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历史通俗读物,选题最重要。不过更考验作者的是叙事。郑小悠的新书《九王夺嫡》延续了《年羹尧之死》的短小精悍,颇有以小书驳煌煌巨著的气势。尤其在叙事中夹以议论,不拖泥带水,不躲闪隐晦。正如在《九王夺嫡》一书的序言中,郑小悠自道:“用史学研究的材料解读方式去写大众感兴趣的人与事,打破人们在观察历史时程序化、脸谱化的思维桎梏,是我从事这项工作的最直接愿望。”
理解这句话,可以用“九王夺嫡”的核心人物康熙皇帝的一个小故事来说明。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康熙皇帝像往常一样,带着多名皇子巡幸塞外,在九月初四日,随康熙皇帝同行的十八阿哥因病呜呼,康熙皇帝又因“帐殿夜警”之事而情绪崩溃。康熙皇帝将随驾的王公、大臣、侍卫和官员召集到自己的大帐------黄幔城前,又将太子允礽捉拿前来,命其跪在地上,康熙皇帝自己痛哭流涕,在其座上历数太子的罪过,比如骄奢淫逸、漠视兄弟,乃至生而克母等,几十年间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倾囊而出,说到痛心处,这位半世英明的皇帝,甚至左右开弓,当众连续抽自己的嘴巴,继而扑倒在地上,语不成声。
如果我们能想象这一场场景的话,我们大概能看到康熙皇帝在这一刻是作为一个失败的父亲的形象出现。用“痛心疾首”四个字也不为过。儿子在座下哭,抖如筛糠,父亲在座上哭,捶胸顿足,周围一圈王公、朝臣、侍卫不知是面面相觑,还是一脸惶恐呢?因皇帝这一身份而具备的“生杀予夺”能力的康熙在这一刻变得暗淡失色。不到万不得已,康熙皇帝不会将宫廷内闱的家事抖落出来,让一众人全部牵扯进来。也是在这一场景中,我们看到康熙皇帝褪去文治武功的盛誉,表现了作为部族首领、丈夫、父亲的进退失据。郑小悠用了很巧妙的克制,祛了高高在上罩在皇帝头顶上的魅。
皇帝的家事比起百姓的家事来,并无太大不同,甚至还要戏剧化一些,更龌龊一些。
郑小悠在《九王夺嫡》一书中对于历史叙述中程序化、脸谱化的解构只是用了“以事说事”的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还原和表现同一件事时,参与到事情中的各种人物就会显示出作为人的各种特质来。进而让历史叙事呈现出一种推己及人、平易近人的气象来。那些被历史书写惯用的形容词就有了纷纷落马的趋势。
在《九王夺嫡》中我们还会看到,虽然九王夺嫡是发生在康熙年间的事,不过这一事件前后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逐步止住跌宕。“九王夺嫡”一事从表面上看,不过是“继承人的战争”而已。但其实质,郑小悠总结到:“康熙年间的九王夺嫡,以及雍正年间的伦常惨变,都可以归结为汉家嫡长子继承制与满洲传统择贤推举制之间的激烈冲突。”我认为这一判断是正确的。在历史中,大清帝国的本名应该是“满清”。满洲部落文化与汉地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自满清建立之初就已天然形成,且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一直到满清皇帝逊位为止都仍在继续。写历史也好,读历史也罢,历史呈现出来的从来不是一团和气!
如果单纯地看待“九王夺嫡”这一事件,这或许皇权交替中最主要、最激烈的大事。在权力交接时期发生的“继承人战争”是不可、不能回避的死结。它由皇权本身这一制度铸成的。对于“九王夺嫡”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落在了乾隆皇帝手上。雍正皇帝显然汲取了这一事件的教训,在他即位不久,雍正皇帝就完成了满清皇帝权力交接的制度化-----秘密立储制。到了乾隆皇帝手中,秘密立储制度就已经成为“例”。当“传大位”的制度和方式固化之后,“残酷的储位竞争就此终结,当然,清初宫廷中固有的锐意进取、野心勃勃的皇室精神,也随之消失了”。郑小悠对于“九王夺嫡”这一事件的总结性陈词也让我们多了一个侧面去看大清的历史走向。
一个事件促使了一个制度的出现,历史上类似的记录不在少数。康熙末年这场激烈而复杂的夺嫡之争,“不但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即使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亦有相当的代表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九王夺嫡”这一事件之所以存疑和有争议,最大的可能是由那些在夺嫡过程中的失败者有意为之的结果。这一举动也让宫廷秘事越过宫墙,流入民间。
《九王夺嫡》一书最精彩的章节在“康熙帝去世的那一天”中,“大位”是在那一天确定的,尽管针对那一天的历史记录是经过精心审定的,但那一天基本框架中的出场人物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对那一天的回顾和回忆越多,那一天的历史破绽就越多。郑小悠在书写“九王夺嫡”这个故事时,没有放过这一点。对于参与到“九王夺嫡”并赢得大局的雍正帝而言,他会不由自主地回到那一天,那一天不但是他个人的巅峰,也是他之所以继承大统合法性的来源。能说破那一天发生了什么的人,必定是他。不过,在历史材料中显示的有关那一天不合理、不一致的内容,也为“九王夺嫡”这一事件添置了许多想象。在郑小悠《九王夺嫡》的叙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雍正帝明白地知道那些在宫墙之外的窃窃私语和流言蜚语。胜利者也并非一朝成功就安枕无忧。
在《九王夺嫡》一书的附录三中,我们会看到在“九王夺嫡”中失败者的境遇,细读诸多罪款,说得内容都是对“成王败寇”这个词的加强。读来读去,一句感慨------无情最是帝王家。帝王家事中没有“同情”二字。说一套,做一套,恰恰是他们最擅长的本事。
=============================================
每一次阅读都会迈向辽阔!《短书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