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刘润老师,还是在得到的《五分钟商学院》。
对大部分人而言,系统化的商业知识一般只能通过在大学课堂进修相关的商业课程才能获知,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在得到的《五分钟商学院》中,刘润老师用深入简出的方式,在短短的五分钟时间里为我们讲解一个与商业相关的知识点,并结合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互动,极大提高了商业知识的易得性与渗透性,带给我良多启发。
而这本《趋势红利》就是在刘润老师的推荐下购买的。正如封面上所写道的“4大红利,12个具体方式”,本书非常清晰有条理性的从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四个角度出发,为我们讲述了何为“4大红利”,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红利。
商业的过程就是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产品,一个足够有卖点的产品在一开始就能获得很大的势能,例如三只松鼠的巨型零食大礼包,因为本身就很有趣有创意,具有话题性,天生就带有了营销的气质,从而为它进一步的营销推广等减少了很多阻力。而要拥有产品创新红利,就需要注重工程技术、用户中心、流程效率,创建真正受用户欢迎的产品。
营销,当一个产品本身并没有特别大的噱头时,就需要靠营销来为它造势。例如杜蕾斯的微博,通过其富有创意的文案,积累了大量的拥趸和知名度。而营销可以利用社交红利,引爆圈层、零距交互、新媒崛起等进行造势。
渠道,过去讲究渠道为王,即流量。一个产品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争取的往往就是各种流量。线下店铺要开在旺街,线上淘宝的兴起,都是为了抢占足够多的流量。渠道可利用社群经济、口碑经济、单客经济等增加能力。
组织,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重视全脑红利,即组织的力量。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完善,组织能获得更大的能量,这其中可以包括延续创新、平台创新和颠覆创新。例如韩都衣舍采用的小组+平台支持的组织方式,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灵活和效率。
一、全脑红利(组织)
全脑红利组织,是整个企业能量模型的基础,一个好的组织形态,可以让一群人发挥“1+1>2”的效能。一个人拥有好的创意和能力是没有用的,关键是如何让组织内的所有人都能在某个模式下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使整个机构都拥有持续创新和发展的能力,那么这需要怎么做呢?
据书中所言,可以将传统企业获得“全脑红利”,打造创新力的方式,分为三种模式:延续性创新、平台型创新和颠覆式创新。
所谓延续性创新,适用于过去已经做的不错的企业的“微创新”,在原有基础上的调整优化。书中提到了一些建议: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创新的文化,从机制上保障员工创新的能力,可以进行创新竞赛,提供创新培训,并持之以恒去做,让这个企业的血管里逐渐流淌着创新的血液。
而平台创新,就是公司提供,或者变为平台,让真正有创造力的员工成为主角,发挥创造力,并因此分享带来的可能受益。第一个方式在企业内部形成孵化器,允许员工自行带领员工进入孵化器,创造属于自己的项目;而另一种方式虽然也是做孵化器,但是要更倾向市场选择,如果能拿到外部的投资,公司就会进一步支持这个项目。这可以极大的激发员工的工作和创新积极性,因为此时每个参与孵化器的员工也就成为了自己的“老板”。
颠覆性创新就更加的大刀阔斧,可以直接由内部人员成立一个新公司,或者去外部搜寻一个有潜力的公司收购之,或者可以去找到一个可能会颠覆这个行业的其他领域的巨头企业合资成立一个新的子公司,总的而言就类似人类“养儿防老”的方式,通过支持一个新的公司来避免自己可能遭受到的挑战和危机。
二、创新红利(产品)
创新红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是产品,好的产品自带势能。而工程技术的创新是真正推动产品革命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当手机还没有诞生的时候,遑论什么智能手机触屏手机了。当下的人工智能、无人车、区块链等新技术,将真正的改变世界。但工程技术的创新往往要耗费大量长久的时间,一般企业都无法做到,那么它们就可以尝试创新红利中的另外几种模式——用户中心和流程效率创新。
以用户中心为中心,是当下比工程技术创新更加便捷的创新方式。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你能做的更好,就能获取更多的用户。为此,你必须学会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改变乙方心态。产品很多时候是乙方要求甲方生产出来服务丙方的,反正由于买单的是乙方,我们俗称客户,产品的设计常常以讨好他们为主,却常常忽略了丙方,也就是用户的需求。因此想要让用户赞同你,你就必须转变这个心态,从真正的用户出发,改善自己的产品。
