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老家回来,路过伏虎山老虎鼻子(地名),骑车已过多远,突然想起来老虎鼻子山头下面就是卢敖洞,看看时间五点多不到六点,还早,就准备爬上山去到卢敖洞一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07773/cde8957c442bcd93.jpg)
骑车拐回头,来到卢敖洞山下方,一处水泥浇筑的方台映入眼帘,方台约5*5见方,拾级而上,台中央立有石碑一方,石碑正面篆刻“卢敖洞”三个大字。转到石碑后侧,仔细查看,上书《卢敖碑记》,读之可了解卢敖博士生平简介及卢敖避战乱于卢氏伏虎山,在卢敖洞采药炼丹,救治莘川百姓于瘟疫之苦的善举,后升天羽化登仙之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07773/ae90d6f5e755d6e5.jpg)
《卢敖碑记》文曰:“卢敖即卢生,河北涿州人,是今存文献中首位卢氏名人。涿郡卢姓创基始祖,他精通天文、地理、医药、预测、农学、历数等学科知识。初为燕齐方士,后为秦朝博士,在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时,拜谒仙人羡门得河图洛书,遂潜心研究,创立谶纬学说,被东汉光武帝刘秀立为国学,传世至今。为中华文化,特别是为河洛文化、古代天文学、历法、医学等产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卢敖以方士特有的文化优势干预秦政,三次评击秦始皇。为避杀身之祸,而只身逃出咸阳隐居于卢氏九龙山麓,后至潘河黄叶祭拜了燕王墓,便在承德观结茅修行,最后到卢氏城东十里伏虎山的扁鹊洞仰观天象,测天演地,化五运六气,修炼飞升之道,适时卢氏温疫肆虐,缺医少药,民众苦不堪言,卢敖不辞辛苦,上山采药炼丹,普救众生,誉扬莘川,当地群众为感谢卢傲救命之恩,将此命名为卢敖洞。据《三门峡史迹》载:“卢敖炼丹处即卢氏县文峪乡涧西村伏虎山悬崖上的扁鹊洞,洞内原有佛像及卢敖像各一尊,洞顶部彩绘有龙形图案,石洞幽深莫测,内有清泉,涓涓流出,据说卢敖常用此水炼丹,后人也多取此水治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感激于卢敖对卢氏百姓的善行义举,谨立此碑以做纪念。撰文:王雅利、杜鸿征,公元2015年5月。”
看完碑记,我看了一眼山上的卢敖洞,它刚好位于伏虎山山脊断裂处的下方,该处山势陡峭,远观望之若鼻梁凸起,又因此山名为伏虎山,当地百姓就俗称此处为“老虎鼻子”,而卢敖洞就刚好在老虎鼻子下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07773/0746c5ed41f9a207.jpg)
本想着拾级而上就能很快到达卢敖洞,可是眼前的山路让我无语了。说是路吧,只有一条人走出来的陡峭小道,没有台阶,只有土石,而且杂草丛生,荆棘满地,真是让人无从下脚。天近黄昏,我还是孤身一人,万一有个突发状况也不好应对,是上去还是不去我犹豫了一下,心里想着每次回老家都从这里路过,可是从来没有上去过,不是没有时间就是老婆孩子一起,嫌路太难走,怕孩子滑倒,今天好容易有时间也了无牵挂了,再不行动更待何时?!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07773/4c96a5d5ac4843af.jpg)
迈开步子,匍匐前进,时而弯腰双手伸开保持平衡,时而跳过荆棘抓住边上的树枝,时而轻轻的拨开酸枣树钻过去,时而驻足欣赏远处的山城美景,差不多二十分钟后,我终于爬到了老虎鼻子下面,也就是卢敖洞前面。
卢敖洞分大小两处洞窟,东边偏上的是大洞,即卢敖洞,卢敖洞类似旧时民居窑洞,洞深四米左右,左右宽约三米多,整个洞身呈内高外低状,内壁为硬土块状山岩,看着像土,却坚硬如石。山洞顶部原先似有彩绘,可现在几乎看不出所绘何物,只能从碑记中所知为龙纹彩绘。洞内有小型香炉两个,内有沙土盛之,隐见残香数把,洞外有鞭纸残迹,应是附近居民感念卢敖而烧香或是祈求灵丹妙药所焚香鸣鞭之迹。看到如此场景,自己却两手空空,仓促探访,深感歉意,于是恭恭敬敬向卢敖博士神位三鞠躬,以示敬拜。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07773/c0dfe56f21b5105c.jpg)
西边低一点的地方另有一小型洞穴,沿小道趋之,细察,此洞外部仅一米见方,底部有一小口,估摸小孩能跻身进去,可是我却钻不过去,趴在口处向内望去,洞狭且幽,深不可测,只好悻悻然离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6207773/b8a4244172789c7d.jpg)
复登临卢敖洞,远观卢氏山城,栉比鳞次的楼房在余晖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远处的洛水在夕阳的照耀下更是金黄一片,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山下的产业集聚区的厂房一排排的由西向东铺展开来,近处的工地建设正如火如荼;俯瞰山脚下,偶尔路过的车辆若黄羊般疾驰而去,时不时的传上来几声滴滴声。
坐在卢敖洞洞口歇息片刻,夏日的热依旧燥的很,鸣婵与虫叫却听的异常响亮,却更显得山之幽,洞之静,不禁思绪万千。
卢敖以方士身份为掩护,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而不得,后又抨击秦政,不得已避祸乱于豫西卢氏。按常理说结茅修观、修谶纬学说(类似神学)都是他的分内之事,然适逢卢氏瘟疫横行,他却悲天悯地,见不得人间疾苦,用毕生所学,采药炼丹,救一方百姓于苦难之中,这样的胸襟和善举就不仅仅是一位方士所为了,那是扁鹊再世、老子重生的大圣人之举了。难怪乎至今卢氏人民提起卢氏的得名都会想到卢敖,有了“先有柏再有观,之后才有卢氏县”之说。虽然卢氏县的县名不一定源于此,但是卢敖的故事却是卢氏县的一份传奇名片,也是卢氏人的一份怀念,一份追思之情,一份荣耀。
末了,赋诗一首,谨怀卢敖博士。
伏虎盘龙一水间,
卢敖博士居半山。
悲天悯人世间苦,
采药修行炼仙丹。
不辞辛劳除瘟疫,
留的善举美名传。
清清卢氏双千年,
赖得卢敖一先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