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手指算一下,从刚开始健身到现在,断断续续快三年了。请过3个私教,换过N个健身房,买过N张健身卡,经常刷各大健身大V微博和视频,还买了好几个课程。
疫情后通过密集健身,感觉自己收获不少,来分享下一下3点。
一. 要熟悉并激活自己想要练到的目标肌群
男生喜欢练胸背,女生喜欢练臀。所以我一般会安排一周两次臀腿。之前每次练的时候,都找不到臀发力的感觉,于是目标是练翘臀,但就是把腿练粗了,而臀的收效却非常微小。
每次的练习,我都会有三个阶段:激活和正式训练,以及拉伸。激活是必须的工作,只有更好的激活,让自己找到目标肌群的正确发力方式,在训练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起到效果。
1. 通过泡沫轴放松目标肌群,可以帮助更好地帮助激活
每次热身以后,先滚泡沫轴帮助放松相应肌群,这样会帮助接下来的激活动作更加容易找到感觉。
2.激活动作一般是自重训练,或者通过弹力带进行
不加重量是激活动作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一般通过自重训练来进行。比方说练臀的激活动作可以是螃蟹步,也可以是弹力带后踢。通过这些动作去感受臀中肌和臀大肌的发力感,也让肌肉起到热身的作用。
3.拉伸是修复肌肉的必要步骤,千万别省略
我在健身房看到的身材棒的大神们,一般都会严格拉伸。但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这个步骤。
中医句话叫“筋长一寸多活一年。" 通过拉伸,可以帮助快速修复刚才充血的肌肉,帮助它归位。如果长久健身后又不拉伸,会导致肌肉僵硬,筋骨无法得到伸展。你去看大V们,他们不但肌肉结实,而且还柔软无骨。这就是他们把健身和拉伸看得同等重要的结果。
二. 找到适合的动作组合,避免牵扯到其他肌群
很多动作往往会用到很多肌肉群,如果不去刻意去找到某个肌肉的发力点,往往会牵涉到全身。
通过激活动作,可以有效地唤起目的肌群。但正式训练的时候,需要找到适合的动作。比方说练臀,大家都知道“无深蹲不翘臀”,但实际上深蹲是一个复合型的动作,新手非常容易因为找不到臀的发力感,最后没有练到臀,反而一直在练腿。还有硬拉,这个动作会因为俯身的深度而导致练的是腿、臀或者背。菜鸟们有可能会因为重量不对,最后牵扯到了肩膀和手臂。
如果你请了私教,他一般会总是问你:“感觉哪里酸?”,其实他在帮你找到正确肌群的发力点,而避免练错。
如果你没有私教,健身的时候,动作慢特别重要。只有慢动作,才能跟身体对话,找到肌肉的正确发力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调整,并且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加重量。通过慢练,真正练到目标的肌群。
最后的拉伸也必不可少。通过适当的拉伸,可以让肌肉得到放松,并真正起到锻炼后的正常修复。
三. 饮食睡眠一定要跟上
大家都知道“三分练七分吃”。如果加油练了,却便吃,也不注重良好的生活和睡眠习惯,几个月甚至一年过去了,就会发现自己的健身效果非常一般。
我刚开始健身的时候娃才8个多月,虽然每周坚持3天健身,但还在喂奶,饮食不能控制同时睡眠不规律,效果不太好。
最近密集健身,配合了饮食,并且也能保证睡眠的情况下,这两个月,就感觉有明显的进步。
如果你去问健身教练他们的饮食怎样安排,会发现,为了追求最好的训练效果,一般都会自己准备健身餐,并且自律地早睡早起。
再次感慨,运动是一个通过修身来修心的项目。而健身,则在日积月累以后,一定会慢慢找到成就感,身体的变化,最后也会反哺到精神和气质的改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