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进入新的阅读模块“思维工具”,精读书是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写的《逻辑思维》,注意,不是罗振宇的“罗辑思维”。
《逻辑思维》书封提到罗振宇,聊聊最近一个想法吧。记得前几周在朋友圈分享一个“得到”的链接,我的一位大学老师愤愤留言“知识贩子罗胖子不可信”,惊得我只能回复一个笑脸,就如同当初上课微信点名答到一样让人怀念。也并不是羞于与“满手铜臭”的知识贩子为伍,只是不愿因狭隘的认知错过一切可能让自己精进的好东西。何况开始对罗振宇这个人感兴趣,也是看《奇葩说》时他对于自己“贩卖知识”饱受大众诟病后的自嘲吸引了我,当然还有他一次又一次帮助选手、观众打开脑洞的时刻,才让我开始去接触“得到”这个APP。越用其实越发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信息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媒体总用海量的所谓科学发现轰炸我们的认知,但真理增长的速度不会跟信息增长的速度一样快,结果就是噪音在信息中的比例会越来越高,我们可能会学到很多没有用的知识。(我们可以辩证地看,就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中,虽然播放量讨论量又破新高,泛文化板块越来越火,但如果问一问从事互联网行业工作的朋友,你会发现让像我这般身处稍微闭塞环境的青年们讶异的罗胖所提到的那些焦虑、那些脑洞,在站在时代前沿的他们眼中不过是比较新的常识,相比之下可能吴晓波的干货还多些,对吧?更何况在抛出了焦虑、脑洞之后,罗胖确实也没写清楚治病的药方,只见越来越多的广告。其实又有多少人还记得他去年,或者前年的跨年演讲?有多少人会去想,之前的演讲,说的内容有没有道理?是否靠谱?是否得到了证据的支持?对我有没有实质的帮助?所以让我开始抑制住花钱买专栏、推荐书的冲动,开始反思是否这种汲取知识的方式会不会是错了,即使现在认知还达不大到超越这些知识的水平,但冥冥中开始感到应该有更加深刻的值得追寻的东西在等着我。)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是作为谈资的知识是改变不了命运的。然而,回到我们的精读书中,《逻辑思维》这本书告诉我们,知识不行,思维方式却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逻辑思维》一书基本结构在当今这种快节奏、信息多的社会,平常人的想法可能是“一本书学会智慧思考”,或者是“让自己显得更加有文化、更厉害”。事实上,通过阅读本书更重要的收获,是学会安静下来看待各种千奇百怪的思维,并试图去理解产生这种思维的情境;在懂得思维的规律之后,才是学会认识自己和掌握自己思维的特点,并尽可能在思考的过程中运用书中提供的各种思维工具(成本-效益计算、大数定律、多元回归、逻辑推理等),在完成生活工作的同时,也体会到思维运用的乐趣。这本书中提供了种种关于思维的有趣案例和原理,从思维产生的情境到思维发生的认知判断,相关的理论如大数定律、相关性、逻辑推理等知识尽在其中,作者还煞费苦心地介绍了东西方思维的区别,让我们对思维的微妙有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会告诉大家思维的由来及运行的基本程序,还能告诉大家如何进行“智慧地思考”。智慧的思考必然会带来更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令人满意的结果最终还能让他人感觉更“有用”。读完这本书,不会让我们更聪明,但是绝对会让我们更睿智。同时你会发现很多以前我在《Us And Them》书评写过,听起来新奇的词语如“基本归因谬误”、“思维定式”、“刻板印象”、“情境盲区”等等,还有一些我们熟悉却常常忽略的词语如“成本-收益原则”、“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等等,经作者一归纳,竟成为脉络清晰思维的体系。可以说,这本书也是对思维的一次“认知革命”。
一、思考“思维”
常见的思维误区有:
刻板印象:分类和概括虽能节省我们的认知成本,但是同时,我们也会高估一个团队内部各个成员的一致性,而高估团队成员和团队外部成员之间的差异性。
基本归因谬误:在解释别人行为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从性格和本质这些不变的因素找原因,而低估了情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框架效应:对一个问题的表述方式,或者是跟这个问题无关的一些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判断。
滥用启示法:启示法包括效果、价格、稀缺、熟悉等启示法,其中最重要的“典型性启示法”这个经验法则倚重于相似判断原则,滥用启示法会导致我们作出误判。
轻信因果关系:我们过于相信凡事必有起因。我们还相信,在重大的事件背后,一定有重大的原因。因为人们认为如此重大的事件,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也是为什么 “阴谋论”很容易产生。混淆了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
二、经济学
“成本-收益原则”、“沉没成本”、“机会成本”非常基础简单,但我们真正摊上事了却常常会将其遗忘。理查德·尼斯贝特经过研究发现,人们使用成本-收益原则和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学习了这一原则有正相关的关系。更聪明的人以及受过经济学理论教育的人会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去应用成本-收益原则。避免沉没成本的陷阱,留意机会成本,能让我们集中精力于成效更高的行动上,而同时放弃那些看上去可能会失败的计划。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过度关注和计算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本身一样也需要我们付出代价,在一些小事情上执迷于它们可能就不大值得了。
“倒掉的牛奶和免费的午餐”的思考三、统计法则
大数法则、回归、贝叶斯法则,一切社会规律从本质上讲都是统计规律。关注统计法则有助于我们更加注意到容易忽略的情景元素,避开基本基因谬误;分辨出事物之间究竟是相关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明白相关性并不能建立起因果联系;当分析一些与能力有关的事情时,综合多个场景的平均状况推测另一些场景的平均状况是更好的选择,这比单一场景推断另一单一场景要更可信。
四、科学方法论——实验
通过实验的手段,我们可以检验接收到的信息,帮助我们辨别信息的真伪,作出独立判断。这部分介绍了随机控制双盲实验、自然实验、多元回归分析、自我实验的概念和特点,还有当遇到针对同一个问题,实验的结论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论不一样这种情况,就相信实验的结论这一“拇指法则”。
五、东西方两种大相径庭的思维方式——逻辑和辩证
东方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网络中,需要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因此我们会更关注情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沟通。相反,西方人生活在一个相对来说约束较少的社会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独立性,所以他们不太关注情境。东方人对整个世界抱有一种整体性的观点,我们将事物,包括人,放在情境中去看,因此更愿意把行为成因归结为情境性的因素。西方人则更具有解析性的思维,他们关注事物,注意到它们的特质,按其特质分类,然后就会以这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标准来看待某个具体的事物。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有合理性。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扬长避短。
检验东西方思维的“林中虎”实验逻辑将关于现实世界推断出的论断抽象出来,这样一个论断的形式结构就能被单独分析讨论,而不受到先验信仰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一个结论的正确性和一个结论的有效性完全是两码事。演绎推理是否是有效的,只跟其论证的结构有关,跟其前提内容是否正确无关;而它是否正确,与“前提是否正确”或者“它是否是按照一定逻辑从前提提出”都无关。
六、重要思维工具的三个原则
三个原则:一是可被传授的;二是基础知识;三是能够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理解特定的问题。除了尼斯贝特教授讲到的这些重要思维工具,何帆老师还补充了几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思维工具:心理学、进化论(演化论)、历史、文学等等。
总的来说,这本书应该比较合思维爱好者胃口,就是翻译不少是直译过来的,阅读体验可能差了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