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曹操之前,先看看当时的人物背景:没有哪个人是一帆风顺的,都有各自的坎坷。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的养子。袁绍是东汉末年实力最为雄厚的诸侯,祖上四世三公,祖上连续四代人做到最高的官,身份显赫。曹嵩靠养父的地位在朝廷为官,所以曹操出身是靠宦官起家的官僚家庭,因为父亲一起在朝廷当官,所以曹操和袁绍是从小的玩伴,关系很铁。董卓把持朝政时候,曹操当时在朝中做官,曾试图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匡扶汉室,明知道董卓身穿铁甲,吕布护卫,依然百般设计靠近董卓,想见机行刺。曹操这个人,脑子比较活络。百般巴结讨好董卓,就是为了接近。当时董卓手下有吕布护卫,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有吕布在曹操无法下手,曹操称自己马匹羸弱,于是,董卓顺手人情派吕布去选西凉好马送曹操,这样一来,吕布就相当于被曹操设计离开了。吕布被支开,曹操依然畏惧董卓神力,所以,一直苦苦等待机会。好不容易,曹操终于等到才好时机,然而耗时已多,曹操拔刀正欲行刺,恰逢吕布回来,千钧一发之际,机智如曹操,马上改行刺为献刀。当时董卓就开始怀疑曹操,但是没有立马发作,曹操得以脱身,他赶紧赶快骑着董卓赠送的西凉宝马逃之夭夭。于是曹操被董卓下令通缉,几番周转,曹操最终还是被人捉住了。
捉住他的人叫陈宫,是一名县令。曹操看出陈宫这个人比较正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没有让陈宫把他交给董卓,还说服他和自己一起跑路,去说服诸侯组成讨伐董卓联盟,最后在袁绍的带领下,形成了军事联盟,袁绍做了盟主。结局就是吕布中了美人计,干掉了董卓。当共同的敌人董卓死了以后,这个同盟也就解散了。
随之天下已经大乱,东汉政权几乎名存实亡,各地将领开始拥兵自重,形成军阀割据态势,其中袁绍和曹操各自开始抢占底盘,其中袁绍占据河北,曹操占据兖州,这个时候他们的关系还不错。当这对好友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之后,达到了各自事业的稳定阶段,开始了各自的野心规划,曹操当时实力相对弱小,抓住时机挟持汉献帝,自封丞相,两个人都想夺取天下,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产生是必然的结果。于是一对好朋友开始为了利益而相互攻伐。最终在官渡,曹操以2万兵力打败袁绍10万主力,此战以后袁绍元气大伤,给予袁绍致命一击,不久生病去世,曹操依靠官渡之战后,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在北方经营五年修养生息之后,开始规划统一中国,先轻松夺取荆州,然后开始伐东吴,只要拿下东吴,基本上可以首先统一,208年著名的赤壁之战打响,结果是周瑜用计火烧曹操战船,曹军打败,自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于此同时,刘备进入西川夺取益州,自封汉中王,自此三国鼎立之势已成。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四年后,正是军力日益强盛之际,曹操于洛阳病逝,享年66岁,第二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史称魏武帝。终其一生,他拥有足够称帝的实力,却未称帝。虽然曹操没有统一中国,但是曹操的成就和功绩无法磨灭,最大的贡献就是统一了北方,打击了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外族乌桓和匈奴改善了民生,打破了当世的门阀限制,使得三国时期人才井喷。
从曹操的性格分析,曹操最大的特点就是机灵,随机应变,不拘泥于形式,包括刺杀董卓,说服陈宫放了自己,还有就是对敌马超,曹操诱杀马腾,激怒了马超。马超倾尽西凉所有,誓死要为父报仇,果然,马超击溃曹军,并趁势追击,大喊“抓曹贼,长胡须的是曹贼”。曹操听到,立马用剑割掉胡须。马超又喊:穿红袍子的就是曹贼。曹操听到,立马脱掉袍子扔掉,幸好等到前来支援的大将,方才脱身。机智是曹操的第一个优点。
他的第二个优点就是:敢做敢为,说干就干。
曹操有句名言——“也许你们以前看错了我,可是现在呢,你们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
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创业者首先要做行动派,有的人张罗了三年了,结果还是什么准备都有。有的人创业,问这个,问那个,最后犹犹豫豫,机会错失,等到别人成功,方才后悔。
曹操第三个优点:头脑清醒,立场鲜明
