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老杳,已独家授权刊载,转载请联系本站。
这是邓超携手俞白眉共同导演的第三部作品了,不同于前两部作品在剧本和形式上的状态不佳,这一次所呈现的,是一部温情治愈的作品。
不仅是对父子情深的讴歌,还可以勾起许多童年记忆,如果已经习惯了之前两作的模式,那么这一部作品的细腻温情定能让人耳目一新。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51deae18d17abfab.jpeg)
人设
蒙冤入狱的工程师马皓文,出狱后面对的是儿子马飞即将被学校开除的尴尬局面,而他自己将要开始的是漫漫伸冤路。
从这一富有戏剧性的设定可以看出,主人公除了要挽救儿子的学业,还要做到的是自己基于父亲这一身份的自赎。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c2e06fdbe88603f5.jpeg)
因而当他再度闯入这个与他格格不入的环境中,面对老师的嘲讽和强势回应,前妻的指桑骂槐,甚至是儿子的埋怨,他能做的仅仅是从心出发,用爱来为儿子的学业和生活扫清阴霾。
在这样一个艰辛的父亲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广大父亲那无边父爱的一抹缩影,所引伸的还有我们每个人童年关于父亲的点滴回忆。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945a9023bcce420c.jpeg)
凡事总感觉缺根弦的蠢萌小孩马飞,这个人设所展现的是很多人小时候大约都见过的一类人,学习不可谓不用功,但往往不得要领,总免不了要挨批,家长和老师都是恨铁不成钢,为之操碎了心,他身上所体现的是最贴合童年关于学生时代的那部分肌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50f6e705f1684f11.jpeg)
阎主任的构成元素就显而易见了,几乎是每个人学生时代都要遇见的一种老师,鼓励好学生讽刺差学生,对学生的论断基本唯成绩论,占据绝对的话语权和教学上的主导权。
可能是为了从人性层面诠释自己对这类人的理解,俞白眉在定义这个角色时给他安排了一段特有的悲情经历,使其即便有诸多符号特质,实际上解读之下也显得颇有血肉。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fad0aef742863ec8.jpeg)
相比《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在人设上的刻意浮夸而言,《银河补习班》在人设上充分对童年的各种痕迹做了细致开发。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终于放弃了过度拉扯人设后,额外加入一堆泊来元素的做法,真正从人设上独立了一把,而且相对更立体,不那么扁平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57829a056ce470cc.jpeg)
从塑造人设的角度来说,往往基于对岁月痕迹的映射更能勾起观众的回忆,引发对同理心的共鸣。
角色的言谈举止则不必刻意浮夸,其行为逻辑更应该和个性合拍,而这恰好是很多当代热衷搞笑喜剧电影的业内人士所容易覆辙的一个要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c5f33255e8080b42.jpeg)
在经过两次失败后,此番于人设上付诸的心血终于有了相应的回报,着实不易。
故事
根据主人公父子在身份层面的需求,于故事的主线中分别穿插了父亲求职、申诉、为孩子学业和生活操心等日常琐事,而儿子则是游走于老师的偏见和父亲的谆谆教导之间,这样的安排既不会出现中心思想上的脱靶,也不会出现人性层面的捉襟见肘。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de49ce235fab0275.jpeg)
从父亲的求职和自证这两个部分,反应的不仅是现实层面的艰难,还有人际关系的写照和对父子生活格局的汇拢。
从教育层面来说,这一部分的戏份虽有剧情处理上的夸张,但对于低龄阶段的子女深入理解父母为生计奔波的不易,无疑有着积极的开示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34ea4309d701ee7b.jpeg)
马皓文的教育模式,固然对阎主任为代表的教条式严苛教育而言,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冲击和反抗,但教育的意义倘若仅仅局限于学生时代,便有些肤浅了。
因而巧妙的将教育理念贯穿马飞的学生时代和工作阶段,成了父子精神上相互依存的关键一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3b8d37e1163ff8e4.jpeg)
在这样一个父子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如果把父亲摘出来一味阐述父亲的艰辛和含辛茹苦的教育心水,显然会造成格局上的失衡,因此儿子实现理想后的工作状态和面对困境的自救,成了人格建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19f22148b9907454.jpeg)
在这个部分中父亲往日对儿子的教诲则真正体现了力度,诚如马皓文对马飞说的那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梁,心里的桥塌了才是大事。”
这句台词看似普通,实则一语双关,不仅关联的是父亲的自证,还和儿子成长过程中人格的补完有着深远影响。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cd4b50efdd832723.jpeg)
从剧情角度理解,这样的点睛之笔对回忆和现实两条时间线的叙述有总结的意义,而从创作角度来看,这一手法较之《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那流水账式的文本讲道理模式,则有着本质上的突破,还能够更为直观的在扭转观众印象的同时先下一城收获口碑。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b56babe454c26e72.jpeg)
这对于邓超和俞白眉来说,大约可以算是联手执导的一座里程碑了。
意义
所有导演的执导作品中都有足以证明其心迹的痕迹可循,《银河补习班》同样如此,首先是对角色的合理开发和对卡司的正确运用方面,本片均给观众带来了足够震撼的印象,而这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还是基于前两作的开发不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2ecb823279223096.jpeg)
前两作从作品的创作肌理和串梗手法上,都透露着较为浓郁的商业气息。
诸如《分手大师》中为证明大师在分手上的不俗功力,把能请的搭档、伉俪都请来倒腾了一遍客串,体育明星和著名演员均不能免俗,尽管在观感上具备一定的噱头,但实际上对角色的塑造所形成的则是内核的真空。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c2a9d08c2605edf4.jpeg)
这种感觉具体来说就像是花一两个小时在院线观看一部商业片,看完却不知道作品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而这种尴尬的特质到了《恶棍天使》里则是进一步暴露,无论从格局到人设,都像极了对《功夫》的拆分重构,只不过这种重构仅仅是建立在作品的外部层面,而内核上,则是因对无厘头风格的不解导致煮了一锅夹生饭。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d048bc53c1b0b34e.jpeg)
对比前两部作品在搞笑喜剧电影创作层面上所犯的错误,《银河补习班》较大幅度的减少了串梗的次数和痕迹,反而让作品的可塑性大幅提高,并且无论外表还是内核均有扎实的记忆痕迹可供捕捉、玩味,真正意义上拍出了一部合格的作品。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0c2114454dc637f6.jpeg)
因而尽管在情节设定的合理性等方面,它还是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但对于邓超和俞白眉来说,它的产出是一次成功的变革,无论在叙事模式的开发上,还是对喜剧电影创作的转变上,它都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66c9be1570ecae0f.jpeg)
阅罢本片,尽管心情相对欣慰,却仍不免要问一句,邓超和俞白眉的下一部执导里程碑会在哪里?邓超个人演艺生涯中的下一个辛小丰、下一个都督又在哪里?希望距离广大观众不会太远吧,拭目以待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6338/a9c352997a9bdb74.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