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变化非常的巨大,每天都有各种新的信息,新的政策,新的国际变化出现,对人才未来发展的要求,也在越来越有各种新的要求,比如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家昨天听了大概整整一天有关科技和教育结合的各种报告,可以看到在一个巨变的时代面前,教育所提出的新的挑战要求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其实就变成了大家一个认真思考的问题。
中国的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原有的教育内容,教育体制的设置,和面向未来的社会变化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每个人都很难预料到未来到底怎么培养人才,未来怎么做教育等等。
我个人认为面对中学的孩子们,我们作为学校,大概做哪几方面的培养目标才好。我们大部分学校老师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学生的分数提高,我们的很多老师,包括我们很多校长,到最后的考核指标都跟学生分数相关,如果这个班级里的学生分数都很好,老师就受到表扬,这些孩子分数背后的知识到底是不是理解了,不太在我们的关注和关心之内。
时间久了,会发现中国教育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这个情况就是很多人到高考的时候,考了很高的分数,但是却没有学习能力,也没有思想能力,这种情况就是在北大、清华的学生中间都不在少数。北大很多学生进了北大以后,开始感到学习迷茫,感觉到不知道人生往什么方向走,也不知道这门课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甚至有时候还是沿用了高中的学习方法,到了一学期的最后一个月的时候,通过死记硬背,把这门课考过去。
当然这样也构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现在体现的非常明显,这个明显就在于,我们的学生到最后确实分数考的不错,我们学生到高中毕业以后各个学科的平均水平,几乎都比国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平均学科水平要高,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还是化学,尤其是理工科的,尤其是数理化的。文科的咱们不说,中国的文科教学水平是一塌糊涂的,教的内容既不够也不广,教的知识点、层次观点有的时候都是错误的,所以咱们不提文科,只提理工科。但是我今天偏偏要讲的是文科的问题,表明了如果人文思想基础没打好的话,即使理工科再牛也不管用。
举个简单例子,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中学生的数学能力是非常强的,但是现在改革开放40年,我是1978年第一次高考,算是正式参加高考,1980年左右中科院这个少年班就开始办了,一直办到今天,都是一个一个少年天才,到现在为止全世界的著名数学家前100位的,咱们中国大陆寥寥无几,甚至好像没有。这意味着尽管中华民族这么勤奋好学,孩子把那么多时间花在了学习上,但是最后不能产生真正的成果,这个问题不在于孩子对知识的吸纳能力,而在于孩子的后续爆发力和创造力的提升问题。
那么如何提升创造力和后续爆发力呢?从四方面来讲,第一个是孩子思想能力的提高,中国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包括大学教育,能对孩子进行思想能力教育的学校,寥寥无几,包括大学,大学的90%以上的教授,甚至可以说98%以上的教授,基本上都是没有思想的知识灌输,也就是大量的教授其实是没有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以及学科相关的其他社会相关问题的自己的观点的看法。这个东西其实是个麻烦,如果说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他都不知道有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思考能力,请问这个孩子的发展前途在什么地方呢?所谓的思想能力是什么?是对大是大非有自己的独立的判断能力,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
这个思想能力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培养?就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而不是等大了再说,像我们这样一代人,以我为例,就是被耽误的一代,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不可能存在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到了北大以后,对北大的这种教学方法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法,大为吃惊,因为到北大的时候只有一种思想,后来在北大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才发现很多东西有另外一种说法,比如太平天国,除了我们教科书上学到的,是有另外一种说法的,比如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另外一种说法的。我们也是在这种评价中间,最后中国的社会才不断的进步,我们才有了今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今天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思想正在逐步的进步,世界也在不断开放。
我觉得我们中国对孩子的教育,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明辨是非,建立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能力都没有,以至于到了上大学,以及大学毕业以后,可以随时被某种利益所诱惑,都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干,对自己没利就不干,我们培养的后代又有什么用?
