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孩子,"宅"功了得,女儿因为疫情,一直在家,可以天天不出门。昨晚她提议,趁周六全家休息,到1844的日本料理店打牙祭。好不容易愿意出门,我们一致通过了她的提议。
早上出门前,抓紧时间读了一会儿书。这次出场的是上海三联版的《书店的灯光》。书上有作者的介绍,刘易斯.布兹比,美国作家,曾在书店任职十七年,对书店有特别而深厚的感情。
这份感情,作者在书的第一页就开门见山、明白无误地表达了:“我的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一一随便哪一家书店,我总是充满一种静静的兴奋。按理我不该如此:我在书店度过了大半生,当过书店店员,也做过出版社的销售代表;即便在我退出这个行业后,仍然是个不可救药的书店常客,每周至少要去书店五次。”作者接着还说,他去书店不仅仅是为了买书,还因为,"逛书店本身就令人兴奋,我知道我想呆多久就可以呆多久。""在其他行业中时间也许是金钱,但在书店里却不是。既然时间不是金钱,我们不妨挥霍一回。"
对一个曾经也爱逛书店的人,读这样的文字,共鸣就像海里的波浪,一浪接着一浪地涌过来。这样的阅读体验,轻松而愉快,无疑是最适合周六早上临出门时阅读的。
离预订时间接近了,两位大小姐也已收拾好自己,该出门了。在放下《书店的灯光》的那一刻,我没有想到,一条通往书店之路已经在无意中打开了。
我们赶到预订的餐厅时,已过了预约的时间。虽然疫情还处于常态防控阶段,但餐饮业已慢慢恢复,在这家日本料理店,虽然还没到座无虚席的地步,但已有不少的顾客在用餐。我们选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姚江,江面平静而开阔。五月的阳光有点强烈了,照在窗外的绿色植物上,每一片树叶都绿得发亮,有点像此刻的心情,是明朗的。加上美食后,心情更是愉悦的。
吃完精致的日本料理,女儿还不过瘾,提出来要到1844下沉广场的LF甜点店吃个甜点。虽然有点得寸进迟,但考虑到该女生难得出趟门,总不能扫她的兴。对哦,下沉广场上去就是三联书店了。我怎么差点忘了这个书店呢,想当初,因为工作关系,我曾见证过这家书店从筹备到开业的过程。征得母女俩的一致同意后,我们顶着炎日和中午的困怠,去了三联书店。
好久,好久没来三联书店了。不知道是因为疫情影响,还是经营的问题,三联书店给我的感觉有点凌乱,缺少书店应有的静气。但不管这么多了,只要有书便是天堂。逛书店是计划外的安排,没有太多时间可以挥霍。但既然来了,我想选一本书带回家,为今天的难得出行作个留念。在短时间里要选一本喜欢的书,说实话是有点难度的。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和书是有缘分的,心意中的书自然会出现的。这不,缘分来了,我看到了陈列在偏角落的一本书一一《九故事》,没错,塞林格的《九故事》。这是个新的版本,译林出版社,比家里的上海译文版要厚,再仔细一看,书的封面上标注着"中英全本“,怪不得厚度增加了。译者也变了,不是李文俊,是丁骏。就选它了,这本书,无论从哪方面都合我的意,英文部分,刚好可以给女儿读,她的英语不错,是该读原版书了。
有了塞林格,三联之行也就圆满了。就像这次外出,加入了逛书店这一环,就心满意足了。赶紧回家吧,回家后可以泡茶看书。(202005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