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你们的父子关系,是剑拔弩张还是血浓于水?

你们的父子关系,是剑拔弩张还是血浓于水?

作者: 宝库宝库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09:38 被阅读1次

    父亲节马上就要到了, 各大品牌、电商、媒体绞尽脑汁都在“父”字上做文章。宝哥哥也准备了一道题来考考大家:请问 “师傅”和“师父”的有什么差别?

    估计某些题都没看清的朋友会抢答:“我知道,长得帅的叫大叔,长不帅的叫师傅!”咳咳,醒醒,我们今天不讨论颜值,单纯看内涵!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侧重点是教技能,而师父是管生存,当这两者并存的时候,你的师傅,也是你的师父。

    父子关系,除了血浓于水和剑拔弩张这两种形式外,还存在一种传授与继承的微妙关系,宝哥哥列举了艺术史上几对父子来现身说法。

    最常上热搜的父子

    二王在圈内的地位,相信大家都门儿清。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关于“二王父子俩谁的书法更好?”这样的问题隔三差五总是能上个热搜。

    对此,宝哥哥不多说,就一句话:“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

    这种大家争得头破血流的问题,早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就在《古今书人优劣评》里已经提出并解答了: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王献之书绝众超群,无人可拟,如河朔少年皆悉充悦,举体沓拖而不可耐。

    梁武帝对二王的总结虽然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说得非常有道理:王羲之擅长各种字体,传世以楷行草,字形大多比较规整,是历代法帖里最适合做教学的,应当“永以为训”。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的楷书在王羲之外自成一派,开创了挺拔俊俏的先河,又独创了楷行草并用的形式,以纡回钩连为流美,以纵驰放逸为快意。

    王献之  《中秋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这也成为东晋书法家羊欣诟病他的理由:“不论王献之在形态和章法处理上表现得怎么优秀,都掩盖不了他的书法没有骨势的事实!”(雨我无瓜,羊欣说的)

    王献之,晋中书令,善隶、藁,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
    ——羊欣《采古来能书者名》

    不过,稍微想想就能释怀,这难道不是书法乃至社会自然发展的规律吗?

    在没有书法之前,人类发明了文字的书写方式来表达自我,实现沟通;如今,沟通表达已经不成问题了,我们开始想着怎么写更好看,对书法的要求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

    二王里,王羲之就是实用性的顶峰,而王献之开启了“书法的艺术性”。非要我在这两个当中做抉择,那不好意思……

    说完书法界的,我们再看看看绘画圈里经常被拿来比较的“父子兵”们。

    最不差钱的父子

    宋徽宗时期,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急需一些富丽堂皇的绘画作品来粉饰太平,于是,在众多宫廷画家中,宋徽宗看中了五代十国画家黄筌、黄居寀(cǎi)父子的“黄家富贵”。

    黄荃一生都在宫廷画院中度过,对皇室贵族的喜好了如指掌,他用细劲的线条,柔丽的颜色画出一只只工整细致、富丽堂皇的奇禽异鸟。

    黄荃 《写生珍禽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华丽是他创作的基本格调,高贵是他创作的最终要义。从选材到绘画的具体表现,都极尽奢华,这哪是一幅花鸟画啊,分明是把银子磨成了统治者喜欢的样子!

    再丧的人看到这般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也会忍不住感慨:“壮哉,我地大物博的天朝!” (虽然这些鸟禽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黄荃 《写生珍禽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荃的儿子黄居寀很好地继承了“黄家富贵”的传统,成为北宋初年“黄筌画派”主要的衣钵传承人,进入宋室画院后,他把父亲的富丽工整发挥到了极致。

    但也有人从《山鹧棘雀图》中观察到,他把花鸟画成了细致的动植物标本,失去了自然的生趣,这直接导致了后来“黄家富贵”受到画院内外挑战,地位发生动摇。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家富贵”是特定社会、经济、文化的必然产物,这也是它能成为画院主宰力量、花鸟画典范的重要原因,随他士大夫们瞧不瞧得上,“黄家富贵”里重形似、重观察的传统是值得继承的。

    最爱画马的父子

    在中国的艺术史上,赵孟頫绝对是一座高峰,但很多人因为气节问题,看不起他,毕竟出身于宋朝宗室的赵孟頫,在南宋灭亡后出任元朝一品官,不管是在宋人还是元人眼中,他都是不光彩的。

    晚年背负着“失节”的罪名,他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成为画马高手。

    赵孟頫制定了一个“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艺术标准,倡导绘画应该从唐代的鞍马画入手,从书法中吸取养分,最终他凭借丝丝不苟、气韵生动的鞍马画,在元代传统鞍马画中杀出重围。

    赵孟頫 《调良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赵雍,赵孟頫的次子,在遵从父亲“从唐代鞍马画入手”艺术标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静穆富丽、醇厚精整的工笔重彩画风。

    赵雍 《挟弹游骑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末明初,赵氏家族画马的笔传到第三代人赵麟手中,赵麟是赵雍的儿子。他的代表作《相马图》将文人画的气息和工匠画的功力完美结合。

    元 赵麟 《相马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后人评价赵麟的画里一派闲适安详,赵氏鞍马画气韵犹存,但哪有马儿运动的时候是蹄尖着地的?这明显暴露了赵麟对马缺乏全面的认识,舍骨而画肉,这可不是祖宗赵孟頫想看到的结果。

    王蒙看过《赵氏三世人马图卷》却持不同观点:祖孙三人的人马图,各有特色,赵雍笔法“得曹霸为多”,赵麟笔法“得韩幹为重”,赵孟頫则“兼曹韩而获其神妙”,他们仨活脱脱就是一部赵氏人马画的发展史。

    元 《赵氏三世人马图卷》 赵孟頫 人马图

    元 《赵氏三世人马图卷》赵雍 人马图

    元 《赵氏三世人马图卷》 赵麟 人马图

    到底这祖孙三人谁画的更好?赵氏人马画的招牌有没有保住?各位看官心中自有答案!

    这些父子兵带着自己的作品与世人的评价,不论褒贬,成为中华艺术史里重要的一环,对后世影响深远。时间线拉回到现在,在传统工艺领域,不乏这样被计入艺术发展史的“父子兵”。

    作为雕刻世家,林氏一门四杰,结石为缘,致力于艺术传承与创新。林亨云、林飞、林东三父子同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宝座,惊羡艺坛。

    林亨云作品雄奇古朴,代表作海底世界与熊系列,被誉为“鱼与熊掌兼得”。

    林亨云 海底世界  高山石(获得原国家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林亨云 《亲情》

    没有继承熊雕,却让林氏兄弟二人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聪颖好学,短短几年时间,就掌握了扎实的石雕基本功,林飞的仕女纤巧秀丽,堪称灵刀一绝;

    林飞《禁果》

    林东的传统人物雍容华贵,可谓斧凿一流。

    林东 《司马光砸缸》

    林亨云幺女林凤妹则尽得父亲真传,在熊与鱼相关题材的雕刻上别有匠心;

    林凤妹 焓红石 冬日双熊摆件

    林氏家族用传承千年的雕刻技艺在世界玉石界打响了“天下石,福州工”的名号,造就了名扬天下的“福州工”。对有家业的人来说,“父”不仅是狭义的父亲,还意味着家世父辈,传承与守护,在他们身上,多的是“守”艺人与家业的故事。

    从0到1难,还是从1到2更难?大概这事只能交给后人去评说,但宝哥哥可以肯定的是,这段历史少了1或2都不行。

    更多内容,请关注“宝库”
    本文为“宝库”原创,转载请私信“宝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们的父子关系,是剑拔弩张还是血浓于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ti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