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中中一米八的个子,只要得空,就假装手拍篮球,做着各种球场上躲人、过人、上篮的动作,他爱篮球。他笑起来若隐若现单侧小酒窝,略显腼腆。细长的双眼,在现在学生视力普遍下降的今天,他是尖刀班里唯一不戴眼镜的那个学生。他总是一套学生服,走起路来昂首挺胸,踏实脚步,满脸阳光。有人说,他,看起来有点像影视明星刘恺威。有人说,他看起来气质有点韩国范儿。有时候,我看着他,静静地,感觉既亲近又陌生,恍惚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怀胎十月,母乳一年三个月,同床十一年,经常亲昵地又亲又抱的那个似乎永远长不大的黄口小儿。
儿子不到十七岁时大沁中给所有高二学子举办成人礼,给我和儿子留下了一生中难忘的瞬间,也是一堂重要的人生课。当时,我对孩子的成人礼并没有高度重视,因工作繁忙,想着我可以不去,他父亲代表参加就行,好友极力相劝,说工作可以加班做,成人礼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次见证,必须去。我很庆幸听了好友的话,没有错过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一重要时刻。仪式中,我和儿子面对面而立,我看着他,他看着我,他的眼中只有我,我的眼中只有他。耳中回绕着主持人字正腔圆充满情感的渲染,从怀胎十月的艰辛,生产的剧痛,到养育的点点滴滴,我的回想跟着一起往前走,生育的历程再次走过。不知为何,看着眼前这个七尺男儿,听着主持人的娓娓道来,心中涟漪阵阵,说不清是什么,欣慰、酸楚、艰辛?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感触种种揉杂在一起,化成无尽的泪水,如破堤之洪倾泻而下。儿子上来抱着我,我扑在儿子的怀里,头埋在那个还不算太宽厚的胸膛,像委屈很久的孩子,抑制不住竟然哭出了声,儿子用手在我的背上轻轻地拍着,带着抚慰的力量。低下头,用脸蹭着我的脸,试图擦干那狂涌的眼泪。不知是他的泪还是我的泪,潮湿了我俩的脸,也浸润着我俩的心。
儿子,他,我不能用“优秀”这个词汇去给他定义。每个人,不管大人还是孩子,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弱点,或自负,或清高,或俗套。人无完人,但瑕不掩瑜。他,就是他,个性突出,棱角分明。曾少小狂妄过,曾轻浮偏激过,曾犹疑逃避过。他,就是那么真实的存在,经历着他的经历。经历,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种成长。成长中的他,沉淀下一些难得可贵的品质,懂得感恩,重视友情,不畏艰苦,踏实朴素。
2016年以比较优异的成绩考上沁阳一中。大沁中抓得紧,很多时候每周只休息三个小时。第一次,接上他,一坐上车,我问他:“时间紧张,先干啥?”他说:“先去老院看爷爷奶奶。”然后要过我的手机就给姥爷拨打电话,絮絮叨叨,给姥爷有说不完的话,姥爷耳朵不好使,他就一遍遍地重复着,极具耐心,就像对孩子一样。我这边,想起故去的母亲,若在世,看见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如此懂事,如此懂得感恩,如此孝敬,该是何等欣慰。我内心翻腾,眼泪忍不住往下流,儿子伸手擦去我的泪水,什么也没说,因为他懂。
在大沁中,孩子的校服穿了洗,洗了穿,衣服穿破了,裤腿从上到下沿着裤缝撕裂,孩子不想花钱再买新的,也没有时间去买,就用502胶从上到下粘了粘,凑乎穿着,四处透风。就这样,也没耽误昂首阔步,满脸阳光。想起他小的时候,一个阿姨送了他一双阿迪,鞋子舒服,他就天天穿,鞋底断裂了,我给扔到垃圾桶,他又给捡了回来,说:妈妈,挺贵的鞋,还能穿,不能浪费啊。”袜子裤头破了,要求奶奶给缝缝补补,接着穿。裤子破了,也是缝个补丁接着穿,从来没有觉得有啥不好意思。记得孩子参加焦作市少儿春节晚会,要上台,需要一套拿出手的衣服。我翻遍孩子所有的衣服,找不到一件合适的,大多是捡他堂哥的,或大或小,早已过了时。
很多身边的朋友,都想不通,这样的时代,咱们这样的家庭,孩子怎么可以这么简朴?直到有一天,我的好姐妹娟留在家里帮我照看孩子,中中要出去会同学。他姨不放心,问他:“有钱没?”
