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以后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
——物以稀为贵的经济规律在老人身上同样适用。
当医疗技术不成熟,人均寿命低下的时代,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成功人士的老年生活,因为掌控着积累的财富,而获得了权力、尊重、照顾,以及身体衰弱后的独立意志、自由。即便是收入一般的老人,因为生命积累的存量财富与经验,仍然广受好评,受人尊重。
然而,当医学发展,面对疾病展现出强大战斗力的时候,当人们的收入足以支付抢救和icu的时候,老人,在身体衰弱的同时,也失去了维持自我意愿、自由生活的外在支持。
先进的医疗手段,给予老人一段延长了的,痛苦的最后时光,年轻人独立生活,变化加快的社会压力,让老人也不再是财富和经验的象征。
疗养院、监护室,以安全和生存为名,剥夺了老人的其他一切。
我们应该如何老去?我们如何做到坦然的老去?作者将这个问题放在了我们的面前。好难!
第一章独立
工业化时代,老人们有了经济能力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退休的生命格局开始形成。20世纪初,在欧洲年过80的老人,只有10%与子女同住,一半的完全独居,没有伴侣。
在退休后,你可能会有一段身体舒适,而自由自在的生活时光。然而,当老人更老,老到失去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时,又该怎么办?
第二章崩溃
生命,有时候是一场雪崩。医学,正在帮助人修筑一条长长的斜坡,慢慢着陆。骨头、牙齿会慢慢软化,85岁以后,40%的人一颗牙齿都没有了。而其他部分——血管、关节、心脏瓣膜甚至肺,会慢慢变硬。血管变窄,变硬,心脏只好加大压力,从而让高血压变得常见。肌肉和力量慢慢丢失。大脑萎缩,记忆力、处理速度、判断力在85岁以后,40%的人患有老年失智。
脚是真正的危险,老年人自己洗脚会很困难,而脚病,会引发跌倒、开车事故等等。
衰老是我们的宿命,在体内的备用系统失灵之前,医学能帮助我们更长久的保持重要的生活能力。加强身体韧性、强化经受疾病的能力,关注身体变化,警惕营养、药物及生活状况,认真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比变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的过程。
专家的方法是——
1、检测自己的脉搏、及时就医
2、照顾自己的伴侣,灵魂伴侣
3、选择疗养院,适当保持独立居住
4、客观记录身体变化:皮肤、感观能力、精力,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润肤霜避免裂口,避开高温,规律健身,规律检查牙齿
5、锻炼头脑,刻意专注具体事物和动作
6、接受衰老,关照情绪
7、树立目标,用帮助别人来帮助自己
8、责任感,诚实于生活
9、健康常识:吃饭、走路规避危险
第三章依赖
生命就是不断失去自己挚爱的过程,而且是永远的失去。
高龄老人的恐惧,正式丧失记忆、听力、朋友,固有生活方式的过程。
凭借运气、自律(注意饮食、坚持锻炼、控制血压、积极就医),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控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在身体或身体上没有能力独立生活,这段时间,需要准备,——需要帮助的时候,生活如何继续?
高龄老人对家和固有生活怀有迷恋,不仅仅需要一个生存的空间,更需要安放自己的灵魂。现代社会的基本运转原则是——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睡觉、玩乐、工作,有不同的同伴,接受不同权威的领导,没有一个总体的理性计划。而高龄老人的疗养生活完全相反,最优先的指标是避免褥疮和保持体重,个人物品、日常行为,都有严格规定。——在我老到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还是说就此放弃。
第四章 帮助
依靠疗养院,依靠子女,哪一个更靠谱?只能二选一
高龄老人的需要,子女如果能够满足,会保护生活的质量,家庭会稳定健康。但如果超出了子女的能力,家庭就会撕裂,双方都会陷入困局。
照顾一位衰弱的老人在技术和看护两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药品需要跟踪、分类、补充,定期的医院检查,平时生活的安全保障,突入其来的一次崩塌和风险,这会要求家人,成为全天候的保安、看护、司机、陪医、厨师、保姆。如果与家人住在一起,也会深深影响家人的生活。
而新的疗养院在诞生,尝试“辅助生活”模式——任何人都不必觉得被机构化了。
一位高龄老人对生活的需要,小房子,厨房与卫生间,喜欢的东西,猫,自己的咖啡壶和香烟。保留自己的娱乐方式、电视、杂物,有隐私,不可以让他穿衣服、吃药、参加不喜欢的活动,但,要有人帮她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我们老了,描述一下自己想过的生活,最好的、次好的、能接受的分别什么样子?
