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一直觉得《都挺好》里头家庭的冲突矛盾是夸大的,有时候觉得太过于负能量了。但是随着剧情往下看,好像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戏剧源于生活,这话不假。
当看到网上大家都在有感而发的说,“我家谁也是这样的”,“我自小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的”,“我遭受到的待遇和她是一样的”......
果断得感受到了中国式家庭生活下的人们的悲哀。
看看大家的原生家庭纵使众生百态,莫不一是。
01
众生百态 你我都是苏明玉
你是“苏明玉”吗?
因父母重男轻女的偏见,导致自己的成长路上满是不愉快的回忆。为了在这个社会上得以存活,不惜煎熬着自己的内心,成长为一个冷漠、自我、封闭的人。
或者你是“苏明成”。
被父母娇惯着成长,对母亲有着强烈的依赖,母亲过世后,一下子成了断翅的飞鸟,徒步得奔跑着,却再也飞不起来。
再不然还有个“苏明哲”。
自小是家中长子,学习拔尖,给家里人带来了许多荣耀,自尊心强。长大后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个幸福的小家,却时不时也记起长子的身份。即使工作上不如意也逞强着,打肿脸充胖子,到最后依然碌碌无为。
亦或是拥有一个苏大强一样的父亲,老来耍皮,尽一切折腾子女,不得安生。
《都挺好》播出后,很多人的评论都透露着这样的信息:
虽然我身体毫无损伤的长大了,但是我内心的伤一辈子也好不了了。
02
原生家庭是一个沉重话题
原生家庭究竟会给人带来怎样痕久的伤痛呢?
是在一切云淡风轻后,隐忍的泪水,在某个毫无预警的深夜爆发出来。
是在目睹同样遭遇的人叙说,愤怒指责为其出头。
是在每次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接触中,淡漠的面对。
是你信誓旦旦地说你绝不会让你的子女重蹈覆辙的果决。
......
但,最后,我们一生都被它套牢。
03
我把孩子打掉了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新闻,说有一个门当户对的新婚夫妻,妻子在听闻丈夫体检中查出晚期肝癌,怀孕4个月的她不顾公婆的恳求果断得打掉了孩子。引起了大家的非议。
有人都在将目光放在可怜的丈夫、年迈的公婆上,大部分人都在谴责狠心的妻子。
“为什么不能给他们留一个孩子,留一个希望。”
放远了看,是希望吗?
丈夫命不久矣,公婆年迈老弱,可是岁月漫长,难道要年轻的妻子守寡带大孩子?
这对妻子不公平,对孩子也不公平。
有的时候不下点狠心,那是对自己还有肚子里的孩子一辈子的灾难。
04
我最爱的是我自己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前一阵子比较火的《我家那闺女》,Papi酱提到的人生爱人排序,不再是将孩子丈夫放在第一位,而是自己。
父母不理解,他们说我这一辈子都是将孩子放在第一位的,一代为一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是呢?
好像,爱自己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事。
我常常听到我父亲和我说,我是为了你们而活着的。
我听到后,除了一点感动,听久了却成了一种负担。
为了我的人生大事,他可以把自己的晚年生活抛一边。
别人随口一声你女儿年纪大了,都会惹得他和别人对骂起来。
我和他说,何必呢?
每个人过的好不好,都不是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决定的。
是你的身心是否过的开心。
我父亲总是和我犟,你结婚了,我就开心了。
实际上呢?
不还是等子女结婚了,再来插手他们的婚姻生活。
一辈子浑浑噩噩就这么过去了。
每个人都是《都挺好》中的角色缩影,可是人生可以不那么苦。
血浓于水,都放过彼此,让彼此好过一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