“有!”中中回答。
“多钱?”他姨追着问:“拿出来看看。”
“可多,姨,够。”中中要夺门而出。
“站住,把钱拿出来让姨看看。”他姨实在是不放心,紧紧拉住他不放手。
中中拗不过他姨,把钱掏了出来。手紧紧地攥着,他姨掰开他的手,手心里是皱皱巴巴三张一块钱。他姨心疼死了,二话不说,拿出二百块钱塞给他,他说啥不要,打仗一样跑掉了。我回家来,他姨正在感叹,眼眶湿润,唏嘘不已。
“孩儿你是咋培养的?现在的小孩有几个嫌钱多呀,只嫌大人给的钱少。”娟妹妹叨叨着:“不过,孩儿培养成这样,有你的原因,也有孩儿自身经历的原因。”
的确如此。孩儿的成长,有着父母三观的引导,家庭的熏陶,还有着孩子自身经历与思考的影子。
这是个有经历的孩子。一岁多的时候,他父亲远赴东洋留学,我和他姥姥姥爷带着他,住在理工大青年教师公寓里,一套不足50平的房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空间狭小拥挤。我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2000年的时候,也就是每月千把块钱。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住都要从这个钱里出,其中也包括孩子昂贵的奶粉钱。我弟家的孩子鹏鹏比我儿子小仨月,一岁的时候断奶,也被我弟送到了我这里,一住就是一年。两个男孩子胃口好,特别能喝奶,亏大人也不能亏孩子,但太贵的进口奶粉也消费不起,给孩子喝的最多的是国产的飞鹤奶粉,一桶200多,一个月两个孩子基本上需要5桶。当时经济叫急,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我做了家教,以贴补家用。姥姥豁达开朗,我那个时候,也是因为年轻,所有的苦都不觉得苦,天天乐乐呵呵,经常忙碌之余,带着老的小的,走遍市内所有公园,逛遍附近所有名胜。在经济最窘迫的日子里,我们也是富足的,我们乐观向上,柴米油盐,认真生活。
中中两岁多的时候,我把他留给奶奶也跟着他父亲,远赴日本陪读去了。没想到,给儿子打电话的每一次,竟成了撕心裂肺的折磨。儿子拿着话筒,声声哀求着:“妈妈,出来,妈妈从话筒里出来,妈妈出来吧。”这边的我,早已哭得泣不成声,多么希望神奇出现,我可以从话筒里钻过去,一下子出现在他的面前,能够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给他关爱,给他安全。
看着我因为忧念儿子,天天神思恍惚,以泪洗面。我爱人决定再苦再难都把儿子接过来,带在我们的身边。那个时候,我们还不具备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条件。我爱人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学业之外的时间全部都用来打工挣钱,他要支付昂贵的学费,还要保证我俩在日本勉强度日的基本费用。他拼了,同时打了好几个工。利久牛舌店洗盘子,国分町打扫卫生,家具店搬家具,马路上统计车流量。我一来日本,我在国内的工资也就随之停发了。我的语言关还没有过,一直在上语言课,没有能力打工。我的爱人并没有因为我的到来,缓解压力,反而负担更重,如果再接来儿子,怎么生活,简直不敢想象。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义无反顾以最快的速度接回了儿子。
在日本那一段日子,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虽苦却岁月如歌。我们留学在日本东北大学,它坐落在仙台,因鲁迅在这个大学学习过,中国人对此地名并不陌生。我们租住的两层小楼叫桂庄,日本好友戏称我们为桂庄庄主。我们真正住的则是二楼几个屋子里面最小的一间,不足7平方,因为小,那也是租金最低的。放个一米宽的床,一个细长的电脑桌,一个用来就餐的四方小桌,就再也没了地方。不到三岁的儿子第一次踏进这个家门,惊讶地说到:“我们的家怎么这么小,家就是床,床就是家呀。”我和他父亲都笑了。我把他拉到家里小小的餐桌边,席地而坐,问他:“儿子,这就是咱的家了,喜欢吗?”儿子用劲儿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喜欢!因为家里有爸爸,有妈妈。”孩子眼中的家,多大多小不重要,有什么样的家具不重要,装修豪华不豪华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爸爸妈妈。有爸妈才有爱,有爱才有家。
