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记
经历,尤其是一些困难的经历,人会遭受创伤而被永久地改变。也会从创伤中发展出新的意义。
这种意义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我们是怎么组织我们的经历,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什么是人格?
1)基本特质。比如:内向还是外向?
2)个性化的应对方式。比如:目标、防御机制、信仰,人生某个阶段的生活任务和中心。
3)最核心的层次,人生故事。 我们不停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制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的个人故事。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感,也来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挽救式和污染式的人生故事
通过重新赋予故事的意义,把它变成另一个故事,并通过人生故事,来为自己寻找希望。
二、新旧知识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看一个人可以通过五个层次:战略层、能力范围层、资源结构层、角色框架层、感知层。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从人格的角度,基本特质、个性化的应对方式、人生故事。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两种视角之间的差异。
--用户体验的角度,更适用于看一个人的工作。而人格的角度,则可以更完整、更全面去观察和了解一个人。
--在人生故事里,不仅给自己分配角色,也给别人分配了角色。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心理学家 丹·麦克亚当斯 ,人格 理论。《APA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手册》
--《象与骑象人》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我自己的人生故事是怎么样的?我一边当观众,一边当编剧,一边经历,一边修改故事大纲。把符合故事大纲的重要情节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同时忘却与故事无关的旁枝末节。
--我怎么看待现在,怎么预测将来。
--怎么从人格的角度来理解别人(基本特质、个性化应对、人生故事),从个性化的应对方式和人生故事的角度,理解不同人的人格特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