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是写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知道修改很重要,但我却很少对自己写的文章进行修改。偶尔有修改,也是检查下错别字或者查查语句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然后就没有其他动作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
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看《穷查理宝典》时,芒格说:运用检查清单是防止投资决策出现大错的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我焕然大悟,修改文章也可以使用检查清单呀!
飞行员在起飞前都会使用检查清单,检查飞机的基本状况,以确保飞机的状况正常。这是防止出现大错的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
在文章发布前运用检查清单,对文章进行检查修改,以确保文章不会出现大错。这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那文章的检查清单内容应该有哪些呢?
芒格说,检查清单不能过于简单,必须包括所有重要的方面。他的投资决策检查清单十分详尽,有40多项,具体请参见他的《穷查理宝典》第二章。
《文心》中第九章“文章病院”提到三点关于一篇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
1、用词、用语不适当
这是一种毛病,该用这个词的,却用了那个词;该这样说的,却那样说了。
书中的例子:
‘目的’,不是大家用惯了的名词吗?心意所要达到的境界叫作‘目的’。而第一号病患者却有‘不能不变更去取之目的’的话。编辑辞典,选用条目,哪个条目要,哪个条目不要,只有依据预定的‘标准’来决定;所以说‘去取之目的’不适当。必须说‘去取之标准’才行。
2、意义的缺略和累赘
一句话里,意义没有说完全,就不成一句话。反过来,说得太啰嗦了,把不相干的东西都装了进去,也同样地不成一句话。这种毛病的原因在于不曾把意义想得周全,便提起笔来写;如果作者的言语习惯不良,平时惯说那些支离的、累赘的话语,写起文字来也就会有这样的病象。
书中的例子:
‘际此内忧外患之时’成什么话?必须说‘际此内忧外患交迫之时’才行呀。不说‘以……译音表为标准’或‘依……译音表’,而说‘均依本馆所出外国人名地名译音表为标准’,这是累赘不通的话。不说‘使国民参与政治’,而说‘召集国民参与政治机关’,这也是累赘不通的话。像第三号病患者因为要说青年感情丰富,关心国事,先把老年人也知爱国来作陪衬;却说什么‘明知行将就木,即使死亡,为奴称仆,亦无几时。然犹攘臂切齿,慷慨陈辞,鼓其余勇,义无返顾’,仿佛把老年人讥讽了一顿,这更是累赘的无用的话
3、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一句话里,前后不相连贯,一串话里,彼此不相照应,这也是重大的毛病。
书中的例子:
‘此十余年中,世界之演进,政局之变革。在科学上名物上自有不少之新名词发生。’这只是一句话而已,然而前后不相连贯。正如文章病院的‘医生’所说,‘揣摩这里的语气,“世界”与“政局”对立,“科学”与“名物”对立,而以“科学”应“世界”,“名物”应“政局”世界演进,科学研究益精,因新发明、新发现而产生新名词那是不错的。但是“政局变革”与“名物”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而牵在一起,这句话就前后不相连贯了。
书中列出了这三条清单,符合三条清单内容的文章,应该进入文章病院,进行医治。我回顾了我以往写的文章,几乎每篇文章都得了重病,惨不忍睹。好在我现在懂得了一些医治方法,可减轻它们的病痛。
写完之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去,毫不可惜--鲁迅
下面是一份摘自网络的关于修改文章的方法
修改文章的五个方面:主题、观点、材料、结构、语言。
修改文章的8个技巧:
- 刚写完文章,不要立马动手修改。
- 主题是否明确?(一篇文章一个主题)
- 所选材料是否能说明主题?(查阅资料或典故)
- 删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突出重点)
- 调整文字顺序,参考文章的逻辑框架。
- 想一个更吸引人的标题
- 以读者的角度再通读一遍全文。
- 朗读文章,检查一下错别字。
从上面的“文章病院”和“修改技巧”中,我总结出6条清单:
- 是否有错别字
- 是否有地方用词、用语不适当
- 语句是否通顺(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 主题是否明确(意义的缺略和累赘)
- 逻辑是否清晰、正确
- 标题是否够吸引人
机器坏了可以通过维修手册中的指导进行维修,这检查清单就好比维修手册,可以指导我们修改文章。有了检查清单,修改时就不至于没有方向、不知道该检查什么。这清单更像一个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文章,必须修改到符合为止,符合了才能发布。标准越高,则文章越好。
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陀斯妥耶夫斯基
参考:
《文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