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之道
"学习学习再学习!"——李笑来
这是我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确定性的答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本文只是一种探索。
我们从小到大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尝试过很多方法,有成功,有失败,获得不少经验。我承认到现在,我还是不懂“如何学习”,我就是个学渣,这是很痛苦的领悟,学习是终身的事,现在研究这个问题,一点都不迟,还有几十年呢!
我想做一个逆袭的学渣,反过来想,“学渣”逆袭的过程,可能更具有参考意义,我走过的坑希望别人不要再趟,我看过的风景,希望留下几处路标。
学习“学习的方法”,再学习!简单的七个字,含义一点也不简单。
WHY
如何学习?这次死磕的概念是“学习”,范围有点大,我表示真的不懂如何学习,只能跟大家探讨一下。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从“WHY”开始,即“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
如果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解决问题
-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要解决问题?以及为什么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问题是目标与现实的差距,即想要的结果与现状的差距,换句话说,就是“刚需”。于是,我们知道,学习是为了解决“刚需”,即想要的结果与现状的差距,如果这个“刚需”不断出现,反复出现,我们则需要反复解决,长期下来这就是一种能力,或者称作技能。如何学习?其实是在问如何多快好省地学习?或者说,如何多快好省地学习各种技能来满足刚需?
记住,这个刚需就是你的动机!
动机
任何主动的学习背后都有一个刚需在推动,找到你的刚需,真正的刚需,并且让任何学习围绕着你的刚需展开。例如,我的刚需是“自由”,而“自由”包括“财务自由”,到达“财务自由”的方式有很多种,写作是一种方式,我选择写作作为手段之一,对此我乐此不疲。
What
针对不同的技能,必然我们需要不同的方法,你不能用冥想来代替肌肉的训练,不能用记忆单词的方法来做书法的练习。那么这些不同的技能有什么共同之处么?回答这些共同点,可能就是回答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什么?
我不知道答案,能不能反过来问,能不能不学习?或者不学习不行么?
我们知道,如果对一个事物没有清晰的概念,那么这个词汇,只是个词汇。中文里只有“学习”这么一个词汇,英文有Studying&Learning。
什么是Studying?什么是Learning?
“我学习,但是我没学习到任何东西?”
那到底学了没有?这句话是不是看不懂,换成英文:
“I studied but I didn’t learn anything”
于是我们知道:
To Learn – to gain knowledge or skill by studying, practising, being taught, or experiencing something.
Learning指的是通过学习、练习、听讲(教授)、经历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To Study – to read, memorise facts, attend school, etc., in order to learn about a subject.
Studying指的死活通过阅读,记忆,上学,学会一个学科。
Therefore studying is one way to learn.
于是我们清楚了,Studying是Learning的一种方式而已。那么当我们讨论“学习”时,就能分辨出所指的“学习”是指Studying还是Learning,不清楚的概念会造成混淆,对思考没有帮助。
现在我们知道了,Learning至少有四种方式:
学习(Studying)、练习(Practicing)、听讲(be taught)、经历(Experiencing)。
讲到这里,那么我们来学习(Study)一下“学习(Learning)金字塔”。
学习金字塔
请看下图,百分比表示两周后能记住的趋势。最高效率的是90%,即“践行(DO)”:践行、模拟或者演练。效率最低的是“读(READING)”,这有点惊讶,我们学习时做的最多的就是阅读呀,惊讶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一直陷入“低水平勤奋”了。原来我们只是用了学习中最低效的一种方法。
回想一下你看的上本书,都说些什么内容?

参考学习金字塔,我们知道:
学习(Studying)可以这样理解:
- Reading(10%)
- Hearing Words (20%)
- Seeing (30%)
听讲(Be Taught)可以这样理解:
- Hearing Words (20%)
- SEE & HEAR (50%)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去学校的原因之一)
练习(Practicing)可以这样理解:
- SAY(70%)
- DO(90%)
经历(Experience)可以这样理解:
- SEE & HEAR (50%)
- SAY (70%)
- DO (90%)
好像,答案很明显了,你还有什么问题么?我觉得少了一个东西,并且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即思考(Thinking!)
另外,学习效果高低的区分在于是否主动学习,当有强烈的刚需时,才有主动学习的欲望。
HOW
我们解决了WHY(为什么要学习?),解决了WHAT(学习是什么?),已经走到这一步,是不是可以继续深究下去,具体到如何做的探讨?
先前我们了解学习金字塔,可是发现并不完整,没有提及记忆力、想象力等这些我们经常遇到的概念,我把这些能力都统一用“思考Thinking”,思考能力贯穿学习的所有环节。
How to Studying?如何学习?
如何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写的很好,作者:莫提莫·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这本书把阅读分为好几个层次
- 检视阅读(知道一本书大概讲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属于哪一类书)
- 基础阅读(理解字面的意思)
- 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者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变成自己的书。)
- 主题阅读(根据某一个问题,寻找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如何听?这个我能给的建议不多,因为我也存在听课效率低的问题,但是我知道几个做法会提高听课的效率。
- 提前预习
- 笔记
如何看(SEE)?
see means to notice or become aware of (someone or something) by using your eyes
这涉及到注意力的使用,观察能力,想象力以及联想的能力。
How to Practicing?如何练习?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刻意练习》。刻意练习
- 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 有目的的练习(定义明确的特定的目标、反馈、专注、走出舒适区)
- 有效的练习(设计、记录效果、专门练习、寻找导师)
更多关于练习的知识,请学习《刻意练习》这本书。
How to Experience?如何经历?
演练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再优秀的艺术家,在上台前也会演练。模拟现实中,我们不可能遇到所有的问题,模拟问题的出现,并解决问题。实践最好的学习就是“实践”(DO)。
给你一套解决的方案
读了这么多,还是无从下手,我们从学习金字塔的最有效的方式“践行(DO)”,推荐两种综合的方法。
写作
以输出倒闭输入,简单粗暴,持续写下去,思考——写作——再思考——再写作。你只管去写,剩下的事交给世界,别操心了。
费曼学习法
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老师已经讲的很清楚,我这里直接引用他的文字。
费曼学习法第一步,选择一个概念。
这适用于任何学科的任何概念。
第二步,教授这个概念。把你的教授对象定位为小学生,用他们能听懂的语言去解释这个概念。
第三步,返工。这一步针对的是第二步你解释不清的地方,再返回到原材料中,重新学习。当你可以解释清楚后,合上课本,继续第二步教授这个概念。
最后一步,回顾和精简。把你刚刚对于概念的解释写下来,然后大声读出来。如果有不够简洁或者听起来让人困惑的地方,那就再一次精简,用最少的文字去解释清楚。而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真的理解了这个概念的实质。
如果不理解什么是费曼学习法,更简单的方案是演讲。
Potato Head (大脑可塑性)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要相信自己的大脑的可塑性,大部分技能都是可习得的,学习如此,思考能力也是如此,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向内探求真实的自己,向外探索真实的世界。
写了这么多,我所说的都是错误的,感谢您的注意力!
思考与行动:
- 思考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思考?
- 关于学习,你有什么建议吗?
- 阅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么?如何让收获最大化?怎么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