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一到无穷大—— 公司的成长和个人的成长

从一到无穷大—— 公司的成长和个人的成长

作者: 单于非鱼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20:55 被阅读0次

      一介小微企业主,虽然年近知天命之年,但是依然困惑在公司成长和员工个人成长的同步性和差异化。公司在招募和应聘相互的共识,共同走了一路,有从开始到现在一起走着,有走了一程,十字路口,各自奔赴前程的。

      已经过了夜雨悲秋的年纪,早早习惯去的欢聚离散。

      创业维艰,组建一间公司最起码两个半人,不然就是个体户了,俩个合伙人至少半个社会化兼职的人,如专业报税的、或者法务、工商系统的对接。所谓众口难调,将萍水相逢的聚合在一起,就是志同道合的凑一块,依然是人心各异,必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观。

      关于组织观,现成的引用马云的组织观:

      三级组织是共同规则、一般的公司职员、学生、生产线的工人、军人、犯人都是共同规则管理的。

      二级组织是共同利益、老板和员工之间是共同规则;老板与股东之间是共同利益。

      一级组织是共同信仰、共产党的故事就是有信仰的组织。

      顶级组织是至情至性、纵观古今,符合的只有桃园三结义了,刘关张从公元184年起兵征讨黄巾军,到公元214年入蜀建立自己的地盘,整整30年一直漂泊征战,没有自己的根据地。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确定天下三分的战略。

      刘关张三位异姓兄弟,编草鞋的、卖枣的和屠夫,组合在一起,没有清晰的战略,竟然一直辗转征战,颠沛流离的情况下合作了23年。23年,一直都处于不确定、受挫的状态里,核心团队没有散,而且还壮大了,扪心自问这该是多难的多难的?这就是桃园三结义流传千古,至情至性的写照。

      三级组织、二级组织我们都很好理解,也是可以努力做得到的。一级组织呢?在今时今日,我们的信仰是什么?普通人的顶级成功三条路:当大官、发大财、成大家。像我们出身草莽的人群,聚合的人才也是出身基层的孩儿,没有高级的资源,只有改善生活的基准点和发点财提升生活质量,这也注定组织观现实地定位在二级组织上,奔赴共同的利益。

      当公司成长速度大于个人成长速度时候,还好些,只要人品没问题,可用其“忠”;俗话说能人易见,忠仆难求。一间公司需要领导者,也需要仆从者。

      当个人成长速度大于公司成长速度时候,创造性带领公司上一台阶的少,离职者居多。

      我们一直追求相溢得彰,然而几乎在我们的想象中,即使是股东间,能仿效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美丽的画面也竟然数不出有谁?这就是为什么那时顶级组织的至情至性的级别。

      公司发展也好,个人发展也好,说起来很简单,找一个远大的目标,找出正确的方向,筛选出最佳路径,坚持下去,就会成长起来的。但是什么是远大的目标?有足够的资源支持你走完全程吗?东西南北中,哪一个是正确的方向呢?海陆空,哪一条才是最佳路径呢?坚持的物资够吗?坚持的动力够吗?   

      公元1921-1949,28年间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多少次生死存亡,路线方向摇摆,最后是如何选择出一条生路,走向胜利呢?

      公元1911,辛亥革命后,旧次序坍塌,新次序还没建立,注定一群人在黑暗中摸索出路。孙中山和继任者蒋介石的精英思维失败了,一切看起来更应该成功的。有资金,有军队,有地盘的精英阶层进行革命,改造中国。这一切,比经历苏共指导革命失败的共产党,改由一位师范生毕业的毛泽东带领一批农民,一群社会底层的人团队更有优势的。但是为什么胜负反转呢?

        归根到底,让任何人产生选择和行动的驱动力不是“关系”,而是“切身利益”,辨别利益是看透一切事物真相的不二法则。

      孙中山和蒋介石的目标是为全民利益,却依靠精英阶层,民族资产阶层,军阀资源优势,目标和资源的“切身利益”是背离的。孙中山末期是醒悟过来的,遗嘱结论:“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可惜蒋介石秉承了精英阶层理念,或许资源本身束缚了他,我等草民不敢妄议。

      毛泽东却清晰地看到了,革命为了谁,谁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目标和资源匹配,有共同的信仰,所以成功了。

    海阔天空一番后,不要羡慕别人的优厚资源,也不要自怨自艾自己的资源贫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落地到公司和个人上,目标一致,利益一致,行动一致,有效坚持就可以从一到无穷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到无穷大—— 公司的成长和个人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qq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