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眼中的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

作者: 胡畅舟 | 来源:发表于2023-05-01 17:49 被阅读0次

中国,是一片极其广袤,极其独特的地方。有多雨多山的江南,文人墨客在此留下千古绝唱。有险峻广阔的西北地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结束了中国地理的学习后,中国这样的一片大地给予了我启发。

首先,本篇文章我想以地理,人文的方式来论述一片大地,说出它的独特。

整体地势西高东低,处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在亚洲之中,太平洋以西。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整体来讲,中国有960万k㎡,地形丰富,主要有丘陵,平原,高原,沙漠,草原等。气候多样,主要包括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气候以及季风气候。在我们学习时,简单分为两种,边缘区和中心区。而我们也可以分为四大区域,南方,北方,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南方多是丘陵和平原,气候潮湿。北方主要是平原,比较合适。青藏高寒区是高原,西北干旱区地形丰富,气候均干旱。

而中华文化的起源在中原地区,在关中盆地,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由于土地肥沃,气候较为干燥,所以适合农耕,早期文化在这里发展。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原文化逐步向外扩展,影响到山东丘陵,这里也是温带季风气候,在这里形成了一定的文明。因为山东丘陵包括鲁国 ,有传统文化和诗书的浸染。又有面海的一面,有自由勇敢的民风。所以非常多元,丰富。中原文化进一步向北扩张,在太行山以西的华北平原,依旧为温带季风气候,有了燕国和赵国,这里更加偏北,而且早期燕国已经算是边塞地区,所以农耕没有中原发达,但是形成了较为彪悍的民风。

而此时,除了四川盆地在秦朝时被治理水源和移民,得到了一定的开发之外。其他的南方地区和边缘地区要么没有被开发,要么当地并没有形成强盛的文明,大多称为蛮夷。

随着时间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重要节点,在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导致的北人南迁。

这里所指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和东北一带的游牧民族。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气候,较为干旱,地形多样。有沙漠,戈壁。草原,高原等,环境非常艰苦。

这里的人们早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因为这里条件不适合农耕,但是长有牧草,所以一部分地区形成了游牧的生存方式,有高山牧场和普通牧场两种,根据季节的不同有规律的迁徙。而到了现在,中国的四个牧场分别是青海牧场,西藏牧场,内蒙古牧场和新疆牧场。而新疆在山脉下形成的绿洲发展出一部分农业。但是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文明。

这样的生活方式看着规律又美好,但是,环境的恶劣打破了生活的宁静,这些地方的气候和地形极不适合人类生存。所以他们在很多时候生活不下去,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南下侵略中原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冲突在历史中已经发生了很多很多次。

这并不是哪方有问题,或有罪的结果。而是因为地理环境的问题导致两方民族为了生存产生冲突,两方各有不得已才形成了长时间的对抗。

而北人南迁所带来的影响既包括南方,又包括北方。北方因为少数民族的入侵所以整体趋势向下,比如山东地区,中原地区,河北地区均遭到破坏,走下坡路。而人员的流动则为南方带来了发展。

首先就是江浙地区的崛起,因为迁移,所以经济和政治中心被定在这里,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包括经济,农业,文化各方面。而其次就是四川地区的发展,四川盆地因为之前水利问题的解决和紫土(非常有营养的土)的加持,成为了天府之国,农业发达。唯一不足的就是巫山,三峡的对长江 阻挠导致交通的不便,商业不够发达。

而边缘地区如闽台,两广,和云贵地区也多多少少受到迁移的影响,有一部分中原文明。但是,因为范围太小,影响也比较小,所以仅仅是迁过去的中原人保留了中原的习俗。

而随着隋朝和唐朝,和北宋的发展,中原地区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已经无法满足唐朝和隋朝的强盛,越来越紧缺。于是都城进一步向东搬迁,前后经历了洛阳,开封。

与西域各国通商连接,让中原和西藏地区有了一定的联系。

到了宋朝,东北的游牧民族南下,使得南宋迁到南方,此时,中原已经算是彻底衰落。而就在此时,闽台地区因为靠海的优势,有了一定海上商业的起色。

这一次又一步加速了江浙地区的发展。但是,荆楚地区却依然没有得到发展。因为这里与北方的联通太过方便,所以并不安全。但是在后面,因为交通的方便,所以武汉成为了军事要地。

而到了元明清时期,对于中心区域而言,随着元朝大运河的修通,山东地区有了一定的发展。到了清朝,东北形成的游牧民族势力进入中原,荆楚,江浙和四川地区已经成为朝廷的粮仓,尤为富庶的是江浙地区。而康乾盛世人口的大批量增加导致了许多地方水土流失。到了此时,中心也迁到了华北平原的北京地区,使得这里有了更多发展机会。

对于边缘区而言,东北地区在清朝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这里是满清入关的地方,所以为了保留"龙脉"使得这里封闭发展。因为清朝的海禁政策,加上人口扩张,导致了闽台地区很多人无法生存,促使了下南洋运动,很多闽台人来到东南亚小岛,有了自己的发展。而西藏地区依旧较为独立。

到了清朝末期,也就是接近近代。新疆地区差点被分裂,但是左宗棠选择收复,最终新疆回归国土。但是中原地区对新疆的统治一直不稳固,因为纵使之前统治也只是军事上的统治,而不是文化上的收复。而后来清政府因为俄罗斯的强大已经意识到要发展东北地区,所以有了著名的闯关东运动。可是发展速度依然慢,沦为了俄罗斯的殖民地,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机遇,让东北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

而到了近现代,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与海洋的商业文明以及其他国家交互。那么,这又会给中国带来哪些改变呢?

