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柳先生新传。

五柳先生新传。

作者: river凡simba | 来源:发表于2021-12-04 18:41 被阅读0次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名,姓,因宅边有五柳树,以为号

    这是陶渊明自己写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一句话,五柳先生传,是他在晚年对自己的评价,但这事并不能涵盖它的一生,因为陶渊明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陶渊明他晚年的心态已经放定了,他以他晚年的口吻对他整个人生的描述,其实更多是一种飘渺不在意的描述,但是,他并不是一生都是这样,那么就让我讲述五柳先生新传吧。

    陶渊明小的时候,出生在一个大家族里,为什么是大家族呢?因为他的祖上陶侃,是大将军,其实这个人还对他的影响很大的,他在做上大将军之前,其实只是一个穷苦的捕鱼人家,但是他并没有怨言,而是一直辛勤诚恳的劳作,这可能正使陶渊明开始向往自然,虽然陶侃作为当时一位政客,肯定是有很多权术的,但是这并没有在陶渊明身上展现出来。

    他的父亲,也是在官场上混的,也就是说他们家世代传承下来的就是要世代做官的习惯。

    但是他还有一个亲戚,也是他的祖先,名叫孟佳,他比起陶侃来说就是很不一样的,他是当时的清谈之流,是名士,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自己的镇定自若与高贵,正是当时令他闻名于天下的,这也带给了陶渊明他相同的性质。

    而陶渊明自己则并不像他的祖上一样,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倾向,当然他也是读着儒家的书籍长大的,但是据说他自己性本爱丘山,我们现在也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性本爱丘山,躺在清新的草丛中,晒着太阳吹着风,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但是陶渊明就更加敏感,他看着树荫,听着鸟叫,就能开心一下午,或许他就是喜欢这种安静平静的感觉。

    可是喜欢自然,并不代表他不能继续积极进取,陶渊明从小读,赵立坚长大就有着儒家的志向,他想要向圣贤如一样修齐治平,他想要做出千秋无改的功绩,也就是这些驱使着他,使他像历史上许多年轻的拥有热血的人一样仗剑去国,正像他自己所说的猛志逸四海,是一种他不能忘怀的不断勃发的志向,驱使着他,引导着他,让他去向四方,几乎他的脚印踏过了整个中国的版图,不见边关,无以养男儿血性!

    或许在一个好的时代,陶渊明就真能按照他儒家的理想,修齐治平,这是他最大的目标啊!可是当时的时代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知道魏晋并不是一段那么美好的时代,当时军阀割据天下,并且垄断了官场,你能否做官并不评判于你的才华,整个政治体系腐败无比,也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每个人都为权力杀红了眼,而再看整个世界外部的格局,大部分人他们选择把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全部都寄托到失去政治意义的活动上,也就是清谈,佛家和道家取代了中国的传统,儒家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因为人们真的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的机会,所以大部分人都放弃了自己的志向,躺平了。

    看起来这好像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环境,但是这并不能真正阻挡陶渊明,因为陶渊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继续把它当做世家大族,毕竟他的祖上还是有很多的积淀的,所以他靠着这层关系混到一个关,靠送送礼抱抱大腿慢慢往上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陶渊明说他自己是因为饿到不行了才出去做官的,但其实我觉得肯定不是因为陶渊明他自己的儒家理想,在他的诗歌和文章里不断的表现出来,这应该才是驱使他去做官的最大原因,正像陶渊明做官的时候一样,他曾经做过当时势力最大的桓家的还玄的幕僚,但是也仅仅做了一小段时间,他就又辞官回家。

    陶渊明自己说过,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其实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到他当时的心境,他确实是世路廓悠悠,因为他真的有很多出路,可是,他真的像阮籍一样,穷途而哭,不是没有收到橄榄枝,而是不想收下他,不能收下他,因为,陶渊明坚信当时的那些人做的事情是不对的。

    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先妥协一下,为自己之后找到更好的出路,哪怕在当上高官之后再坚持自己的信念,去做一些对这个社会有利的事情,也是非常可以接受的,虽然在这期间可能会违背一些自己的原则,但是陶渊明就是做不到,因为他太真了,学不会违背自己

    可是在那个时代你要是不敢走这条路,那么你就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了,那你面临的就是在这样的无谓的内耗中走过你的一生,很可能你的一生过去了,什么都留不下,什么也办不成,这对于一个拥有良好的家族,拥有贵族之风,坚信自己,并且学习着儒家的修齐治平的人来说,是不可以忍受的,所以陶渊明总是在犹豫的尽头处有一个爆发,他认为自己不能再在田园里呆着了,他要冲出去,要像李白一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但是最终他发现,他不能。

    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心,他出去能做的,也不是他真正想做的,最好的情况自然是能够真正的成就他君子如的梦想,但是事实上在里面完成不了他的梦想,到外面也是一样的情况,反而还会违背他的内心,因为外面,并没有人真正的像他一样,他用了很讽刺的话来说,他说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也就是说,当时的人们每天都在为了儒家类似的东西天天奔波着,但是却并没有发现他们有真正的目标,并没有发现他们问渡口在哪儿,因为在他们当时儒家已经彻底沦为了求取功名的路径,真的有人想要平天下吗?没有,只有他陶渊明一个,何不知道多少个和他同样命运,但永远也当不上官的底层寒门,他们永远也逃脱不了这个社会的宿命。

    特别是,当陶渊明归隐的那一年,他之前曾经加入过的桓玄死了,是他唯一看好的一个军阀和唯一看好的一个世家大族,但是他却死了,那么最终剩下唯一可能当权的也就是他在所有人里面最反对公开批评过很多次最讨厌的刘煜,桓玄可能还有一点点儒家的东西,还有一点点要改变世界的愿望,刘玉,则一点都没有。

    所以这一年陶渊明选择归隐。

    他改名陶潜。

    他的归隐是道家的吗?不是。

    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理想,以身正道。

    坚定的表示他的立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柳先生新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cb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