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短板理论,也有扬长避短的理论;
到底该怎么选?我想说,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毫无价值,都是狗屎;”价值“体现在你未能拥有的东西上;
也就是说我更偏向于短板理论;
-
我们对于所拥有的一切都具备禀赋效应,男女朋友,房子,车子,股票,已经掌握的知识,你的国家,你的民族,你的姓氏,你所拥有的一切;你对其的偏爱,对其的估值都远高于其客观情况;
-
这是人类的天性;这种过高的估值,有失客观,这会蒙蔽我们的头脑,失去理智;
-
过高的禀赋效应,是枷锁,让你失去自由,让你错失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机会;
-
会让你的肉体困死在一片土地(你家就是最好的地方,你出生地就是最好的,你的民族就是最好的,你的国家就是最好的);
-
会让你困死在一个能力模型,我爸擅长打鱼种地,我打小就擅长,继续扬长,只会让你打一辈子鱼,种一辈子地;
-
会让你偏执,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就是正确,就是真理,不容批判,不容反驳,自己内心给予其很高的评价,并且为了”扬长“会去找很多佐证的观点,对于相反的观点视而不见,逐渐走向偏执;
-
会让你困在信息茧房,当你给这个世界一个既定的认知的时候,人性会驱使你基于此构筑信息网络和价值观,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很擅长,父母这么说,大家都这么说,你太熟了,你太懂,你会好好发挥这个优势,将其发扬光大,不用强调,你具备这个惯性;但这都未必是真理,如今的个性化推荐更是强化的这种特性,不断扬你的”长“,在你的偏好上,”擅长“上让你不断奔跑,让你逐渐丧失对于世界的客观认知;
-
会让你认知能力僵化,难以得到跃迁,中国学生做题很厉害,很懂做题逻辑,解题思路,考试能手;继续扬长,会是考试超级能手,但是这不是真理啊,不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啊,这个世界的发展不是靠会做题来推动的啊,但是你不会想到这点,你的认知能力不会跃迁到这点,因为你去”扬长“了;
-
我们对于未知都充满恐惧,很难跨出这一步,难以突破已经具备的,更愿意在已经具备的资源内打转;这样让我们们很舒适,很惬意,很有安全感;这是人性,是劣根性;
-
扬长避短,不用强调,人类天生具备这种特性,而且是低劣的;
-
你也许在你的能力模型上去扬长,能够取得比以前更好的收益,但是极其容易遇到瓶颈(线性增长);比如中国农业,中国农民很擅长精耕细作,几千年来这个技能打磨的炉火纯青,插秧能力无与伦比,吃苦耐劳精神无语伦比;现在是能吃饱了,比以前好了,但是瓶颈明显,毕竟是小农经济,再擅长,也比不上工业化规模化自动化生产的产量和效率;就算中国的劳动力如此低廉,农产品价格在国际上也没有优势,大豆、玉米、猪牛羊依然依赖进口,别人比我们生产的更便宜;
-
这是一个线性增长和非线性(指数or跃迁)增长的问题,扬长往往只能带来线性增长,而很少能够带来颠覆性增长,或者巨大的跃迁;
-
如果你要试图和禀赋心理进行对抗的,就得有叛逆心理,批判心理,自我否定心理,抛弃一切,放下一切,背叛一切;”不扬长“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正确的,因为大部分人还是愚昧的,你的”长“和真理都是背离的;没什么意义和价值;
-
如果说不扬长那该怎么办,我去补短吗? 狗屎,你不擅长的太多了,何必补短;不是长就该扬,短就该补;有一个灯塔,他就是”真理“,这是指引你前进的唯一方向;你所具备,擅长的未必都是真理,也许都是糟粕,但是你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一定会是最正确的;不必扬长,也不必补短,只管追求真理;恰好你的长就是真理,那就扬;恰好你的短时真理,那就补;这是唯一指引,也是最正确的指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