第二点是从功能进化到体验。一个产品即使有30个功能,但是使用的体验效果差,依旧难以得到用户的喜爱。互联网企业的快速迭代能力就是改善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小米手机每周都会进行迭代,随时收集用户的反馈,加班加点也会按时进行迭代,让用户的体验达到了极致,也就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第三点是个性化定制。任何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穿的衣服跟别人撞衫,因此个性化的定制可以更多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社交红利(营销)
社交红利过去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当各种“好酒”充斥着市场时,你又凭借什么让消费者知道你的“酒”更好呢?这就需要利用营销了,也就是提高产品或然购买率。当下的营销,不再是分开独立的,更加注重产品、营销、渠道的一体化打造,在所有环节都考虑进营销的因素,做到营销前置和营销后置。
营销前置就是品销一体化,让产品好到本身就能引发用户的自传播。例如rio和六神合作推出的花露水味的鸡尾酒,大胆创新的跨界合作,光听这个结合本身就引发了极大的关注,买到的人会自发的在朋友圈进行宣传,省下了大笔宣传费用。
而营销后置则是渠道和营销一体化,在渠道铺设的过程中,让营销转化变得唾手可及。例如现在流行的社群营销,在接触到用户的第一时间,如果用户想要购买,就可以立马在群里发链接,引导转化。
除此之外,社交红利有引爆圈层、零距交互、新媒崛起三个方面。
引爆圈层是指利用好微信朋友圈的力量,一篇好的文章,通过标题、内容的逐步吸引人,能迅速引爆朋友圈,例如之前咪蒙的《致贱人》,从标题和内容都易引起用户的共鸣。所以文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何更好的设计一篇文章的结构和用词,让用户产生共鸣乃至自发的传播,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步骤。
零距交互,就是利用交互沉淀下用户,增加转换。人与人之间多了互动,才能增进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更能增加用户的粘性和转化。
新媒崛起,注重当下新兴崛起的一些新媒体的力量,例如短视频、垂直化社区、微信群等。新兴的方式往往存在新的红利优势,利用好这个发展趋势,抢先一步获得更多的流量,就成为了企业营销布局的着重点之一。
四、流量红利(渠道)
流量红利流量,是每个商家都想努力去争取的东西。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拥有尽可能多的流量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在淘宝的红利期,很多商家依靠淘宝的低价流量获得了很多收益,但现在红利期已过,线上流量的获取也并没有这么便宜。当优势不在,商家该如何获取更多有效的优质流量呢?
一是社群经济。社群是集中了一批拥有类似兴趣的一个群体,针对的对象是一群更加精准的人群。它背后的逻辑是先积累用户,再进行互动,然后获取到了稳定的流量之后再有产品。例如一个母婴类的产品,可以先通过母婴教学的名义吸引准妈妈和新手妈妈入群,一开始并不以卖货为目的,而是单纯的传授一些新妈妈们想要知道的问题,同时用专业性赢得这些妈妈的信任。当聚集了足够多的用户和信任感以后,再推出自己的产品就会更加顺理成章。而且一个社群内的人容易收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当有人已经买了且反映不错时,能极大的降低其他人的购买选择成本,引发跟风购买。这时这些流量就是非常稳定且转化价值极高,比去漫天的找人买东西更加有效率。
二是口碑经济。口碑经济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口碑,一个是员工自身的口口传播,另一个是网红IP的传播。其实质是将原本的广告费转化为对用户的直接补贴。员工作为最熟悉产品的人,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亲戚朋友中进行口碑传播,对于企业而言比去投各种广告更有成效。而网红IP作为“关键人物”,对于其粉丝的传染性极大,直接对于它的粉丝进行让利,可以获得更强的转化能力。
三是单客经济。有了流量,想要这些流量价值最大化,就要提高他们的复购率,让每个用户的购买最大化。毕竟一个老客的购买量往往远高于新客,且维护成本低。例如很多水果店会鼓励用户买水果加微信,可以获得优惠信息。但其实商家也利用微信进行客户维系,让他们不断的接受自己的促销信息,引导不断的购买。
如果能完全掌握这4大红利,12种方法,相信任何企业都能获得成功,但最关键的还是执行,不破不立,“破”才是最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