我们这个问题提的有点大,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点事情,现在知识的来源还是非常丰富的,能不能引导学生们全懂一些基本的东西。政治学的基本常识,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哲学的基本发展历史,是不是可以去懂?我们其实是可以的,有这样的书,有这样的课程。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得到APP上,像薛道峰的北大经济学课,就值得一听,中国十稿50讲就值得一听,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写的西方哲学简史,就值得听。听的过程中间大脑产生各种思想的碰撞,通过这样思想的碰撞,你慢慢就会开始知道到底应该用怎样的三观,人生观等等来能够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们最后有一个明辨是非的头脑,有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头脑。
第二点,精神能力的培养。我们孩子所谓的精神能力的培养,北大清华的学生调研以后发现,进入北大清华那么高的智商,考那么高的分数,进入北大清华以后,40%左右的学生处于迷茫状态,那是因为什么原因?精神能力不行,精神能力有如下几个要素构成,一个人一辈子的理想和自想能力,人生要有理想和自想能力,没有理想和自想,精神就起不来。
让全中国人民都富起来,改革开放40年成就斐然,为什么我们非常热情的愿意参与改革开放,因为他的理想和自想在那儿,我们想变富,中国一代又一代企业家就出来了,这就是自想和理想能力。
我们现在给学生什么?给的学生是在高压之下的成绩,成绩跟自己的理想是没有关系的,成绩到顶级境界就是到北大清华,有多少学生想清楚我进入北大清华,未来到底该怎么干,我到北大给学生进行座谈,能说出来的一半学生都不到,没有自想理想哪有精神,我能干到今天,真的是带有理想、自想色彩的。每个阶段到达的自想理想高度不一样,考北大之前,理想是进北大,进了北大之后,理想是在北大当老师,后来出国没成功,后来干了新东方,我的理想自想是自己多赚钱,出国本身是因为没钱,美国人不给我奖学金,后来我赚到了钱,开始往上延伸的时候,有新东方这个平台,我可以为教育多做点事情。
我现在的理想自想,天天催着我在奋进,定了四个目标,孩子全面成长能力的构建,系统构建,新东方必须要做,现在讲的这些东西,包括我说的思考能力,精神能力,都是全面成长能力构建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构建,因为中国80%的人根本不知道怎么当家长,花费了自己全力以赴的努力把孩子给毁掉,我们知道我们多少老师,你们50%精力根本不用在教学和学生成长上,只用在对付家长上。第三,中国均衡教育,这件事情必须解决。第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必须解决。人的一生一定是不断的构建自己的理想和自想能力的过程,构建这种能力,精神能力才会成长。一个人有了精神能力,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干成事情,有了精神能力以后,马上出现非常好的副产品,这个精神能力非常好的副产品是什么?人的抗挫折打击能力,一个人有了向往以后,有点挫折没有关系,当你知道山头上坐着心爱的理想,爬山过程中摔一百跤也要爬,因为上面有你心爱的珍视的东西,但是山上什么都没有,你可能摔两跤就不爬了,人就是这样,有了自想能力以后,任何挫折打击,对于人来说都是小毛病,这就像孟子所说的一样,一旦你意识到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而且能感受苦其心智,劳其筋骨。
我在学生中做调研,凡是有对未来向往能力的人,遇到再多挫折都是无所谓的,凡是对未来一片迷茫的人,基本上没有任何抗挫折、抗打击能力的,在迷茫情况之下,在本身失落的情况下,老师和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这个孩子内心的迷茫和无助可想而知。
对未来有向往的话,就会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共我们的孩子的精神能力的构架,三角形,这个构架最顶上的角就是他的自想和理想能力,边上两个撑住的角,一个是抗挫折打击能力,一个是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只有把这三个东西培养出来,不怕我们的孩子不成功。
马云的长相、学历都非常一般,但是马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你到马云身上找他的三大特征,就是这三大特征,他就是有自想能力,对生命有热情,抗打击,乐观,愈败愈战,愈战愈勇,第二种能力的构建,几乎不在我们学校的教育体制之内,思想能力的构建不在我们教育体制之内,精神能力的构建又不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之内,我们的教育到底在教什么?教学生数理化,高中毕业三年全忘光了,请问你还能记得多少你在中学学到的数理化、生物、历史、地理知识,但是为什么在大家忘掉的情况下,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成功,成功的人都是具备上面两种能力,他们开始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开始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能力,只有这两种能力构建起来去探索这个世界以及奋进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孩子身上应该有的。
