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幸福的勇气》摘录其三

《幸福的勇气》摘录其三

作者: 小悯丶 | 来源:发表于2021-09-10 11:00 被阅读0次

    二、为何要否定“赏罚”

    教室是一个民主国家

    1、

    青年:……只要有了尊重,学生们就不会再发生任何问题?

    哲人:仅仅如此还不行。问题还会发生。

    青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必须批评吧?因为他们这些问题学生做了坏事,也打扰到了其他同学。

    哲人:不,不可以批评。

    青年:那么,您是说就这么放任他们胡作非为?……

    哲人:阿德勒思想并非无视法律或规则。不过,这里的规则必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班级管理都非常重要。

    青年:民主程序?

    哲人:是的,把你的班级看作一个民主国家。

    ……

    哲人:民主国家的“主权”在国民那里吧?这就是“国民主权”或者“主权在民”原则。作为主权者的国民根据彼此达成的协议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并且这些规则适用于全体国民、一律平等。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人都能够遵守规则。不是被动地服从规则,而是可以做到更加主动地去守护“我们的规则”。

    ……

    哲人:班级也是如此。班级的主权不属于教师而是属于学生们。并且,班级规则必须根据学生们的协商制定。首先要从这一原则开始。

    ……

    哲人:……把班级看作一个国家的时候,学生们就是“国民”吧?倘若如此,教师的角色又是什么呢?

    青年:哎呀,假如学生们是国民的话,教师就是统领他们的领导、首相或者总统之类的吧?

    哲人:这就奇怪了。你是学生们通过选举选出来的吗?如果未经选举就自命为总统,那就不是民主国家,而是独裁国家。

    青年:哎呀,道理是这个道理。

    哲人:我并不是在讲道理而是在摆事实。班级不是由教师统治的独裁国家,班级是一个民主国家,每一位学生都是掌权者。忘记这一原则的教师会不知不觉地陷入独裁之中。

    青年:哈哈,您是说我沾染了法西斯主义?

    哲人:坦率地说是这样。……正因为是腐败的独裁国家,所以才会秩序混乱,独裁者掌控的组织根本无法避免腐败。

    青年:请不要找茬!你这么吹毛求疵到底有什么依据?!

    哲人:依据非常清楚,就是你不断强调其重要性的“赏罚”。

    2、

    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青年:……即使被学生们讨厌也必须批评,做错的事情必须加以纠正。我首先想听一听您对“批评”的看法。

    哲人:明白了。为什么不可以批评人呢?这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孩子做了某种不好的事情、危险的事情或者对他人危险的事情,甚至是接近犯罪的事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此时要想到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他并不知道这是不好的事情”。

    青年:不知道?

    ……

    青年:……哎呀,孩子本来就很残忍。

    哲人:是的。孩子们常常在玩耍时表现出这种类似杀死昆虫的残忍。但是,孩子们是真的那么残忍吗?比如说,孩子们心中是否隐藏着弗洛伊德所说的“攻击冲动”之类的东西你?我认为不是。孩子们不是残忍,只是“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他人的痛苦。

    倘若如此,大人们应该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如果不知道,就要教给他。并且,在教的时候不需要责备性的语言。请不要忘记这个原则。因为那个人并不是故意做坏事,只是不知道而已。

    青年:您的意思是说不是攻击性或者残忍,只是无知惹的祸?

    哲人:在铁路轨道上玩的孩子也许并不知道这样做很危险,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孩子也许并不知道这样做会打扰别人。其他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从某人“不知道”这一点开始思考。对由于“不知道”造成的错误加以苛责你不觉得很不合理吗?

    青年:哎呀,如果真是不知道的话……

    哲人:我们这些大人需要做的不是斥责而是教导。既不感情用事也不大声吼叫,而是用理性的语言去教导。你也并不是做不到这一点。

    ……

    青年:幼儿园的孩子姑且不论,小学生甚至初中生的话,他们可都是明明“知道”还去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不道德,他们早就知道,可以说他们是明知故犯。对于这种错误,就必须给予严厉惩罚。请您尽快抛弃这种把孩子们当作纯真无邪的天使的老年人思考习惯!

    哲人:的确,有很多孩子是虽然知道那样做不对,但还是陷入了问题行为之中,也许大部分问题行为都是如此。但是你不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吗?他们不仅知道这样做不对,而且还明白这样做会被父母或老师责骂,尽管如此还是陷入问题行为,这太不合道理了吧。

    青年:很简单,总而言之就是因为他们在行动之前没有冷静地思考。

    哲人:果真如此吗?难道你不觉得还有更加深层的心理动机吗?