在日本的日子里,孩子与我们经历与共。我们虽经济有限,但也没少与好友们把酒话家常,畅谈快意人生。好友们来了,我们拿出我们的最好,孩子看到了我们对友情的真诚,也感受到了友情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孩子不够上幼儿园的年龄,我只好放弃我所有的语言课,做了全职妈妈。我用一辆带后座的自行车,推着儿子走遍了我所知道的所有图书馆和儿童馆。是推着不是骑着。仙台的路忽高忽低,坡度很大,自行车道有时候和人行道在一起,很窄,我骑车技术不好,怕伤了行人,也怕摔倒伤了孩子,不管路近路远,只好一路推过去。带上吃的喝的,在图书馆或者儿童馆一待就是一天,中午犯困的时候就抱着孩子坐在地板上打个盹儿。等图书馆和儿童馆关了门,我就推着孩子往家走,路远的时候,眼看着夜幕一点点降临,星星一颗颗开始闪烁在低垂的夜空。玩了一天,孩子疲乏,在后座上犯困,几次趔趄差点从座上摔下去。我一手把着孩子,一手推着车把,行走更艰难。为了不让孩子睡着,看着闪闪星空中皎洁的月亮,就讲嫦娥奔月,让孩子睁大眼睛,去找找月宫中的美女嫦娥,找找玉兔,找找吴刚,找一下那永远砍不断的桂花树。绕着月亮和星星,也会瞎编乱造,顺口编一些故事,想把那要进入梦乡的孩子给吸引回来。就这样,在那冬日的仙台,路灯下推着车子不时回头说几句话的妈妈,和全身裹在鸭绒衣里只漏出一点小脸蛋的儿子,绘成一副街头夜行母子图,留下了最温馨的记忆,暖心至今。
仙台的日子里有太多的难忘。那套有着无数个奥特曼的衣服,是孩子在仙台市中心的商场的四楼看见的,孩子一见倾心,爱不释手,小手一遍遍抚摸过上面的奥特曼,久久不愿离开。孩子仰着小脸,可怜巴巴地告诉我:“妈妈,我看看,我不要。”他知道我们是在日本,一举一动花的都是他爸的血汗钱。为了这套衣服,我们上下楼梯几趟,在要走出百货大门那一刻,我义无反顾返回去,给孩子买了下来。这套衣服至此成了孩子的最爱。
一天去朋友家吃饭,回来的时候,已过午夜,鹅毛大雪,奇冷无比,儿子中中已经扛不住沉沉睡去。我的一帮好友接力赛一样,帮我抱着中中一路往家跑。天冷,路远,孩子穿着厚厚的衣服,加重了他的分量。友人们一路帮扶着,一路跑着,额头鼻翼冒出了汗。脱下大衣罩着熟睡的孩子,更是加重了孩子的分量。在那仙台的日子里,朋友们给了太多的帮助。我去见导师,她们帮我带着孩子,有时候一带就是一天。看到我们缺少被褥,他们搬出最好的。看到冰箱空了,他们立刻用食物塞满了它。下了夜班,特意拐个弯跑到楼下,来告诉我们,哪里有打工的消息,或者哪里有更加低价的物品。
离开日本后,一直在怀念当时的日子。实际生活中的苦,似乎如写在沙上的字,一阵风之后,再也没了踪迹。留下来的只有难忘的一个个片段,酸甜苦辣,五味杂陈,回忆起来色香味俱浓,一样是柴米为基料,正直善良为油,坚强乐观为盐,友情亲情为糖,做成一盘家常菜,算不上珍味佳肴,却有着满满的爱,滋养着我们一起成长,谱就一首岁月如歌。
其中种种,儿子中中都有参与,经历的过程就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孩子就是一颗小苗,生来就是趋向阳光的,自动会寻找雨露来滋养。
孩子三岁前,孩子爷爷的书架上有一本关于母亲的书,当时能读到那本书,是我和孩子人生中的一大幸事。书中强调母亲在孩子一生中的作用。孩子三岁前的教育影响他的一生,而三岁前,母亲充满爱意的抚摸和拥抱,母亲柔情话语的熏陶,母亲行为举止的引导,这一切的一切,做在孩子三岁前,将会比任何时候都要显得弥足珍贵。在这本书的警醒下,我没敢轻视一个母亲的作用,更不敢忽视一个身为人母肩上的责任,尝试着,反省着,学习着,抢时间一样度过孩子的前三年。