首先,导致的最明显的因素就是和海洋文明互动的沿海地区的崛起,因为英国殖民香港,带动了深圳的发展。而同时导致广州,闽台地区,上海和山东半岛东部有了很大的发展。

重庆地区虽不是沿海地区,但是西方文明的来临也给其带来了很大的好处。虽然之前四川地区环境良好,且因为地形封闭不受战乱的侵扰,但是,交通并不发达,西方文明带来了工业技术,使得三峡和巫峡更加好过,重庆开始大力发展贸易。

到了解放之后,也就是将近现代,这些地区都是怎样发展的呢?

东北也是因为第一有工业基础,第二在和苏联交好之后,苏联的重工业很大部分都转移到东北,新中国成立后要重点发展重工业,所以东北崛起,同时这里也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但是在最近,东北因为计划经济所出现的问题和南方城市的崛起正在衰落,但是东北的未来通过调整 一定可以更好。

而现在的西藏从原来的西域各国统一进了中国的版图,但是由于文化上统治的缺失,所以西藏现在和中国的归属感并不是很强。而现在而言,西藏对中国有两个价值,一个是西藏和各国的联通性,另一个是西藏内部的柴达木盆地是聚宝盆,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新疆地区开展绿洲农业,种植瓜果,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因素,瓜果品质极高。而新疆同时拥有独特的矿产资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疆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继续发展技术,这样又有技术,又有矿产是下一步努力的目标。而新疆现在还面临着一个归属感缺失的问题,由于历史原因,所以这里和大陆并不是很亲近,下一步所能做的就是加强教育同时改善新疆的条件。

内蒙古地区在现代主要所发展的就是两个,一个是对资源"羊煤土气"的进一步利用,同样要发展技术。另一个是把乳业行成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

而两广和闽,上海等地现在贸易和商业及其发达,可以依旧依靠这样的方式来发展。

而河北地区(包括天津)可以转移北京的除首都以外的作用来发展贸易,工业等,尽量克服虹吸效应,进一步发展。

而中原地区和山东地区的西部可以依靠工业 农业,或者是最近所提倡的一带一路的方法来发展商业。

四川地区已经形成了成渝城市群,可以就此进一步发展商业等。江浙地区继续之前的商业优势,和文化底蕴发展旅游和贸易。

而近代台湾地区还牵扯到一个是否能回归大陆的问题,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总结来说,这就是中国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人们会被环境所限,但同时也会努力超脱环境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这就是人类的发展,不断互动,受到困难,又不断向前的过程。人类的文明也是这样,不断超越,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我们的生命也正是这样,因为刚开始有了环境的互动所以有了理性德性的觉醒,在这之后需要自己选择自己向前,活出自己的人生。

把如此丰富绚烂的中国浓缩在一篇小小的文字中,实在是可惜。而我也会在生活中不断的感受它,触摸它。或许当我真正的体会到这片土地和国家对于我的意义时,我会真正的热爱这片土地。

相关文章

  • 我眼中的中国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中国的美食甚至让许多外国人趋之若鹜,世界上对于中国美食也有着极高的评价...

  • 我眼中的中国

    个人观点:中国的社会发展速度跟不上文化教育,领导阶层(政府)改革不能与时代同步! 中国60、70年代的人大多没有受...

  • 我眼中的中国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已经过两个多月了,在这期间或许许多大学生都和我一样,这两个多月以来在我心中,中国,这两个字有了特别...

  • 我眼中的中国。

    我眼中的中国是一个和平繁盛的超级大国。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中国也在飞速的成长着。我们已经从...

  • 我眼中的中国

    中国,是四大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多年的历史,在这5000年的历史当中,尽管朝代更迭,历史风云变幻,但...

  • 我眼中的中国

    中国,这片广大的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万年的时光和岁月,滋生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

  • 我眼中的中国

    现在的我们中国是多么的强大,其实在很早的四大文明,中国就占了其中之一,华夏文明,其他的三个文明前面都已经加上了一个...

  • 我眼中的“乡土中国”

    11月25日,学校要找100来名本科生去隰县进行脱贫成效评估调研,由于“专业对口”,我二话不说报了名。因为在我们学...

  • 我眼中的乡土中国

    看到《乡土中国》一书中描写的种种,总觉得十分熟悉。乡村与城市,孕育着各自不同的社会。随着乡土社会的逐渐瓦解,...

  • 我眼中的中国巨变🌹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世界为之震惊,十年前用手机的人们寥寥无几;十年前的人们想不到微信会如此发达;十年前的人们想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眼中的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uo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