    青年:明知会被责骂还是会去做?被责骂之后有的还会哭?

    哲人:考虑这种可能性很有必要,现代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

    3、

    问题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哲人:为什么孩子们会陷入问题行为呢?阿德勒心理学关注的是其背后隐藏的“目的”。

    ……

    哲人: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

    青年:称赞的要求?也就是“请表扬我!”吗?

    哲人:是的。面对父母或教师,抑或其他人,扮演“好孩子”。如果是在单位上班的人,就在上司或前辈面前尽力表现出干劲和顺从,他们想要借此得到表扬。

    青年:这不是好事吗?不给任何人添麻烦,积极致力于生产性活动,也有益于他人。这里根本找不出任何问题啊。

    哲人:的确,作为个别行为来考虑的话,他们似乎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好孩子”或者“优等生”。实际上,孩子们认真学习、积极运动,员工努力工作,旁人看了本来也会想表扬。

    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大的陷阱。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

    青年:哈哈,您是说因为动机不纯所以不能认可吗?您真是天真的哲学家。即使目的是“获得表扬”,但只要结果是努力学习,这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好学生啊!

    哲人:那么,对于他们的付出,父母或教师、上司或同事没有给予任何表扬的话,你认为事情会怎样呢?

    青年:……不满,甚至还会气愤吧。

    哲人:是的。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并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扬和关注,这种努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

    他们的生活方式(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

    青年:哎呀,也许是吧……

    哲人:并且,这个阶段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只因为想要成为周围人期待的“好孩子”,就去做一些作弊或者伪装之类的不良行为。教育者或领导不能只关注他们的“行为”,还必须看清其“目的”。

    青年:但是,此时如果不给予表扬的话,他们就会失去干劲,变成无所作为的孩子,有时甚至会成为做出不良行为的孩子吧?

    哲人:不。应该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

    青年:具体怎么做呢?

    哲人: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仅此而已。

    ……

    哲人:问题行为的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

    青年:引起关注?

    哲人: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并未获得表扬,也没能够在班级中获得特权地位,或者原本就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耐性完成“能获得表扬的事”。此时,人就会想,“得不到表扬也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

    青年:即使通过做坏事或者会被责骂的事?

    哲人:是的。他们已经不再想要获得表扬了,只是考虑如何才能与众不同。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的行为原理不是“办坏事”,而是“与众不同”。

    ……

    青年:是啊,那个年纪的时候,有时也会成为“坏孩子”而低人一等。那么,具体来讲这样怎么能与众不同呢?

    哲人:积极的孩子会通过破坏社会或学校的小规则,也就是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比如上课捣乱、捉弄老师、纠缠不休等。他们绝不会真正地触怒大人们,班级里逗笑的人也有不少会得到老师或朋友的喜爱。

    另外消极的孩子们会表现出学习能力极其低下、丢三落四、爱哭等一些行为特征,希望以此来获得关注。也就是企图通过扮演无能来引起关注、获得特别的地位。

    青年:但是,扰乱课堂或者丢三落四之类的行为会受到严厉批评吧,即使被批评也没关系吗?

    哲人: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即使通过被批评的形式也想自己的存在被认可并取得特别地位,这就是他们的愿望。

    青年:哎呀呀,真麻烦那!好复杂的心理啊。

    哲人:不,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孩子们其实活的很简单,也不太难对付。我们只需要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难处理的是第三个阶段之后的情况。

    4、

    憎恶我吧!抛弃我吧!

    哲人:在问题行为的第三个阶段,目的发展为“权利争斗”。

    青年:权利争斗?

    哲人: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这是相当厉害的一个阶段。

    青年:挑战是指什么?莫非是上去打对方?

    哲人:简而言之就是“反抗”。用脏话来谩骂、挑衅父母或老师,有的脾气暴躁、行为粗鲁,有些甚至去抽烟、偷盗,满不在乎地破坏规则。

    青年:这不是问题儿童吗?!……

    哲人:另一方面,消极的孩子们会通过“不顺从”来发起权力争斗,无论再怎么被严加训斥依然拒绝学习知识或者技能,坚决无视大人们的话。他们也并非特别不想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必要,只是想通过坚决不顺从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青年:……对这样的问题儿童只能严加训斥吧!实际上,因为他们肆意破坏规则,甚至都想揍他们一顿。如若不然,那就等于是认可他们的恶行。

    哲人:是的。很多父母或老师此时都会拿起“愤怒球拍”打过去“斥责之球”。但是,这样做就上了他们的当,只能是“和对方站在同一个球场上”。他们会兴高采烈地打回下一个“反抗之球”,并在心中窃喜自己发起的连续对打拉开了帷幕。

    青年:那么,您说该怎么办呢?