从日本回国之后,孩子已经三岁,开始上幼儿园。当时,作为母亲,丝毫没有经验,书中只是强调母亲的重要性,具体实操还是不知如何去做。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不敢过于干预,试图让孩子的成长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敢刻意而为。当时的认识很简单,认为照顾好孩子吃喝拉撒住的同时,能够给孩子充足的爱,就算已经完成了母亲的使命。实际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现并非这样,为人父母者,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在成长,这是一个一直探索不断求证的过程,这是一个滋生困惑而寻找答案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甘愿付出西东无问的过程。
幼儿园的三年,不知道哪本书里说的,巴学园式的培养模式,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敏感期进行适当的配合式教育。比如空间敏感期,孩子总是会自己找一个隐蔽的空间,躲在里面,建立空间归属感。比如口腔敏感期,孩子会用口来探索这个世界。比如逆反敏感期,所有别人说的,他都要用“不”去否定。孩子的成长细化起来,有很多种这样的敏感期。错过敏感期,将来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代价来弥补。为人母,不看书则罢了,看了书,变得小心翼翼。看了不同见解的书,又是更加不知所措。任它去吧,孩子的成长是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过多干涉,给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慎重地想一想,再出口。不能因为某句话,给孩子贴上固化的标签,尤其是负面评价的,更应该注意。比如:“孩子,自信点呗!”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你认为孩子现在是不够自信的,这种话里的话,孩子是会感觉到的,给孩子留下的暗示就是“我是不自信的!”一言一行都要慎重。你的言行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身上就能看到什么样的影子。
都说三岁到六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很庆幸,我没有错过孩子这一重要的阶段。我就是阅读的疯狂迷恋者。小的时候,爸妈给的零花钱,都买成了小人书。自家村里的、邻村的供销社和小卖铺里的小人书全部收入囊中,视为珍宝。同伴想看我的书,是需要拿他们的书来交换的,当时《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故事大王》也是我必订的杂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接触《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读书是可以读到树上的,酷暑炎夏,怀里揣着几本小人书,找一颗粗大的柿子树,爬到树上,躺在枝丫里,读着小人书,困了就在树上美美地睡一觉。初中时疯狂迷恋金庸和琼瑶,老师在上面讲着课,课本下面藏着这些所谓的闲杂书,看得如痴如醉。高中早读课上偷看《三言二拍》、《孽海花》,被恩师多次劝说阻止。大学的时候,最喜欢考试月,别人在复习,我成堆成堆地从图书馆搬来《呼啸山庄》、《根》《傲慢与偏见》等,在床上,拉上床幔,或躺着,或趴着,不到非吃不可不下床,不到非上厕所不可不下床。在那个狭窄的空间里,却觉得自己富比天下,拥有全世界,忘记了周边,自由享受,或哭或笑,疯狂痴颠到无人知的地步。后来,毕业多年,大学作为象牙塔留在我记忆中的印象开始模糊,但一点还是无比清晰的,那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和床上阅读的恣意享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不以为然。书的阅读,我是不带一丁点功利色彩的,不是因为颜如玉,不是因为黄金屋,不是因为考学要用,而只是因为喜欢而非读不可。阅读的积累也没有亏待了我,不仅给我带来当时的快乐,也沉淀下来拉低了我的地盘踏实了我的脚步,形成了灵动的思维模式,提升了生活的品味,也融进了我的血液,化成一种身体的骨血。毕业季在一报社实习,深得社长器重,一篇《印巴徘徊在大战边缘》,成为国际版面的头条。
