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便是一个注重家教的国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对氏族子弟成人、成才、修身、齐家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与时俱进地认识这些“家训”,以扬弃的态度继承和发扬“家训”,对传承教育,树立良好的家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朱子家训》又名《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教育为主的启蒙教材,重在阐明修身治家之道。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朱子家训》的作者朱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他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自清朝起便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 , 毋临渴而掘井” 等,至今仍广为让世人传颂。《朱子家训》所要阐扬的理念是非常明确的,它用通俗、精练的语言规范了人之为人的基本哲学信条,划出了一条做人的底线,深刻而隽永。
一是,教育世人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品德修养,应该自律、自省、自重、自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当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它教导人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这是人成为人以后必须要坚持的基本修炼。在《朱子家训》中,人格的完善是通过“禁”“慎”和“实行”“作为”来实现的。人如果能知道那些事不能做,那些事应该努力去做,那么,他就可以摆脱粗鄙、庸俗而走向文明和高雅。
二是,教育世人要注重家庭和睦、教育子孙的道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家庭是每个生命的出发点,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而家庭由每个个体组成,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正所谓,家和万事,只有家里的每个人相依相携,包容理解,家庭才会稳固。
三是,教育世人在社会中生存,要注重邻里和谐、与人为善、趋善远恶、蓄福避祸。《朱子家训》中讲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宽容是《朱子家训》中非常突出的教条。这里有如何对待“有德者”,也有如何对待“不肖者”;有如何面对“仇者”“怨者”;也有如何对待“恶者”与“横逆”。它所表现出的理念最核心的内涵是尊重与宽容。这是道德的理性反映,它表达了中国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美德与大度。
纵观《朱子家训》全文,其中涵盖了个人修养、家庭教育、处事哲学等诸多内容,彰显出了中华文化无比宽广的胸襟和卓尔特立的价值观,是儒家文化的深度总结,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值得我们每个现代人熟读、深悟、学习、借鉴。
!�Ye��ua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