    哲人:如果是触犯了法律的问题就需要依法处理。但是,当发现不涉及法律问题的权力争斗时,一定要立即退出他们的“球场”。首先应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请一定要清楚一点,斥责自不必说,即使表现出生气的表情也等于站在了权力争斗的球场之上。

    青年:但是,站在眼前的可是干了坏事的学生,怎么能不生气啊?!放任不管的话,那还是教育者吗?

    ……

    哲人:问题行为的第四个阶段就是“复仇”阶段。

    青年:复仇?

    哲人:下定决心挑起了权力争斗却并未成功,既没有取得胜利也没有获得特权地位,没能得到对方的回应,败兴而退。像这样战败的人一旦退下阵去就会策划“复仇”。

    青年:向谁复仇?复什么仇?

    哲人:向没有认可这个无可替代的“我”的人复仇,向不爱“我”的人复仇,进行爱的复仇。

    青年:爱的复仇?

    哲人:请你想一下,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以及权力争斗,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爱的心情的体现。但是,当发现这种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

    青年:为什么?寻求憎恶的目的是什么呢?

    哲人:已经知道对方不会爱我,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憎恶我把,在憎恶的感情中关注我。就是这么一种心理。

    ……

    青年:既然如此,依旧采取无视态度就可以了!只要切断憎恶这个切入点就可以了!对,如此一来,“复仇”也就不会成立。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想一些更加正经的做法,没错吧?

    哲人:……实际上要容忍他们的行为会很难吧。

    ……

    哲人:……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

    ……

    哲人:简单说来,所谓的跟踪狂行为就是典型的复仇,是真谛不爱自己的人进行的爱的复仇。……他们依然企图通过“憎恶”或者“嫌弃”来想办法建立某种联系。

    ……

    哲人:还有,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当然,父母会十分担心并且万分痛心。如此一来,对孩子们来说,复仇就成功了。

    ……

    哲人:如果你的班里出了这样的学生,那么你能做的事根本没有。他们的目的就是“向你复仇”,你越插手去管,他们就越认为找到了复仇的机会,继而进一步升级不良言行。这种情况只能求助于完全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

    ……

    哲人:问题行为的第五个阶段就是“证明无能”。

    青年:证明无能?

    ……

    青年:……这些事如果能做到的话,我早就去做了。真希望他们不要什么都管啊!

    哲人:你这种想法得不到理解,周围的人都希望你能更加努力,他们认为只要去做就能办到,希望通过自己的督促来让你有所改变。

    青年:可对我来说,这种期待是一种很大的麻烦!真希望能够解放出来。

    哲人:……是的,正是“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这样的想法导致了“证明无能”行为的产生。

    青年:也就是告诉周围的人“因为我很无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

    哲人:是的,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青年:为了不在受伤?

    哲人:是的。与其认为“也许能办到”而致力其中结果却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定“不可能办到”而放弃更加轻松。因为这样做不用担心再次受到打击。

    ……

    哲人:所以,他们就会想尽办法证明自己有多么无能。……

    青年:的确有的学生会说“因为我是个傻瓜”。

    哲人:倘若能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那应该还只是自嘲。……他们总是厌世性地拒绝一切课题和周围人的期待。

    ……

    哲人:大部分问题行为仅仅处于第三阶段的“权力争斗”。在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这方面,教育者的作用非常大。

    5、

    有“罚”便无“罪”吗?

    青年:问题行为的五个阶段的确是很有意思的分析。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又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的无能。

    哲人:并且,这一切都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特别地位”。

    青年:……我已经实践了阿德勒式的“不批评教育”。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批评,只是等着他们自我觉悟。结果,教室里成了什么样呢?没有任何规矩,简直就像动物园!

    哲人:所以你就决定进行批评。批评改变了什么吗?

    青年:……但是,归根结底只是当场有些作用而已,过不了多久,他们又开始捣乱,又开始不做作业。

    ……

    青年:……有好几位老师虽然没有到体罚的程度,但经常训斥或者用严厉的语言教导学生,在学生面前彻底扮黑脸,彻底履行教师的职责。某种意义上,他们可谓是专业典范。

    哲人:多奇怪啊!为什么这些老师“总是”发火呢?