阅读是快乐的,幼儿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2004年的焦作,书店里幼儿的书很多都是集中于识字,学拼音,童话等,绘本并不多,我带着孩子走遍各大书店,经典的绘本基本上都买了。有《爱心树》、《花婆婆》、《猜猜我有多爱你》、《犟龟》、《生气汤》……,整整一个书架的书。这些书教给孩子很多,爱、善良、感恩、情绪管理等等,孩子在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着。不知不觉中他的识字量也在逐渐增大,走在大街上,很多招牌,他都差不多能认出来,不认识的字我就给他指认一下,这样子,逛大街的时候,也是孩子认字的时候。他的识字量在幼儿园毕业时,已到了惊人的程度。记得当时带着他和我侄子鹏鹏去日照看大海,来庆祝他们小学即将开始的新征程。日照景点有一个大约500字的介绍,其中不乏一些生僻字,他基本上没有障碍给完全读了下来。认字量的增加也保证了他的阅读量。
他没有上学前班,直接上了小学。他虽然认识很多字,但会写的没几个,会写的几个字,不是写出来的,那是画出来的。上了小学,老师布置作业,他总是记不下来,作业不知道是什么,那肯定也就完不成作业了。我担心老师总是因为作业批评他,影响他学习的兴趣,就突发奇想在作业本上给他老师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大致意思就是,孩子当天学习的任务我保证孩子全部掌握,原谅孩子暂时不能完成作业,请给孩子时间,等待他慢慢赶上。非常庆幸,我们当时遇见了一位通情达理的老师,接受了我这看起来很荒唐的要求,配合着我完成了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孩子稳定之后。当时的我,一心扑在事业上,在高校里,除了上课,还在学院做着行政工作。一肩两挑,教室里上完课,就往办公室跑,到家里还要备课,给孩子留下的时间少之又少。一直到孩子小学三年级,我都是这样在工作上忙碌着,任由孩子自由发展。直到发现,成绩还算不错的他,班主任给的评语都不是很好,我开始再次关注他。他,学习习惯很不好,作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没有一个认真的态度。缺乏预习和复习环节,也没有错题修正本。学习情况,整个处于混乱局面。我开始思考,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父母的问题。我审视自己,认识到这几年对孩子的严重忽略。作为母亲,我玩忽职守,没有尽到责任。我开始进行调整,先是辞去学院的行政工作,腾出时间,来陪孩子。在我的备课区域,特意给孩子添置了一个写字桌。我俩背靠背,我备课,他学习。在餐厅一角也添置了一个便捷小课桌,我做饭,他学习。辞职之后,孩子下学到家,我必定是在家的。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做作业就是做作业,玩就是玩。做作业的时候要专心,尽自己最大能力快做,还要保证做好。做完后复习旧的,预习新的。有了约束,孩子不乐意,就制作奖惩制度。坚持一周,带着去影院看个电影,或者买个他心仪的变形金刚什么的。标准不要设得太高,蹦一蹦就能够得着,这样孩子能看到希望,也就愿意配合。
