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天半的李民钢琴教学法线下研讨会今天圆满结束,大师课和老师们之间的交流收获多多,获得优秀学员证书和结业证书,nice。
第一天上学李民老师做了开场,给优秀的老师们办法了证书,得到老师的认可还是非常开心,下午的大师课,李老师对几个琴童的指导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专家是如何代入学生做到要求的,有两点印象深刻,一个是节奏的律动,一个是声音的想象。
节奏的律动
学生在弹琴的过程中常有弹的也对也熟,但是就是听着不好听而且不够流动,这就是律动没有做出来,尤其是左手阿尔贝蒂低音的音型对小朋友来说弹好听不容易,我平时上课会特别要求大拇指要轻啊,要控制啊,力量过来,音乐走起来……但是效果不明显,大师课上刚好老师对一个小朋友的引导让我看到了老师的厉害之处。
阿尔贝蒂音型流行起来有个过程的,李老师让学生把分解的音变回和弦或者音程,这样弹的音就变成了蹦恰恰特别明显的三拍子跳音,这个节奏型孩子是容易找到律动的,当他们在这里面找到律动的时候,再回去带着这个律动弹原来的音,就会很容易弹好。
想象中的声音
弹琴需要情绪,就像说话需要语气一样,没有情绪的音乐就同白水一样,毫无生气!有一个小朋友弹的《阳光下》,在我听来还是不错的,但,在经过了李老师的启发后对比之前的声音,声音立马就有了色彩,整个的精气神也饱满了起来,好的声音会直达内心。
李老师用的什么方法呢?就是启发学生想象,不只是说,让学生的眼睛离开琴键,抬头看上面,李老师指着上面说太阳在这里,看这里……
视觉的控制非常厉害,当我们眼睛看什么地方的时候就会被那个地方的东西吸引,弹琴也有一样,我们只盯着琴键就容易被手指、键盘吸引,听到的就会很少,但是弹琴特别需要耳朵听,尤其需要耳朵伸得很长,能伸到台下去,去感受在台下听到的感觉,这样出来的声音才能更好,所以,引导学生眼睛适当离开琴键,释放视觉,打开听觉,才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艺术要有想象的空间,弹琴时眼前要有画面、有景物、有意境,真的要有,如果没有,也要想象出来,不然手上出来的音乐就是空的。
这次活动收获满满,第二天的闭门会让对钢琴教学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有了新的认识,回头再讲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