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钱穆 国史大纲

钱穆 国史大纲

作者: fanfan的书屋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2:55 被阅读0次

1在殷墟发现的是商朝的文字,因此断代时,基本确定有商朝,而商以前的历史属于非信史,即传说。但王国维认为文字的创造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成的,在发掘的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整理出四五千字以上,可以侧面印证夏朝的存在。

2西周。封建制,土地分封。周公摄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即恢复被灭亡了的国家,接续已经断绝了的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礼乐制度。

3东周,也成为春秋。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在乱局中提出一个主张“尊王攘夷”,就是说仍然尊周是天子,不承认靠抢夺来的政权,使得内乱减少。

4战国群雄。经过春秋争霸,各个有实力的十二诸侯演变成七雄。合纵连横,鬼谷子、庞涓、孙膑等等。

5秦。秦统一前,中国是封建一统(王位是可以世袭)。秦之后,实行郡县制,是郡县一统。宣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秦成立了中央集权制,也就消灭了贵族阶层,主张了平等的思想。秦的灭亡,历史动因是因为新平民阶层崛起,旧的封建势力崩溃。

6西汉。刘邦,萧何,张平,韩信。汉文帝刘恒,贾谊“重建诸侯而少其力”,消除封建势力。汉文帝、汉景帝两任皇帝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对内统一,对外平夷。

7东汉,没落皇族刘秀击败王莽。光武帝非常重视教育,兴儒学、推崇气节,使后汉一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东汉后期,外戚以及宦官干政。末年,政局混乱,最终形成了刘备、曹操、孙权为首的三国争霸。

8司马炎篡了曹魏的政权,晋篡位十六年后,吴国灭亡,接下来有贾后之乱,又引起了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

9南北朝。东晋后有宋、齐、粱、陈四朝,由于在南边,称为南朝。与此同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朝的鲜卑族是五胡汉化最成功的一族(魏孝文帝)。佛教看世界和儒家不同,佛教认为世界是苦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一切富贵、名利在死后都是过眼云烟,人生实在是无一处可以留恋的,因此佛教看世界是消极的。从佛教的角度看,我们现在的一生都是前世作的业,三世都是苦,人就是在苦海中,知道这个道理,人就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人口因战争锐减,人人无信心,佛教出现说坏人的下一世是要遭报应的,而好人今世受苦,下一世就会有好报,很多人因此变得积极,因此佛教在这个时期传播很广,也主要基于这个原因。要为自己做的事负责,不能胡闹过日子。

10最后隋篡了北周,又平定南方,才再一次统一中国。

11唐太宗灭突厥,周边小国朝贡,称太宗为“天可汗”。唐朝国力日趋上升,于是在边境设立十个节度使。玄宗初期和中期,唐朝国力到达最顶峰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开元年间也诞生了众多伟大诗人,是古代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巅峰。安史之乱象征着唐朝由强变弱,而玄宗的威望也从历史高峰上跌下。安禄山的人,地方权力过大,军政不分,为日后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安禄山的权力过大,有了和中央叫板的资本。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作乱

12五代十国以后,夏辽宋三国对峙。宋代太祖奖励读书,宋代的文学、艺术、思想、哲学都大为兴旺,但是军权和国家统一一直不太理想,学术方面也远远落后汉唐。范仲淹,庆历变法。宋徽宗,画家,书法家。辽国被金国灭了之后,金国入侵宋朝,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俘虏而去,史称“靖康之耻”,至此,北宋灭亡。儿子赵构宣布继承皇位,并且迁都到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史称“南宋”。岳飞,秦脍。

当时的金国和宋已经衰弱,在遥远漠北崛起的蒙古人在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带领下正向南而来,金灭后,南宋也再无力抗蒙,蒙古很快就入主中原,建立元朝。

到了五代时,国家混乱,寺庙中的和尚看待世界有所变化,他们提倡读韩愈的书,比如《师说》《原道》。

因为学子只有修齐治平后,国家才太平,和尚才能普度众生,完成自己的修行。所以,当时的寺庙承担了教书育人的作用。

13僧侣在元代的政治活动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14 明太祖朱元璋尽杀功臣,侮辱官员,那为什么朱元璋对待读书人和官员如此严苛呢?