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磁场的,我和王玉霞就是这样,一见如故。在儿子的兵乓球培训班,我非常有幸,结识了这位文采出众,且和我志同道合的人。心中大喜且相见恨晚。她不奢求不媚俗,是一个酷爱旗袍的美丽女人。她酷爱唐诗宋词,崇拜经典,热爱生活。每天的早晨,都要徒步几公里,去赶早班车,不为之苦,反为其乐。她嘴里从来不闲着,背着读着“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好东西”,老子,大学,中庸,论语,持之以恒,乐于其中。我坚挺她的幸福观,一个温馨的家,与自己深爱的家人,一起喝碗玉米粥,过着健康平乐的生活,这就是幸福。与她的相识相知,也给我儿子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思想。上天是如此眷顾我,就好比一个走在黑暗中,无法辨识方向的人,突然发现了灯光下的路标指示牌一样,迷路之时找到了方向。
在她的带领下,我们组成学习小组。制定学习任务,每周古诗一首,老子一章,论语一段,孟子半篇,新概念英语一课,每天读十遍,没有要求背诵。我们做成文件夹,里面有进程记录表,完成一项就画一颗小星星。孩子早晨一睁开眼,新概念英语的一个小故事,就在那里背景音乐一样播放着。我把古诗贴在墙上,孩子早晨洗漱前,我搂着孩子,站在那里读十遍。中午回来,吃完饭,我和孩子一起老子一章读十遍,睡觉前,孟子半篇读十遍,论语一段读十遍。所有的任务分散在一天当中零零碎碎的时间里。孩子不知不觉有了积累,没有压力,因为没让背诵,实际上,到周末,听了50遍,读了50遍的东西,孩子稍一用心,就全部背了下来,由于读的遍数够多,嘴都成了习惯,几乎是脱口而出。
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眼神越来越坚定,作业做的又快又好,专注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自信心也在增强,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奋斗方向。他喜欢英语,小学毕业之后,想就读河南负有盛名的郑州外国语学校,并且开始自发地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这样的日子,我们坚持了两年,在孩子要上六年级的时候,我带他离开了中国,去美国游学一年。打断了他为之奋斗的进程,我深信,上天给我们关上门的时候,一定同时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在异国他乡,母子俩共同经历,共同触及陌生,也在共同成长。在美国,我们没有交通工作,出行极为不方便,但即使这样,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挡住我们行走的脚步。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行走,是视野的开阔,也是灵魂的一种洗涤。在美国佐治亚,他上的是当地学校,外国孩子少,学校缺乏培养外国孩子的经验,直接把他塞到了本地孩子的班里。老师的课,他一句也听不懂。听不懂课的焦虑和恐惧,我不知,当时年仅十一岁的他,是怎样度日如年,度过了那难熬的分分钟钟。
回国之后,错过小升初的他,六年级没上,直接上了家门口的初中。英语本来就好的他,经过一年的语言环境的熏陶,更是如虎添翼,英语成了他的优势课。关键是,一下子重新听到母语讲课的他,感到无比的轻松,听课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享受。课堂的重难点,对他而言,很容易就能抓住。他虽然比别的孩子少学了一年,但他可以把用在英语上的时间挪出来去学别的课程。他的成绩还算领先,在重点班,一直保持在前十名之列。
在美国,他缺少朋友,回国之后,他对同学情谊珍惜无比。记得,刚上初中没多久,他的一位男同学,因为一点小事,追着打他,他躲着,逃着,不愿还手,身上、脖子上、胳膊上都是青紫,还有一道道指甲挖过去的伤口,我看到了非常心疼,我和他爸非常生气,带着孩子要去找班主任,找那个同学的家长理论。当时,孩子说,不要大费周折了,那个孩子爱用暴力,他的家庭一定也有这方面的倾向,他已经够可怜了,我们要是找了班主任,找了他的家长,他以后的日子更不好过。我们都是同学,以后若干年以后,想起来,曾经岁月与共过,将是多么难得的情谊,你们别管,我自己处理吧。后来,孩子不知采取了什么方法,俩人还真成了朋友。
