完成了《艰难时世》等大批名著的创作。中国画家徐悲鸿,没有拘泥于唐宋以来传统的画马技法,而是深入生活,仔细观察马的种种形态,终于独创“骨瘦而神飞”的奔马形象,充分表现了“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精神。生活,正是一切创造的源泉。
生活,还能够最直接地解答你的处世之惑。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虽然重视开展工农群众运动,但却忽视了人民武装力量的建设,在反动派突然挥起屠刀之际,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抵抗,从血淋淋的现实生活当中,共产党认清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南昌起义的枪声,揭开了22年革命战争的序幕。鲁迅从一个进化论者发展成革命斗士,同样是因为在生活中看清了形势,找到了根源所在。可见,生活,在你迷惑的时候,总是最彻底地帮助你找到答案。
韩愈关于老师作用的论断,现在已经未必是全面而正确的了。但无论如何,从生活对我们教育来看,我们仍然可以肯定的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3.对比式
目标与人生
2009届 高三理(2) 张民萃
走过大体相等的距离,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内涵,而驴却仍围着磨盘打转,这是为何?究其根本,一切都源于马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而驴却没有。正因为此,才导致了两种迥然不同的经历。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了远大的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拼搏的动力,人生就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因为有了“灭吴复仇”的目标,就有了卧薪尝胆,十年奋发图强的壮举;就有了一雪前耻,灭吴称霸成就。秦末大泽乡的陈涉,虽是一介农夫,因为有鸿鹄之志,却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西汉时的班超,原是官府一小小书吏,整天以抄录文书糊口,忽一日,他猛醒,大丈夫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出使西域,为汉朝边疆的繁荣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恩来总理在十三岁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二十出头在南开大学上学时,就已经是学生远动的领袖人物……这些成大事业者,哪一个没有惊世之志?他们不正像那匹马吗?正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目标,他们的人生才不同寻常,他们的人生才充满了意义。
相反,人生若没有远大的目标,生命便变得毫无价值。三国时蜀王刘禅,从小就胸无大志,长大后安于享乐,不思进取,被人们称为“扶不起的刘阿斗”,终于断送了其父励精图治多年才奠定的基业。南唐后主李煜,贵为帝王,却没有远大的目标,每日只知花天酒地,与后宫嫔妃享乐,结果终招亡国之祸,身系囹圄,只得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凄凄惨惨饮鸩而亡。有这样一个笑话,一记者与山里的孩子对话,记者问:“放羊为了什么?”那孩子说:“放羊是为了卖钱。”“卖钱干什么?”“卖钱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娶媳妇生儿子。”“生儿子干什么?”“生儿子放羊。”人无远大的目标,致使祖祖辈辈满足于放羊,娶媳妇,生孩子,人人如果都如此,没有一点远大的目标,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将从何说起?这些人,不正像那整天围着磨盘转的驴子吗?他们没有远大的目标,或者只求享乐,或者安于现状,哪能创造辉煌的人生?
人生在世不过数十载,与时间的长河相比,我们微乎其微,然而,我们却可以通过树立远大的目标,成就一番事业,使我们的人生大放异彩!人生短暂,是做历览沿途,开阔眼界的老马,还是做围着磨盘打转的驴子,全凭你定夺。
4.递进式
做人要有格局
2017 全国二卷 优秀
经常听人讲怎样做人,听到很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
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格局小的人,盯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只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发展。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不能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的作用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的作用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战略构想,将中国的发展融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它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首先是正视自己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取长补短、加油充电、知耻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其次要增强必胜的信心,增加超越的勇气。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认落后、安于落后,自甘菲薄,失去前行的动力。再次还要建立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上。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我们就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你的追求。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你的志向。那么,你的格局有多大?不要问我,要问你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