这是有原因的,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唐朝时,武将跋扈,因此积极扶持文官。而明太祖则认为元代没落后,自己身边的功臣已经尽数被杀,兵卒也解甲归田,不构成威胁。

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读书人,但是治理朝政又不能不用读书人,所以值得用严刑峻法威慑士人,让知识分子和官员在王室的威严下臣服。明太祖固然一生勤政,但是出于私意废除宰相制度,让明代政治走向了歧途。太祖皇帝废掉宰相位后,相当于皇帝要承担宰相班子的工作,工作强度之大,常人难以想象。皇帝懒政,于是产生很多权臣,比如明世宗时期就有夏言、严嵩操弄大权。内阁大学士虽然有很大的权力处理朝政,但是不能直接见到皇帝,中间隔着太监,于是,宦官即将登上明朝的政治舞台。锦衣卫,东厂,西厂,内阁。郑和下西洋。

15皇太极使用反间计,崇祯皇帝中计,把刚刚解了京城之围的袁崇焕下狱,最终将清军眼中的劲敌,以通敌谋逆的罪名凌迟处死。清朝入关后,对投降的将领进行论功行赏,康熙十二年,皇帝要求撤三藩,于是三个藩王起兵造反,不过最终被清政府平息,至此,明朝势力全部消亡,正式由明代转入清代。

清朝继承的是明朝制度,不设立宰相,以大学士治理国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权力比明朝时内阁大,但仍然不是宰相。总之,集权统治到了清朝已经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乾隆皇帝就是代表。乾隆好大喜功,多次用兵,军费耗资巨大。再加上这一时期全球都进入人口大爆发阶段,人口和粮食问题就十分突出,饥民们走投无路,只好揭竿而起。可以说,太平天国提出的设想和政治观念已经是农民运动中比较先进的。《天朝田亩制度》。

相关文章

  •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中国通史: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北大教授钱穆讲述。 高格调,低门槛的简明中国史,历经六十载传奇面世。钱穆先生曾三...

  • 中国通史推荐书单:五部必读经典

    1、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是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讲授中国通史课程。《国史大纲》脱胎于讲义...

  • 推荐几本好书、写点读后感

    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名作《国史大纲》以独特的视角将自上古到民国的历史进...

  • 温情与敬意

    学国学的人很多,读钱穆的人不多;读钱穆的人不少,真能细致深入的很少。读钱穆的很多人只知道《论语新解》《国史大纲》,...

  • 在钱穆先生的所有著作中,这本书比《国史大纲》写得还好

    《国史大纲》是钱穆先生的代表作,而且也很知名,我倒不是要批评《国史大纲》,毕竟《国史大纲》也有不足。如果你不想一心...

  • 当下,更应该翻开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

    当下,国民更应当重新翻开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因为现今中国,更能找到作者和本书的历史联结。 一、作者 钱穆先生(...

  • 钱穆 国史大纲

    1在殷墟发现的是商朝的文字,因此断代时,基本确定有商朝,而商以前的历史属于非信史,即传说。但王国维认为文字的创造不...

  • 第10篇:著名教授钱穆在云南大学任教时每月领多少工资?

    (云南某学生读钱穆名著《国史大纲》笔记) 钱穆,著名历史学家,1895年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钱穆九岁入...

  • 国史大纲

    介于对历史的喜爱,我选择参加了年纪组织研讨的项目——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作者钱穆,四大历史学家之一。...

  • 钱穆《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国史大纲》 作者:钱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10-12 ISBN:9787100074667 作者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钱穆 国史大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i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