他在美国待的一段时间,也给他的身上带来了一些毛病。也有可能这些毛病,本来也是他身上所固有的。他上课爱说话,爱东张西望,爱一遍看着美剧一遍写作业。这样的学生,成绩再好,老师也是不大喜欢呢。更何况,他到快要中考的时候,还是天天迷恋着打篮球。记得有一天,离中考还有20天的时间。
他的班主任,给我打电话:“你是中中的妈妈吧,通知你一下啊,今后中中的课给他停了啊,别上了。”
我一听,很着急:“别呀,老师,他怎么啦,别停课呀。”
老师斩钉截铁地说:“必须停课,没得商量。”
到底啥情况,我不知道,一头雾水:“老师,我马上去找您,马上。”
老师说:“我没空,马上下班。”听得出来,老师一肚子气。
“您等着啊,老师,我5分钟到您的办公室。一定等着啊。”我带着哀求。
当我一路奔跑,浑身冒汗,出现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的那一刻,看见的是,老师在椅子上背对着儿子坐着,我儿子一米七多的大个子,弯着腰,指指点点,正在给老师理论着。老师说一句,他有十句在等着。正好我听见老师说:“课你都不上,你去打篮球,你还有理了?”我儿子振振有词:“我没带资料,我咋上课?老师,你不能停我的课,我又不是不学,我想学呀。”看见儿子对待老师的态度,深感自己在儿子“尊师重教”方面的失败。
我平静了一下,给老师打了个招呼。给儿子说:“先给妈妈说一下情况吧,要简单明了。”
儿子看见我似乎看见了救星,说道:“我忘记带资料了,没法上课。我就给老师说,我要上厕所,结果打了俩小时的篮球。”
我听了,给儿子说:“是去打篮球,不是上厕所,咱对老师撒谎了,对不对?给老师先承认个错误。”
儿子梗着个脖子,不动,不说话。那好吧,孩子没教育好,是父母的责任,我对老师说:“是我做妈的没教育好孩子,我给老师您认个错。”我给老师弯腰鞠躬认错。这个大孩子,一看傻脸了,立马站在我身后给老师弯腰鞠躬认错。
然后我问老师:“老师,您的惩罚是啥?”
老师说:“停课!”
“好!”我没有再给老师争取。拉着儿子给老师告别后就下了楼。
到了楼下,站在校园里,已是晚上8点钟那样,儿子躲在黑暗处,抑制不住哭了起来,哭声里有着青少年那种刻意的克制和无奈。我等他释放了一下他的情绪,走过去,把他拉到自己的怀里,拍拍他,说道:“我是你,我也会哭。妈妈懂你的委屈。老师的惩罚是有点重了。”我接着说:“咱错在先,怎么样的惩罚咱都接受,这叫担当。停课的损失,爸妈给你弥补。”我和儿子手拉着手,慢慢走出校园。自从儿子长成大人样后,我们没有像那天那么亲昵过。路过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听说质量还不错,价格也很好。我带着儿子直接上去买了20天的课,孩子眼看着我把4000多块钱学费交给了培训班。自此,我们没有再提及过此事。
非常感谢有那么一次机会,让我给儿子上了一堂非常重要的人生课。犯错误不可怕,要敢于认错,要勇于担当。在人生有挫折的时候,不要逃避,要敢于面对,自己对付不了的,爸妈一定就是那个最终给你托底的人。
目前,儿子在大沁中尖刀班,健康阳光,有理想,并为自己理想打拼着。他,虽生活简朴,却对人慷慨大方;虽功课紧张,却坚持锻炼,身体健康。
幼儿园前,让孩子做个任性所为的孩子,水坑想踩就踩一踩,火苗想碰就碰一碰,楼梯想上就上一上,能做的事情就让他做一做。这个时候正都是探索期,尝试期,只要不威胁到安全,就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期,要正确引导,要有规则。
初中阶段,是民主期,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要给孩子充分表达的空间和自由。孩子就是飞在空中的风筝,随风去寻找自己的远方。父母就是放风筝的人,要有一根线在手中。
高中阶段,父母就是孩子的朋友。做好后勤,做好一个倾听者,做个孩子的托底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