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A,3岁多,在家里妈妈怕她尿裤子,常提醒着她小便,所以不会尿裤子。
在幼儿园里,如果按照老师定时上洗手间的规律,有老师提醒她就不会尿裤子,只要不提醒她,她就会尿裤子。
小女孩B,两岁,妈妈不提醒女儿小便,尿湿裤子就及时换掉,并告诉女儿:“如果尿湿裤子就告诉妈妈”。
刚开始的时候小女孩一天要尿湿很多次裤子,持续了两个月,现在小女孩有小便时就告诉妈妈或者自己坐马桶。
这是在胡萍《善解童贞1》里讲到孩子重建排便自身控制系统里的两个案例。
胡萍:儿童与青少年性教育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善解童贞儿童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品牌创始人,著有《善解童贞》系列书籍、《亲亲孩子谈谈性》《剑桥男孩成长记》《剑桥男孩求学记》及《成长与性》(上下)等。
在《善解童贞1》里可以帮助你理解0-6岁孩子的性活动,学会回答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学习儿童性心理发展的规律。
这书中的所有调查数据均来自作者胡萍老师在20个城市收集到的2008份家长问卷和520份教师问卷。
那么从这以上两个案例中,两个孩子为什么要重建排便自身控制系统呢?排便自身控制系统又是什么呢?
就小便来说,膀胱充盈的信号——反射到大脑——大脑发出到洗手间的信号——到洗手间排便。这就是成熟排便控制系统过程。
人类大小便控制系统的完善是在6岁前完成的,这个过程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0-1岁,婴儿期,不能自主大小便
第二阶段:1.5-2岁,可以自已控制大小便
第三阶段:1.5-3岁,进入肛欲期,此时孩子需要了解膀胱最大的容量,当身体出现怎样的感觉时,才达到临界点。
通过这临界点来知道怎样的感觉,这个时候的孩子最常见的是憋尿,直到憋不住尿到裤子里,才能找到临界点。
第四阶段:6岁之前,孩子继续调整自己在大小便控制系统,寻找到憋尿到排便的时间。
这就是一个孩子正常的排便控制系统发展过程,但是在我们文化中,孩子的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会被成人破坏。
一个是对第二阶段的破坏,最常见的行为是强制把尿;另一个是对第三阶段的破坏,成人最常做的是不接纳孩子尿裤子而呵护、打骂和责难孩子。
开头的两个案例中的孩子就是在自身排便系统被破坏后,带来的自身控制小便的能力发展滞后造成。
那么在孩子重建自身排便系统时家长又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呢。书中给出了四个原则:
一、给孩子重建排便自身控制系统的时间。
二、放松心态帮助孩子重建排便反射系统
三、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修复行为
四、父母需要反省自己的养育方式
没有正确的理念就不会有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问题的方法是“术”,而读懂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心理发展规律是“道”。
从《善解童贞》书中得“道”才是处理孩子问题的第一步,有了正确之道,父母就会从“道”中自然生长出正确的“术”,因此而获得育儿的智慧,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少走弯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