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难重重。—《少有人走的路》
越成熟,越感受的到:有些话,说之前要深思熟虑;因为要顾虑,交浅而言深是否必要。有些动作,做之前要反复演练;因为要考虑,结果能否因此而呈现。有些思维,拥有了会反复推翻;因为要论断,原理和底层的逻辑是否正确。
依旧回响,学生时代那种,“奋斗,永不止步”的信念。
依旧坚信,道盛先生六项精进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告诉我只有足够专注,才能不断进步。
依然期许,“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衡量”,那鸡汤式的心灵慰藉。
但,经历的,感受的,践行的。最终,都要归于现实。
一定也必须相信,这个世界就是差别的存在。充斥人心底的傲慢与偏见。带着面具的贪婪注视着你。
指责他人道德过错,往往自己也深陷其中。评价他人胆小懦弱,常常自己也唯唯诺诺。讨论别人生活作风,每每自己也放纵堕落……思维素参之辈,发表着,冠冕堂皇之词,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肆意的批判和论断,过程中,贪婪的享受着自以为是的满足,无需为自己的过犯悔改。
那么,可以首先问问自己,在相似的情况下,又会如何行为呢?我们会不会随波逐流,被同化?
有些事并不是非黑即白,取决于自身想要看待和接受哪个维度。薛定谔的猫,告诉我们,当你不去观测,猫就是一直处在非死即活的叠加态中。因此,勇敢的面对,即便是道德上的谴责,首先也要从自身发起。
如果,你克己奉公,态度谦逊,说到做到,根据道义做事而非感情用事,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保持初心做,站在道德的角度上理智的看待问题。
如果,你举止端庄,性格很好,志向远大,优先考虑别人,后考虑自己。优先考虑那个优先考虑你的人。勤奋做事,坚守内心,不懈怠,不荒废,公私分明,做事不掺杂个人感情。
那么,当你去观测和感受你的人生时,它将不再是叠加态,你会收获匹配自己的磁场,远离出社会的幽暗面。
原则是底线,行为是表现。修养则是一种做人的体验。

解决人生的首要方式,乃是自律。局部的自律只能解决局部的问题,完整的自律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推迟满足感,才能不至于迎难而拖延。当自制力下降到极点,拖延的不能再拖的时候。什么能让我们幡然醒悟,重新面对?——答案是责任感。
承担责任,遇到问题不找其他原因,首先审视自身的欠缺。当持续地沉浸于找其他原因和借口,推脱一切能推脱的。什么才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答案是真相和事实。
忠于事实,对问题脉络清晰,处理起来会游刃有余。越是模糊不清,越不敢面对,所以我们选择逃避,指责。勇敢的面对事实,可以使我们摆脱固步自封的困境。
严格的自律,回归本我,人生虽苦难重重,但那些初心和信念,足以抵抗那些伪善,管住人性里最本质的恶。
现实就像伟大的先贤,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所将过那句“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的自律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