曹操政治头脑敏锐,在各种重要历史关头,总能站对立场走对路:他拒绝伙同王芬、许攸谋废灵帝;关东诸将欲立刘虞,曹操坚持“诸君北面,我自西向”;至死不篡汉称帝,等等。
曹操第四个优点——管理团队赏罚分明。
立了功的就大大奖赏,犯了错的就决不轻饶,很多企业,对于有功劳的员工视而不见,对于有错的员工也稀里糊涂过去了,这样管理企业,人才会流失,养出来的都是一群捣糨糊,混日子的员工。赏罚分明 该奖励的就奖励,该罚得就罚,绝不含糊,公平公正,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使部下们心服口服。如果团队员工对制度没有敬畏不行。曹操能够唯才是举 只要是有才能的,在曹操那里都不会受到冷漠,是广大人才有发展的空间。
曹操的第五个优点:战略眼光独到。
汉献帝本来就是董卓立的傀儡皇帝,没有任何实权。但是曹操意识到:在儒家思想体系下,忠君思想是正统,有皇帝在手,很多保皇派会投靠过来。当时天下军阀割据,汉室江山已经名存实亡,皇帝仅仅是个无形资产,但可以发号施令或赏赐于各路诸侯,碍于汉室名分大家不会公然抗旨,所以曹操在诸侯中占了先机。
曹操第六个优点: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从错误中总结教训。
曹操一生经历了四次大败:一败于徐荣,二败于吕布,三败于张秀,四败于孙刘联军到赤壁之战。每次失败,曹操竟然能够与下属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有时候谈笑风生。每次失败之后,不灰心,不气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总结经验,重整旗鼓,再次投入战斗,因此,曹操总能遇挫弥坚,不断冲出困境,走向胜利。反观袁绍,一次失败就让他耿耿于怀,整天唉声叹气。无论是打江山,创业开公司,不经历几次失败不会成功,学会在失败中成长,才能避免更大的失败。
曹操第七个优点:善于听取手下人的意见。
只要是于他有利的意见和建议,他大都能够虚心接受,他的许多得意之作,其实都是谋臣智囊的集体智慧:许下屯田是毛玠的建议;先平吕布,后取徐州是荀彧的谋略;西迎天子、定都许都是荀彧、董昭的建议;乌巢劫粮,是许攸的主意;远袭乌桓,是郭嘉的智谋。
领导者不可能事事都思虑详熟、棋高一着,但只要能集思广益、虚心纳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高人”。
曹操第八个优点:心胸宽广。
和张绣打仗,他的儿子曹昂被杀,后来张绣投靠他,竟然也能接受,不计较了。曹操把袁绍打得大败。曹军在打扫战场时,从袁绍丢弃的图书、车仗、金帛中,检出书信一束,这些书信全是曹营里的人暗中与袁绍相通的书信。当时曹操左右的人向曹操建议:“逐一核对姓名,一一杀掉。然而,曹操此时的认识与众人不同,他说:当初我方弱小,连我都不知道自己命运如何,更何况他人?人性的本质被曹操看透,你想让属下忠诚,首先要让他觉得你是值得追随的人,其次是让他们释放自己的价值,同时得到回报。而非在自己实力不济的时候,就要求所有人对你先付出。
题外话:无论是企业,友情,家庭,我强调先利他,因为人性本自私的,要求别人先利你,是有违人性的。只有我们知道人需要什么,我们才能把握人性,将人为己所用。于是曹操命人把这些书信付之一炬,概不于追究。
要做事,首先要有容人的胸怀,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企业里,必须让员工说话,不论他们说得正确与否。员工的批评、意见、观点、乃至牢骚都很合理,为什么他们会有牢骚?肯定是对公司对老板不满,老板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改进公司的制度和细节,如果没有一个“输出”的平台,员工哪有发明创造和激情?容人还表现在不计仇恨上。在企业里,什么都要以企业为前提,因才而用,不能因个人原因而压抑某人。
不管你是一个上班的员工或者是老板,曹操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地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员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板,想明白了你的人生就开阔了,事业自然也就有了突破口。
用人根本是2点,
1是会识人看人,
2是看上能用,
用人的诀窍在于施恩与人,同时立威,古今武将用兵,无非恩惠部下同僚,有功重赏,有错必罚,共赴患难,王莽董卓虽自绝于天下,然而仍有人追随生死与共;
古语:彼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治天下治军管公司,天下道理无过如此。
明天继续分享《和十大帝王学创业》第三集
最坎坷的创业者——刘备。
他如何做到屡败屡战的?他的一生负多胜少,但是仍旧能够当上皇帝,为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