    青年:因为学生们做坏事啊。

    哲人:哎呀,如果“批评”这种手段在教育上有效的话,那么最多是开始的时候批评几次,之后问题行为应该不会再发生才对。为什么会“总是”发火呢?为什么需要“总是”黑着脸,“总是”大声训斥呢?你不觉得不可思议吗?

    青年:……那些孩子们可没有那么听话!

    哲人:不是的。这最好地证明了“批评”这一手段在教育上没有任何效果。即使明年你从一开始就严加批评,情况也不会与现在有什么不同。甚至也许会更糟。

    青年:更糟?!

    哲人:……被斥责正是他们希望的事情。

    ……

    哲人:没有人被训斥之后会开心。但是,会有一种“自己做了‘被训斥的特别的事情’”之类的英雄成就感。通过被训斥,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是特别的存在。

    ……

    哲人:你是说批评是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

    青年:……一是为了维护法律和秩序,另外也是对犯罪的一种抑制力。

    哲人:抑制力是指什么?

    青年:……倘若“惩罚”措施含糊不清,则无法发挥其抑制力,拳击比赛也就无法进行。惩罚是对犯规的唯一抑制力。

    ……

    哲人:……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探讨一下为什么“批评”会在教育上失去其有效性。

    6、以“暴力”为名的交流

    ……

    哲人:学生们所说的“因为他说这样的话,所以我才会生气”或者“他对我做得太过分了”之类的吵架理由,如果用三棱柱对其进行分析的话,是不是最终都是“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呢?

    青年:……是的,哎呀。

    哲人:你只问学生们“原因”,无论怎么挖掘,都无非是一些推卸责任的辩解之词。你应该做的是关注他们的“目的”,与他们一起思考“以后怎么做”。

    青年:吵架的目的?而不是原因?

    哲人:咋们按顺序来解释一下。首先,通过我们是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吧?

    ……

    哲人:还有,交流的目的、目标是什么呢?

    青年:意思传达,表达自己的想法吧。

    哲人:不对,“传达”只不过是交流的入口,最终目标是达成协议。如果仅仅是传达,那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传达的内容被理解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时候,交流才有意义。……

    ……

    哲人:所以,厌烦了争论的人或者在争论中无望取胜的人会怎么做呢?你知道吗?

    青年:哎呀,应该会撤退吧?

    哲人:他们最后选择的交流手段往往是暴力。

    青年:哈哈,真有意思!会发展到这一步吗?!

    哲人:如果诉诸暴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说的更直接一些就是能够令对方屈服。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

    哲人:……绝不可以依靠暴力这种不成熟的交流手段,必须摸索出其他的交流方式。作为暴力“原因”被列举出来的对方说了什么或者是态度如何具有挑衅性,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暴力的“目的”只有一个,应该考虑的是“以后怎么做”。

    ……

    7、

    发怒和训斥同义

    哲人:……你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这其实是作为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为。

    青年:不对!我并不是在对他们发怒,而是在批评他们!

    哲人:很多成人都这样辩解。但是,企图通过行使暴力性的“力量”来控制对方这一事实根本不可能改变。自以为“我正在做好事”,这本身就可以说是性质恶劣。

    青年:并非如此!发怒是感情爆发,无法进行冷静判断。从这意义上来说,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我没有丝毫的感情用事!不是勃然大怒,而是谨慎冷静地进行批评。……

    哲人:也许如此吧,这就像是并未装上子弹的空膛强。但是在学生们看来,自己被枪口对着这一事实是一样的。无论里面装的是不是子弹,你都是一手拿着枪在进行交流。

    ……

    哲人:面对孩子们的问题行为,父母或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呢?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并未被赋予裁判的特权,维护法律和秩序不是你的工作。

    青年:那么,应该做什么呢?

    哲人:……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就是“再教育”。……

    ……

    哲人:包含斥责在内的“暴力”是一种暴露了人不成熟的交流方式。……你能够“尊重”一个不成熟的人吗?或者,从用暴力威慑自己的对方那里能够感受到“被尊重”吗?伴随着发怒或者暴力的交流中根本不存在尊重,而且还会招致蔑视。斥责不会带来本质性的改善,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因此,阿德勒说“发怒是使人和人之间变得疏远的感情”。

    ……

    哲人:我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但是,你反复诉说的“现场”这种话总而言之就是“恶劣的他人”,以及被捉弄的“可怜的自己”。我并不认为它有什么讨论价值,所以,我根本充耳不闻。

    青年:……啊!

    哲人:如果你拥有面对自我的勇气并能够真正地去思考“以后怎么做”的话,那就能够有所进步。

    青年:您是说我一直在辩解吧?