讲完这两个能力以后再讲第三个能力,第三个能力叫做社会能力。现在我们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还不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出来的最大问题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也认为自己的得到,一切的得到理所当然,于是社会能力极其缺乏。
整个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状态,又使社会能力得到了很大破坏,大家有没有发现本来在一个社会中互帮互学,互相支持,互相保护,是社会能力的核心概念。
在整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间,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都在培养明哲保身、自私自利的精神,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请问这种结构下,怎么可能培养出来未来为国为民、忧国忧民的优秀的学生们呢?怎么可以培养出来能够无私为社会奉献,为社会进一步做出全力努力的学生们呢?一个又一个只为自己考虑的人。
所以社会能力,首先培养孩子面对社会的平等的公平的心态能力,其次是和社会中间任何人群进行平等交流,互相合作的能力,还要培养孩子们互相之间努力学习的团队能力,我们老师也在拼命敦促孩子们的不良性竞争状态,我们这儿有多少老师是真的告诉班内学生,你们的名次不重要,你们的团队合作才重要。你们以后是一辈子的一帮朋友,在困难的时候可以互帮互学,你们努力一起过好你们美好的童年生活和少年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而成绩不重要的,有多少老师跟学生讲过这句话,大部分老师讲的是,你为什么考最后一名,你看人家第一名,你还有脸吗?都是这样的口气跟学生讲话,家长也是这样的口气。
我们同学中间全是农村孩子,有大使,有外交官,大学教授,大学院长,包括像我这样的没有出去做生意的人。孩子们就是这样鼓励出来的,我到今天为止,我最成功的就是我的社交能力,我的社交能力有几个特点:第一是平等、公平、坦诚,我绝不盛气凌人。第二个谦虚、谦卑、礼让。第三,全心帮助,全心扶持。这是我的社交能力,这是从小父母教的,也是后来自己领悟到的,但是这种能力让一个孩子可以在世界上通行无阻,没有任何人给自私自利的人让道,没有任何人对给一心一意想要占便宜的人让道,没有人会给盛气凌人的人让道,但是人都会对自己没有危险的,愿意帮助自己的,是个好人的,能看穿你的心里到底有什么的人让道,我们孩子的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是社会能力的教育,而社会能力包含的是在社会中间如何做人的一系列品德,这个东西有多少教出来的,没有,我们学校也是缺失的。
第四个能力,知识能力,知识构建能力。我们中国的现在知识构建能力非常差,差的是完成教学大纲,高考考满分,或者考高分就行了,现在我们教的文科知识,地理、历史、政治知识、哲学知识,过时不过时不是我们老师思考的范围,数理化知识,过时不过时,不是我们思考的范围。
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在找标准答案,连一篇语文课文的分析,阅《荷塘月色》,朱自清的主题思想到底是什么,孩子如果一下子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就被拿到零分,《荷塘月色》有主题思想吗?没有,主题思想就是让人欣赏月光下荷塘的美吗?表达自己的心态吗?每个人在荷塘下面看到的感觉和得到的体会是可以不一样的,甚至可以相反,为什么非要去寻找一个标准答案呢?这是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情感能力,还是鼓励孩子的想象力和情感能力呢?是把孩子培养成木头还是培养成一个灵动的人?我们从来不想,说这就是上面要求的,不这么些,高考就会得零分,这就是我们的判断标准。
中国的知识构建能力变成了除了教科书,别的书别读,你读别的书浪费时间,对分数不增加,读它干什么,请问中小学生读了多少书,很少发现有中小学生喜欢读书的,喜欢读书一定是父母,基本上已经摆脱了中小学一定要考高分的思维,在父母的引导下读书。
比如我就引导过两个孩子,根本不读学校里教的书,没用,当然知识构建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是有用的,不是说真的没用,更加重要的是我们有多少老师,一个中小学生,哪怕到高考,一年至少读十本书,是不浪费他的时间,一本书的平均阅读时间,最长十个小时。有多少老师介绍给学生读过思想性的书,尤其那些能打开学生心智的,让学生眼前一亮的书籍。有多少老师关注了世界上时时刻刻在发生的新的知识的爆炸,以及新的思想体系,并且及时介绍给学生,让孩子们能不落后于时代的,有多少老师做过?没有。
我们所谓的知识构建能力,变成了教科书死记硬背,于是我们中国学生到高中毕业,知识结构一片苍白,很多中国的高中生到国外上大学以后,突然发现国外一个礼拜要读五本书,当场脸都吓得苍白,因为在中国高中三年都没读过五本书,每本书都这么厚,从头开始,你们发现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到国外去读大学第一年,没有一个成绩好的,跟不上,但是中国孩子其实很聪明,到第二年就跟上了,就习惯了,什么叫翻阅,什么叫精读,什么叫主要观点,什么叫写论文,全懂了。
我现在讲的时候,挺幸运,幸亏去了北大,北大80年代,我在北大整整十年,刚好是思想最解放的十年,在这80年代让我彻底变了一个人,终于懂得了思想能力的重要性,精神能力的重要性,社会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知识构建能力的重要性。
我今天把这四大能力给大家稍微做交流,希望大家能够有一点点想法。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