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亚 大学毕业实现财务自由的股神
之所以让这个1988年出生的年轻人跻身同龄人最优秀的1%之列,是家庭教育、童年经抱持和理念、个人努力共同孕育及至开花结果的。
5岁的孩子从硬币中总结了一条关于财富积累的认知:在学习把钱变多之前,先要学习如何不把钱变少。节流在开源之前。还有就是价值观不一样。
6岁,明白了物以稀为贵,永远购买价值被低估的东西。
10岁,看商业人物的传记,立志成为有钱人,不做实业,而是投资。
可以购买的权利而不是商品本身构成了本源的快乐,这是属于他的价值观。
座右铭: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以合股的方式和家人购买了一套别墅。在上海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机遇,这个特殊的少年抓住了机会。
对现在仍然有梦想的年轻人的一些建议:
当你想到一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每天做点什么,这是一个把多的目标变少的过程。第一步,选出对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做的一两件事。第二步,把大目标花小。第三步就是去做,每天都要做,每天为目标进步一点点。
马佳佳 自带网红属性
这个姑娘最大的本事,就是一年左右,就能靠一个演讲或者一篇文章在朋友圈地毯式轰炸一遍。
写东西的时候,会把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聊天的时候,第一顺位的意愿是要让这个聊天和谐有趣。
高考之前的经历,就是一个和传统价值观以及权威做对抗的过程,家庭也支持她去做对抗,结果是成功了。
考试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主观题上一定要知道老师到底想要什么。
现在写文章也是一样,通常用一个完全反常识的视角,给一个完全符合尝试的框架,然后逻辑很缜密,别人会觉得你无法反驳。这样即做了一个颠覆者,还能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
这是一种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也是跟世界和解的一种方式:既要保持做自己,又不想因为这件事付出过多的代价。
五六岁的时候,我妈和我说了一些话,大概意思就是没有必要太听老师的话,因为很多老师水平在我们这种破地方根本就不行,这是提前给我打的预防针。
我的语言特别能够刺激大家,这是世界观能不能自洽的问题,我给你一个新的世界观,应该让你觉得,哇这个居然是自洽的。
马佳佳这三个字之所以能出名,是很多人在写马佳佳的时候,他是在做二次创作。不管他喜欢还是不喜欢,他心里需要这么一个符号来把他的框架去爆破和打破。其实这是他需要的一个IP,这个特征和是不是这个人是另一回事。之所以会受到关注,是因为全社会都需要这样一个Icon,人格就是IP本身。我要做的就是把这样一种从我身上孵化出的人格,找到同时符合这个人格的团队,把这个人格放到作品里面,这个作品可能是符合整代年轻人的某个群体非常精准的一个诉求。
现在年轻人生活的几大块就是看网红演的节目,跟着网红购物,想着跟网红约会,然后自己想成为网红。
从语文考试中获得一个灵感,就是所有看起来文科类的非标准化的东西、情趣类的东西是可以量产,可以被公式化的,所以人格和情怀是可以工业化生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