由此,提前思考自己的需要,提前寻找满足自己需要的疗养院——不知道中国是否可以找到,我所了解的老人几乎都是在家里去世的。
人生在老龄阶段,动力发生了变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失效,新的研究发现,年岁增长,快乐程度提高,我们如何使用时间,也受影响于我们还剩多少时间。年轻时,感觉长生不老,一切皆有可能,因此,愿意延迟享受,花时间积累技能与资源,以待将来。但随着未来变得有限,不确定时,你转向关注身边,关注日常生活、最亲近的人。——这就是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新的疗养服务,是房地产开放项目,老人在这里拥有自己的房产和家,随着衰老与残疾加重,他们获得帮助满足基本需求,以及体面生活的帮助——陪伴、联络以及保留自己最珍视的活动。即便他们退化到无法理性决定的程度,也由他们指定的人代为谈判他们可以接受的风险和选择条款,而不是强制性的、权力性的服务条款。
第五章 更好的生活
大通纪念疗养院,一个欣欣向荣的地方,托马斯在这里缔造了老人的家。通过引入动物、家畜、植物、菜园、花园,并为员工提供照料孩子服务包括放学后孩子的照顾。这里的死亡率下降,药品开销也下降,托马斯认为,这是因为老人对于活着的理由这个根本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了康涅狄格州,负责照料植物的老人显现出更好的生命状态。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实?——哈佛大学罗伊斯认为,人类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再给这个理由赋予价值,将其视为值得为之牺牲之物的同时,我们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意义。
帮助处于独立状态的人们维持存在的价值——这已经成为新兴老年社区的共识。
第六章 放手
生病,就医,死亡是每位老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好像没得选,然而,什么时候应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应该放弃治疗?当你患上重症的晚期、不可治愈的疾病,你希望你的一生怎么办?
对于老人而言,标准医疗,是要延长生命,为了有机会获得未来时间,现在我们要牺牲你的生存质量,美国25%的医疗保险费用,花在5%生命处在最后一年的病人身上,其中大部分的钱用在了最后几个月没有任何明显作用的治疗上。
而善终服务,是帮助致命疾病患者在当下享有最充分的生活,接触疼痛和不舒服,或者保持清醒或者享受哪怕很短的家庭生活。执行善终服务的医生与护士,在病人家里营造帮助他治疗的环境,减轻心理和生理不适,让他们在家人陪伴下,接受身体每况愈下,相对安心的度过最后时光。
过去,死亡来得很快,但是医学发达之后,技术可以维持我们的器官,甚至我们都失去了意识。没有多少人懂得什么时候停止治疗最为理想。然而,很多病人都没有机会为最后的阶段做准备,告别、祝福,安放自己的心灵,在生命终结之时,帮助他们实现其最重要的愿望。
关于临终愿望的讨论,想象你得了严重的疾病,可能难以治愈,试着回答这四个问题——
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
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
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
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
第七章 艰难的谈话
一个国家的医疗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极度贫困,得不到专业诊断和治疗,大多数人在家中去世;第二阶段,收入水平提高,医疗资源供应提升,患病时求助于卫生保健系统,在医院去世;第三阶段,收入攀升到最高水平,即便身患重病,人们也有能力关心生命质量,居家离世的比例 又增加了。
居家离世,是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虽然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并不容易,最起码,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学习的任务。
面对病人,医生往往有三种类型的沟通方式,家长型、资询型和解释型。医生有时掌控、裁决,确保病人接受医生认为对他最好的治疗。有时,医生只告诉患者事实和数据,其他一切随患者来裁决。而在解释型关系中,医生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也称为“共同决策模式”。
病人的愿望,也是反覆无常的。每个人都有“二级愿望”——对愿望的愿望。比如,我们希望更加健康、更少受制饥饿、恐惧这类原始欲望,更忠实于更大的目标。医生需要帮病人权衡他们更大的目标,甚至质疑他们,让他们重新思考其考虑适当的优先选项和信念——这不仅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要注意的是,人们寻求信息,首先是信息背后的意义,而不是信息本身。传递意义的最佳途径,是告诉人们信息与你而言的意义,用重要、简单的一句话,表达你的态度“我很担心”。关于告诉坏消息,“询问、告诉、询问”,问你想知道什么,然后告诉你答案,然后询问你对回答的理解。对于严重疾病的老人,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礼物,当疾病严重,治疗、完整生活不能兼顾的时候,一个问题必须被讨论“为了阻止将会发生的情况,你愿意做哪些取舍?”——也许,不得不用身体和生活的某些失去,换得一次赌博的筹码,也是最难抉择面前的选择标准。要继续自由活着但是放任病情还是手术治疗忍受痛苦但是可能有限好转,要a方案还是b方案,是将就现有的一切尽量把生活过到最好,还是为了一个亲安静渺茫的机会牺牲现有的生活?
然而,选择并未停止,生活就是选择,而选择聊无尽头。
第八章 勇气:最好的告别
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
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勇气用来支持我们选择,选择的目的,却又会产生不确定。人们对于一件事情的评价,既存在平均体验感受,也存在着峰终效应——即过于关注峰值体验,和最终结局的体验。一场精彩的球赛,会因为最后几分钟的失败,变成一场灾难的记忆。但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体验的自我和记忆的自我。有时候,我们不愿长时段的痛苦,不愿缩短欢乐的时光。然而,有些欢乐使得忍受痛苦富有价值。
好好的活到终点,人可以建构个人故事,维持人生意义,寻找最后一段人生的更多可能性,选择并且实现。
一个人走到尽头的时候,做决定的责任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希望我们很大程度上为这一刻做好了准备,——我们已经做过艰难谈话,她已经明确交代过他希望如何书写故事的结尾。结尾不仅仅是对死者重要,对于留下的人,也一样重要。
后记
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无论是在生命尽头,还是在整个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样的——
1、你怎样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
2、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
3、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
4、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