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中、班级管理中,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困惑与难题。面对时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不甘于躺平,积极寻找解决的路径,那你便拥有了成长者的思维!
老师们面对班级管理时,总是不由自主地聚焦到“特殊学生”“学习方法”这些问题上。特殊学生、学习方法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每届学生中都会有其存在,在每次座谈会上,都会有数位教师提出。
用平和心态认真对待是首要修炼。难道我们整个班级成绩的提升仅仅是靠这几个特殊学生吗?特殊学生他们往往是我们教育故事的主角耶,他们的特殊表现,不断激发我们萌生各种教育智慧去应对。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助推我们个人的成长!
至于学习方法,没有谁生来就拥有学习方法的,当然每个人学习力也是存在差异性的。帮助引导,帮助他们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学习金字塔、记忆的四项准则,上学时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为什么不能转化为我们行动的准则与理论支撑?没有实现学用转化呗!我们成年人尚且如此,为何要求全部学生都要达到?
我们需要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思维方式去对待。特殊学生,要分析其特殊原因,家庭特殊?个人情况特殊等等,针对不同情况实施有效策略。家访、制定特殊的要求标准、适时激励、在班级里选树榜样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他们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目标的,需要修炼教师个人的耐心。我们要努力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
面对各年级学生失分“重灾区”——阅读部分,我们是不是可以定期限时专项训练?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是否可以在作业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分条分层列举,将其分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有效利用前期已有的知识体验进行新课学习,帮助打通旧知与新知的联系?面对新任教的学科、年级,我们是不是可以“以终为始”,通过研读试题,感受某一年级某一学科出题的形式、方法,将其理念融入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命题设计中?
……
想,都是困难;做,才会不断有办法!
当我们的思维发生改变,并形成定势时,便会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认知自觉、行动自觉。
纪伯伦说:工作是看得见的爱,通过爱工作来爱生命,你就领悟了生命最深刻的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