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第一本读完老舍《我这一辈子》。
活跃在课本书里的文豪不陌生,可对于近年才有效阅读的自己又说不出来的陌生。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小学课本上了几遍的《北京的春节》,不过让我粗枝大叶了解了京味十足语言大师的幽默,通俗里的睿智。
《我这一辈子》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人物有些年头,可延伸的社会现实血淋淋映照现在。有点才华的“我”,蹉跎一生,也只是明白,人的岁数只一生,苦难却能世袭。还有那产房中保小的恐怖,大悲寺外安息的学监,大悲寺内那一颗脏兮兮的心。
其实,文章并不通俗易懂,只把世间丑态,人与人交往那摸不透的心思揪着给你猜,猜疑之际,后背发凉。
类似的阅读体验还有很多,很多作家都擅长描摹内心对人、对事,纷杂庞大的心理。合书之余都有被扒光的羞耻感。这也就是作家之所以为作家,而读者只是读者的原因。
我也曾想如何借鉴模仿,可是学习的渠道毫无头绪,想在书中系统分析,有时拿起书遍寻不着,亦或再多看几遍对己而言最终也是东施效颦,无用焉。
读书快乐,写笔记着实难为自己。
不过还得坚持,人生总不能只做易事、乐事。
也紧等着不多久记录本身愈加有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