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利己与利他

利己与利他

作者: wind73 | 来源:发表于2023-07-22 10:40 被阅读0次

          在近日对一位行长的现场辅导中,我看到了一个人“心念一转”后的巨大变化,结果让我自己都感到震撼,并在事后与朋友们深入探讨此现象时又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特记录并分享之。

          初到网点时,可以感受到网点行长在常态化指标的压力下,思维方式上已呈现产品思维的固化,表象上是长期承受指标压力后表现出的无助、无力感、无幸福感,感觉这样的日子周而复始,好像永远也没有穷尽一样。

          辅导过程中,我引导行长从经营客户角度思考问题,并以他自身家庭为例,思考其家庭需求。他家有两个孩子,老大七岁、老二四岁,正处于培养孩子专注力的关键阶段,而专注力对孩子一生学习都有巨大的帮助,行长对这件事一无所知。我引导他,是否可以从存量的对公客户、对私客户中找到高手帮他解决此类问题,若果存量中没有,是否可以从市场上找到相关机构帮助他解决此类问题。如果经体验,这样的合作机构确有实力,能否为与行内同类的客群,提供沙龙服务,为家长讲明其中利害。这种沙龙服务,将直接为合作机构带来美誉度及潜在的商机,顺势要求其在为银行客户提供服务时提供折扣优惠、满减服务,对银行的存量客户维系将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当这种服务在特定客群中具备一定美誉度时,还可以为银行带来增量客源。而且银行又可以与合作机构本身开展商户、结算、普惠、零售各类业务的营销合作。

          虽然仅是这一点,但顿时让他豁然开朗,这样经营客户,客户满意度极高,而且营销更容易上手,因为银行不是在销售产品,而是为客户的特定需求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而银行的产品融入解决方案中,成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时,客户会自然接纳,这明显有别于产品的直接推销,客户体验更佳。

          我继续引导他,为什么要将客户分类分群?这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不同,从客群的共性需求出发,找到合作伙伴,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事半而功倍。这会帮助银行进一步密切客户关系,带来各类营销商机,其重要意义在这里也就不言自明了。而且这样的合作结构积累的多了,会为行长营销其他客户提供极大助力。

          我观察到,在交流过程中,行长呈现出一种持续兴奋的状态,并且认为,明天他在晨会上与同事交流这种营销思路时,大家肯定也会有同样的感受。我明确地告诉他,这就是经营产品与经营客户的差异,只有经营客户,围着客户的需求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才会有这种美好的、幸福的感受。

          “心念一转,震动十方”,还是这些客户、还是这些产品、还是这些员工,思维方式一变,顿时海阔天空!

          这次辅导,对我触动也极大,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行长由产品思维转向客户思维后的兴奋、愉悦感,这重塑了他的生命活力。由此我可以清晰地认知,我们在从事的工作有多么大的价值。

          事后在与几位朋友交流这件事时,我提到了一个观点,我认为“客户思维”本质是利他思维,“产品思维”是利己思维,利他思维会给人带来持续的、长久的生命力和幸福感。而利己思维,只可以带来短期的愉悦,且很难抵消各种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因为后面等待你的可能是更大的指标压力或者更强的利己期待。

          朋友们在这件事上的观点,让我醍醐灌顶。

          在他们看来,我描述的产品思维,向客户倾销产品、完成任务、获得报酬,看似利己,其实是“害己”,他会让自己未来的工作无以为继。而真正的利己,恰恰是在利他后的利己,应该形成的是双赢的局面,这样双方关系才可持续。

          是我把利他、利己二元对立了。

          在这次辅导中,行长以利己的角度出发(由于会直接满足行长家庭的需求,他表现出了强烈的营销欲望,道理也很简单,找到并建立合作关系后,他家庭的需求就可以被满足,这件事不是行里让他干,而是“他要干”,是在为自己干),找到合作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后,未来又可利益到同类客群,这本身又是利他。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提供解决方案,持续拉近客户关系,客群的持续深耕会为行长的团队带来很好的经营业绩,这又是利己。

          这样看只有把利他与利己结合起来,形成多方共赢局面,这种合而为一的利己利他,才会持久地对各相关方产生利益,也是真正的对社会有利,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一点感悟共分享,周末愉快!

                                李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己与利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yjx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