    哲人:不,说是辩解并不准确,你是一味地关注“无法改变的事情”,感叹“所以不可能”。不去执着于“无法改变的事情”,而是正视眼前的“可以改变的事情”……

    8、

    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

    ……

    哲人:强求一些反省的话,那没有任何作用。尽管如此,还是经常有人命令写道歉信或者检讨书,这些文书的目的仅仅是“获得原谅”,根本起不到反省作用。除了能够让命令写的人获得一定的自我满足之外也没有其他意义。并不是这些,在此要问的是对方的生活方式。

    青年:生活方式?

    哲人:我要介绍一段康德的话。关于自立,他是这么说的:“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青年:……未成年状态?

    哲人:是的,没有真正自立的状态。而且,他所使用的“理智”一词,我们可以理解为从理性到感性的一切“能力”。

    青年: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缺乏运用能力的勇气,所以才无法摆脱未成年状态,是这个意思吗?

    ……

    哲人:那么,为什么人要把自己置于“未成年状态”呢?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人为什么要拒绝自立呢?你的看法是什么?

    青年:……是因为胆怯吗?

    哲人:也有这个原因。不过,请你再想一下康德的话。我们按照“他人的教导”活着很轻松……

    ……

    哲人:并且,周围的大人们为了把孩子们置于“未成年状态”之中,想方设法灌输自立如何危险以及其中的种种风险及可怕。

    青年: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

    哲人:为了让其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

    ……

    青年:不,至少我很希望学生们自立!为什么要故意阻碍他们自立呢?!

    哲人:难道你不明白吗?你很害怕学生们自立。

    青年:为……为什么?!

    哲人:一旦学生们自立后与你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你的权威就会丧失。你现在与学生们之间建立的是“纵向关系”,并且你很害怕这种关系崩塌。……

    青年:不……不是,我……

    哲人:还有一点。孩子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特别是给他人带来麻烦的时候,你自然也会被追究责任。……

    青年:是的,那是当然。

    哲人:如何才能回避这种责任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支配孩子,不允许他们冒险,之让其走无灾无难,不会受伤的路,尽可能将其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其实,这样做并不是担心孩子,一切都是为了保全自身。

    青年:因为不想由于孩子们的失败而承担责任?

    哲人:正是如此。因此,处于教育者立场上的人以及负责组织运营的领导必须时时树立起“自立”目标。

    ……

    哲人:……不把来访者置于“依存”和“无责任”的地位之中。例如,令来访者说“多亏了先生我才能痊愈”的心理咨询其实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因为反过来说,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是我自己,什么办不到。”

    ……

    哲人:教育者是孤独的存在。无人赞美、没有慰劳,全靠自己的力量默默前行,甚至都得不到感谢。

    青年:人们能接受这种孤独吗?

    哲人:是的。不期待学生的感谢,而是能够为“自立”这一远大目标作出贡献,教育者要拥有这种奉献精神,唯有在奉献精神中找到幸福。

    青年:……奉献精神。

    哲人:三年前我应该说过,幸福的本质是“奉献精神”。如果你希望获得学生们的感谢,期待他们说出“多亏老师了”之类的话……那最终将会妨碍学生们自立。请一定记住这一点。

    青年:……请您用具体事例来解释一下!否则,我还是无法接受!

    哲人:好吧。比如,孩子们问你“我可以去朋友那里玩吗”?这时候,有的父母就会回答说“当然可以”,并附加上“做完作业之后吧”之类的条件。或者,也有的父母会直接禁止孩子去玩。这都是将孩子置于“依存”或“无责任”地位的行为。

    父母不可以这样,而应该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才是教育者应有的态度。

    青年:自己决定……他们有相应的判断力吗?

    哲人:存在这种怀疑的你还是对学生们不够尊重,如果可以做到真正的尊重,那就能够放手让其自己决定一切。

    ……

    哲人:……你凭什么能够断言只有他们自己的选择会以失败告终,而自己为其指出的道路就不会失败。

    青年:但是,这……

    哲人:孩子们失败的时候,也许你确实会被问责。但是,这并不是关乎自己人生的责任,真正要承担责任的只有孩子自己,所以出现了“课题分离”这一思想主张,也就是“最重要承担某种选择导致的后果的人是谁”之类的想法。并未处于承担最终责任的你不可以介入他人的课题。

    青年:你是说对孩子放任不管?

    哲人:不是。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守护他们。即使他们自己做出的决断以失败告终,孩子们也学到了“自己的人生可以由自己选择”这个道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的勇气》摘录其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cpwltx.html